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6章

作者:通吃

改革派这些年过的好苦啊,内有保皇党欺压,外有买办党打击,搞得我们没钱没人,只有几名骨干在勉力支撑。”

听到‘稿费’一段,上杉教授又是低声沉吟,“‘稿费’定然是代称,也就是支持改革派能拿到什么好处。

最高档的稿费,自然是指利益最大化。

唉......明治天皇陛下签了快一千个对外条约,我们改革派若是能上台,多签几个又如何?

干大事者不拘小节,顶多再累一累民众了。”

至于‘代理’一说,上杉教授更是冷哼,“我早料到对方会做如此安排。想要他们直接出面是绝无可能的,财团只会在背后出力。

至于说什么‘若是为难就另外找人’,这显然是托词。我就是再傻,也知道这些外资财团不会把赌注压在天平的一端。

科阳财团联系我们的同时肯定也会跟保皇党和买办党沟通。他们无非是想施加点压力,让我们乖乖听话。

只可惜改革派力量太弱,有眼下的好机会却连个合作方案都拿不出。我必须尽快行动,联络一批同僚,壮大实力。

否则科阳财团发现我们没有影响时局的能力,必然会放弃合作。惭愧,我这几年一事无成,竟然连点准备工作都没做。”

上杉昌幸说干就干,出门去呼朋唤友,打算开个沙龙聚会,秘密串联,壮大声势。周青峰则继续写他的键政文,给日本人民多打打鸡血,多提供点精神食粮。

可当天下午,老管家吉田来到学校找周青峰。

“小少爷,回家吧,别再固执了。你一个人在学校住,你母亲昨晚跑到家主那里落泪哭求。家主发了脾气,把你母亲训斥一顿。”

亲情这事还真是难办,周青峰皱眉说道:“母亲那里,我晚些去解释。但我真不想娶永野家的孙女,那丫头昨天还说绝对不嫁给我呢。”

“小孩子的话,怎么能当真?”老管家笑道:“只要你听从家主的安排,娶那丫头还是有可能的。”

周青峰摇头,“我不干。”

老管家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继续笑道:“家主说了,你若还是执迷不悟,今后你身边的随从和保镖也要你支付薪水,否则就撤走。”

啊......随从和保镖的薪水很高的,一个月三百日元起步。这代表周青峰每月赚五六百日元的开源计划完全不够用。

至于裁撤随从和保镖是万万不可,因为周青峰在学校的‘仇家’可不少,光是欧美学生中就有一堆杂碎想找他麻烦。

没了保镖,太容易被欺负。这要是挨一顿打,啥脸面都没有了。与其鼻青脸肿的回去认错,还不如早点认怂当个乖孩子。

看周青峰傻眼,老管家笑笑不多话,只提醒道:“小少爷,记住你随从和保镖的工资是‘月结’,请在月底准备好至少三千日元,否则他们会离开。”

釜底抽薪啊,这爷爷太狠了。

08章 翻译 4

通吃 著

3725字

2023-02-04 06:00:02

图书馆政经阅览室的灯一直亮着,周青峰占了百来平米的空间,独霸一张长桌。赚钱的压力太大,他不得不拼上一把,正秉笔急书。

前一篇写了日本当前现状,第二篇要写对策。

周青峰这种二把刀的自媒体写手给不出什么原创的大政方针,很自然的抄了《论持久战》——日本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既不可能速胜,也不会亡国。

原因有......巴拉巴拉写了一大堆。

比如日本目前有五千万人口,此立国之基础;列强利益冲突,此求存之根本;日本民众坚韧忍耐,此发展之条件。

日本要加强积累,合纵连横,偃旗息鼓,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无法避免,诸君只能期待五十年后的崛起——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

这种先射箭再画靶子的键政文太好写了,报喜不报忧呗,忽略些问题,夸大些优势,瞎编点读者爱看的。

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周青峰忽然停住笔——不对啊,我写这个干吗?内容太超前,要是发表了,不等于告诉日本穿越者,这里有个家伙来自未来?

近万字写了七八页,耗费周青峰一天时间,从早写到晚,午饭没吃,手腕都酸了,结果全报废。他把纸页一撕,气恼的丢进了垃圾篓。

写啥呢?

总不能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拿出来吧,那更搞笑。

想了一会,周青峰只能挑个简单的活干,从阅览室的报刊和藏书中寻找当今各国资料,读点轻松的东西,换换脑子。

比如报纸上说中国经过五十年发展,去年钢铁产量突破一千五百万吨;但美英的产量更高,先进材料和加工工艺更成熟。

又比如当前远洋海运尚不发达,虽然有了集装箱以及配套的货运规范,但万吨级货轮还非常少见,大型港口的基建跟不上时代需要。

周青峰对这些信息大感兴趣,于是剩下的时间就查找相关数据,加深自己对当前世界列强实力的了解。

毫无疑问,‘日不落’的大不列颠实力排全球第一,缺陷是本土人口才四千万。美国的GDP赶超英国,但实力却很意外的没想象中强。

法德两国若是联合,能跟大英抗争一把,关系意外的融洽。而欧洲各国,包括奥匈、西班牙、意大利等有进行政治和经济联合的趋势。

沙俄在远东受到中国挑战,海参崴等地没能拿到手,黄俄罗斯的迷梦破碎,在西欧也毫不意外的被排斥。

它正在跟奥斯曼帝国打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意图冲出黑海,获得在地中海的出海口。但战争断断续续持续十年,看不到胜利的一天。

英法德等国支持奥斯曼帝国封堵住沙俄的南下野望,却又在苏伊士运河等问题上发生龃龉。

英国想开运河,法国不同意;法国想占领埃及,英国不同意;英法想平分运河利益,欧洲其他国家都不同意。

由于利益分配无法妥协,本应在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到现在也没开始建设。

东西方贸易要么绕好望角,要么从红海上岸,陆路运抵埃及亚历山大港后再装船,效率奇差。

至于美国,它靠的是自身上亿人口和幅员辽阔的领土达成GDP第一的成就。但不管是欧洲还是中国,都不愿向它开放市场。

欧洲不需要美国的产品,只想搞内部联合;中国则只进口自己尚不能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低端的宁愿买更贵更差的国产货。

可经过五十年的封锁和对抗,中国靠自我发展硬是获得实力跃升,五亿人口的市场足以完成内循环。

欧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远东政策出现巨大失败,虽然还不肯放弃日本这个棋子,但已经开始跟中国进行贸易。

通过收集信息,周青峰发现日本缺乏国别研究的书籍,尤其是针对平民的科普版本。他想到了《海国图志》,那套介绍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

作者是清末魏源,也就是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那位。

《海国图志》总共百卷,但在清末压根不受重视。反而是日本翻译过这套书,引发极大轰动。

可在当下,中国有更完善的国别研究著作,日本缺乏类似图书。

“我要是找些人翻译中国著作,做套简略版的《海国图志》,想来也能赚钱。”周青峰把这事记下,看看时间已晚,回宿舍睡觉。

少年一走,没多久阅览室再次出现黑影。又是霍曼几个人,打着手电撬开窗户,像耗子似的偷偷溜进来,收集丢在地面的纸团,还翻了垃圾篓。

“霍曼,你为什么非要跟这小子过不去?他可是亿万富翁家的继承人。”

“闭嘴,我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你拿钱就干活,别质疑我的决定。”

黑暗中手电光芒乱遭,一通窸窸窣窣的动静后,黑影将周青峰丢掉的废稿全部拿走,又翻窗离开。

这帮人小小心心的回到学校的外国人宿舍,将捡来的纸页一张张摊开,然后大眼瞪小眼。领头的霍曼气呼呼的骂道:“fuck,这小子写的什么鬼东西,又是日文。”

不少欧美学生在日本待了四五年,比如霍曼本人是跟随参赞父亲在日本生活十年,却压根不懂日语。

因为日本人会为了照顾他们而主动说英语。

就连上课,日本学校为了照顾外国学生,在特设班用英语或法语讲授。

像周青峰,他不但会汉语,英语日语也挺好,法语俄语什么的也能说几句。霍曼么,英语读写都费劲。

“去找个翻译来。”霍曼喝道:“那小子在图书馆待了一整天,我不信他写这么多是为了好玩。”

翻译?

成城学园有很多出身低微的日本学生专门给欧美学生当仆人,美其名曰‘勤工俭学’。他们懂英语,负责日常卫生之类的杂务,只为赚点微薄的生活费。

霍曼要的翻译很快被揪了过来,是个戴眼镜的瘦弱日本人,也就十五六岁,进门就鞠躬,说话夹杂很重的大阪口音。

“别废话,翻译这些文章。”霍曼指了指桌面上皱褶的纸页。

戴眼镜的日本学生上前捡起几张纸,发现明显是从垃圾篓里捡来的,好些被简单撕过,但还可以拼接。

“我需要点时间。”日本学生推了推眼镜,估算一下工作量,“如果要尽快完成翻译,得再多叫几个人。”

霍曼打开钱包,丢了五日元在桌面上,鄙视的命令道:“给你一晚上,随便找人。但这些纸页不能带走,明天早上我要看到译文。”

任务交代了,霍曼便去睡觉。

戴眼镜的日本学生捡起日元纸币,无声的叹口气,找来另外两名同伴,打算熬个通宵。他们开始并没想太多,只想赚个外快而已。

但事情显然没那么简单。

“野比君,这些纸页是谁写的?”

“不知道,先拼起来吧。”

“我读了几段,觉着里头的内容很特别。比如这段,‘日本当前的社会状况已濒临崩溃,大量的失地农民为了生存必将涌向城市。

可日本城市承载能力有限,必然形成巨大的贫民窟,并引发惨烈的人道灾难。’”

“我这边也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东方只有一个超级大国,那就是中国。可西方的欧洲人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于是扶持日本进行制衡。

接受这种制衡者的身份正是日本悲哀的根源。作为一个棋子,它离欧洲太远,离中国太近,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

纸页并没被撕的太碎,简单拼凑便恢复原貌。

周青峰肯定不能按原版《论持久战》来写,必然结合日本当前的国内国外环境加以论证。当他写出日本经济即将无可避免的崩溃,充当翻译的日本学生哭了。

原历史中,美军打阿富汗战争,二十年花掉两万亿美元,打的阿富汗人口从两千万暴增到四千万。

在当下改动的历史中,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扶持日本五十年,让这个岛国的人口从两千六百多万暴增到近五千万。

周青峰翻了最近流传到日本的《泰晤士报》,英国新首相在半年前的议会上发表演讲,说大不列颠的脖子上挂了两块沉重的磨盘。

一块是印度,一块是日本。

印度好歹还是原材料生产地,有两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好歹能给大不列颠提供点助益。

可日本能提供什么?那穷得要死的岛国就像个无底洞,吞噬了英国大量的援助物资,却没能达成遏制中国的目的。

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英国政府正在讨论减少对日援助。这消息在《泰晤士报》上已经公开刊载,但日本媒体只字不提,根本不敢向国民转达。

原因只有一个,以当前日本的农业生产能力,如果没有英国帮忙,根本养不活五千万国民。

周青峰做出了预言,在存粮耗尽后,日本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全国性的‘米骚动’。如果不马上自救,饥荒将杀死上千万人口。

人间炼狱啊!

“什么人写了这种文章?是霍曼那伙人吗?他们......他们......”有日本学生试图反驳,可搜肠刮肚好半天却拿不出有力证据。

来当仆人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还是脑子特别好使的。他们其实很清楚,饥荒不是即将发生,而是正在发生。

要翻译的不仅仅有仿写的《论持久战》,还有前一篇剖析日本人性格和现状的热血键政文,那更是煽动情绪的文章。

周青峰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写,心态轻松。这帮日本学生每读一句便要泣血,因为他们是苦难的亲历者。

“这个作者还写了好多,但似乎没写完。”

“他提到当前的状况不会马上结束,但也不会马上亡国,这是个长期的过程。”

“日本还有自救的可能,就是利用列强间的矛盾获得生存的空间,作者建议日本立马进行国策转向,独立自主的同时要进行社会改革。看上去很有道理的样子。”

“真是篇令人绝望伤感又充满力量的好文章,让我对局势的认知豁然开朗。我仿佛明白自己的一生将如何度过。”

“文章里的数据很有说服力,作者一定是位受人尊敬,学识渊博的老者。真的很想拜见他,一定能学到很多。”

“这文章为什么被撕了?好像是从垃圾篓里找的。”

“是霍曼那伙人拿来的,他应该知道是作者是谁?”

“奇怪,霍曼看不懂日文,应该不知道文章内容。那么他为什么要翻译?”

“做个分工吧,先把原文抄录下来。另外,我想问下,诸君真想替霍曼干活吗?”

几个日本学生对视许久,又同时沉默。他们最终忙了一夜,赶在天亮前把工作做完。

霍曼是隔天早上九点多才从床上爬起来。要不是被提醒,他差点忘了翻译这事。

等看到译文内容,这位英国参赞的儿子猛然跳了起来,狂喜喊道:“混蛋,终于让我抓到把柄了。这种东西也敢写?我要那混蛋付出代价!”

09章 风云际会

通吃 著

3616字

2023-02-05 0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