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吃
少年声音超大,骂到气头上,他还要拍桌子。萧金浪在楼下听的颇惊讶,问身边的王弘毅,“小周现在是什么职位?”
王弘毅苦笑道:“他没职位,就是挂了维新党党魁的头衔。可他所到之处,当地人就跟看到神仙似的围上来。
有哭诉难处的,有感激落泪的,有痛骂呵斥的,也有溜须拍马的。他毕竟才十四岁,性情急躁冲动,嫉恶如仇。但他做事公允,对事不对人,名望与日俱增。
走进党部,萧金浪才发现少年身边有个.上百人的秘书警卫。再细问,周青峰正着手对维新党进行改革,要朝正规化政党转型。
王弘毅请人通报,说萧副主席来了。周青峰出门迎接,见面握个手,他就要求新中华'革命党支援自己五万政工干部。
“五万?”萧金浪怀疑自己听错了,故意打趣道:“小周,你就不怕自己的维新党被抢了么?”
"我怕什么?大不了维新党跟新中华革命党合并呗。我这破党夺权太快了,真正的党员顶多两三千,却承担起改造日本五千万人口的重任。
我要新中华支援五万政工干部完全是为了自救。
没有外援,维新党很快就会因为党员能力不足而腐化,要么因为强行解决现实问题而走极端发动清洗。
无论哪种状况都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萧金浪啧啧称奇。他听少年在二楼发脾气,还觉着这小子名不副实,做事不够沉稳。可听这番话,这小子思维非常清醒,危机意识超强。
敏锐,果断,拿得起,放得下,不为虚名所困--这就是重度键政后遗症,- 切当游戏。为追求最佳结局,什么都不在乎。
“五万政工干部,太多了。成熟的政工干部又不是地里的韭菜,随便就能长。”
“四万八,我方支付所有费用,给五险一金和加班费,对于危险岗位给双倍津贴。
“诶,小周,你不能这样讨价还价嘞。”
“四万五,不能再少了。我拿下日本相送,新中华不能不付出点代价。"
"等等,这个问题我没法答应,但可以列入备忘录。我回头向政治局汇报,开会讨论。”
”为了挽救维新党,我等不及。至少给四万干部,再砍价,你是我孙子。”
萧金浪气乐了,"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孙子,只怕活不了几年。”
"这就是答应了。我会给罗格主席发电报,相信他也会答应的。对了,我还需要十亿人民币的低息贷款,可以实物交付。”
“卧槽,十亿人民币? !”萧金浪忍不住爆粗口了,“小子,你来我这抢劫呢?去年新中华'全年GDP才-千多亿人民币。怎么可能借你这么多钱?”
“多发货币吧,搞点赤字刺激经济发展。金本位也该走到头了,货币锚定物应该由黄金变成工业商品。
我已经向日本临时内阁提交建议,日元舍弃金本位,币值不再跟黄金挂钩,以此换取更灵活的货币政策,开动印钞机,大力印钱。”
萧金浪更惊讶,“日元贬值怎么办?”
“只要经济增量能超过货币贬值速度就行。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购买力相对稳定,就不会有多少怨言。
一旦开启印钞机,我将提高粮食收购价,农民就不会离我而去;再提高工人工资,工人也不会造反。
只要能向社会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商品,社会就不会乱。货币适度贬值,其实对化解债务有帮助。我劝新中华’也这么做,能在短时间内让经济快速提升。”
......萧金浪倒吸一口冷气,心里暗想:“这小子真是个人物,敢想敢做,难怪能把畏手畏脚的武田信繁赶下台,夺了日本的天下。”
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92章赢两次
夜里,萧金浪落脚新中华驻长崎领事馆。
由于现在飞机可靠性不高,副主席阁下将继续坐船前往东京。可跟周青峰见面后,他认为自己很有必要对日本进行一番详细考 察。
有欧美持续几十年投资,日本重工业挺发达。仅从其八百万吨钢铁年产量算,已经到原历史‘二战末期水平,这数字非常夸张。
深夜静思,萧金浪认为周青峰关于超发货币"赤字经济的想法很有意思。他将向骁和王弘毅招来,想了解一百多年后世界货币运行。
向王二人历练两个世界,也算见多识广,倒是能结合史料谈谈二战后的世界金融,特别是美元脱离金本位与石油挂钩,再后来跟实物交易和汇率相关的美元指数。
萧金浪干过两任省部级职位,对经济上的诟病了解甚深,“欧美能从全球掠夺黄金,可我们做不到。
新中华’一直面临贵金属严重不足的难题。五亿人口要花钱,商品要在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流通,货币问题一直困扰前两届政府。
过去的中国长期使用白银当货币,但白银的价值波动太大,已经不适合当货币。
新中华’建立后,央行规定一元人民币兑换一-克黄金。
中国又太缺黄金,每年开采黄金不过几十吨。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国内长期货币紧缺,最大恶果便是经济流通性差。
过去我们工业实力不够,没有足够多廉价商品,担心通货贬值,不敢乱发货币。
但今天小周一席话让我忽然意识到,新中华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能提供很多工业品,满足老百姓日常所需已经毫无问题。
黄金不能吃不能穿,老百姓认可这种贵金属完全是因为其稀少,价值稳定。可如果人民币随时能买到粮食、布匹、柴米油盐、日用家电之类,其币值就是稳定的。
但对经济问题,向王两人不敢乱说话。他们不是什么天资卓绝之辈,只是在一个领域干的时间长了,摸索了不少经验。
“经济这事最好有个试验区。试验区太大不好,太小也不好。日本挺合适的。”
“小周想在日本搞,就让他先搞吧。他胆子大,在日本掣肘少,等经验教训足够多,大陆再照抄。
听这番话,萧金浪想想也是。五亿人口的新中华是当今人类最大的经济体,贸然改变货币政策肯定会碰到难以预想的麻烦。
拿日本做实验则毫无心理负担。其五千万人口是新中华的十分之一,体量足够,样本效应极佳。
只是想到超发货币将带来的变化,萧金浪就坐不住,想再深入聊聊。他问道:“小周平常几点睡觉?现在找他方便不?”
王弘毅苦笑道:“那小子晚上十点半准时睡觉,从不熬夜,从不加班。除非要命的关头,否则不允许任何人打搅。
不过你就算问他也没用。我打赌他对货币和经济也不懂,纯粹是键政习惯了,拿日本人当小白鼠实验自己的经济构想而已。已"
萧金浪闻言失笑,索性挥手道:“好吧,我们也早点睡,明天看看那小子还有什么神奇之处。我是拭目以待。”
隔天一早,萧副主席去找周青峰取经’。果然如王弘毅所说,这小子是不在乎日本人死活,拿五千万人口搞超大规模社会实验。
至于少年为什么这么...“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富巨量增加,目前各国列强的工业产能已经跨过'一战朝‘二战水平发展。
金本位迟早要崩溃,信用货币必然到来。我是拿不出什么确凿方案来证明自己是对的,,但我知道这个发展方向就行。
我已经跟大藏省打过招呼,明年将发行一百亿低利率十年期日元国债。这笔钱将由日本央行全数购买,所获得资金用于发展经济。
如果发债效果好,我将在今后每年发行一两百亿8元专项国债,用于大型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稳定日元信用,我才会向新中华请求十亿人民币贷款。如果不能获得贷款,那么货币互换也行。反正日本又跑不掉,中国方面肯定不会吃亏。”
这想法在金本位时代犹如天马行空。萧金浪听得直嘬牙,猛然说了句:“你胆子好大,真的好大。这构想真能成?”
"现在日本特首是我爷爷啊,大藏大臣永野宗胜是我未婚妻的爷爷,文教大臣是我妾室的父亲上杉昌幸,央行行长是老管家吉田永茂,内务大臣是我经理郭绍。
除了内阁,东京以及日本各地官僚也大多是原科阳财团的人。没办法,内举不避亲嘛,自己人用的就是安心。
另外,就算新中华'不帮忙,这政策也没多大风险。
我查抄日本原官僚和华族抄出四千多万亩耕地,以及上百吨黄金。还有各种工厂,房产,以及英资企业。总价值上千亿日元。
虽然我已经决定实行土地国有,但如果真要超发资金引起通货膨胀。我完全可以动用杀招,通过出售土地来回笼资金。
就算我不出售土地,五千多万亩耕地每年有两成五的农业税,差不多是-百万吨粮食。另外日本工矿产能正在飞速提升,这本身就在制造巨量财富,足够支撑货币超发了。”
周青峰的说辞一套-套,把萧金浪给说愣住了。他连声喊道: "等等,等等,你让我好好捋捋。你打算用农业税和工业增量来支撑货币超发,摆脱金本位?”
“是的。要不我把日本农业税和黄金储备抵押给新中华’,换取十亿人民币的十年无息贷款,如何?
这想法更是惊爆级。
萧金浪惊讶之余竟扭捏了-会,“这不好吧,等于逼日本签署卖国条约嘞。不过这个收益倒是很有保障。”
周青峰白眼以对,“小国追求的就是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条约能换钱就不是卖国条约,换不来钱才是真卖国。”
萧金浪兴奋了,真兴奋了。
“如果有税务和黄金做抵押,十亿人民币的贷款不是不行,利息百分之二。但这笔钱必须用于从新中华进口商品,不许用于其他。”
“可以。”周青峰满口答应。
目前的十亿人民币,按等价黄金计算,相当于后世四千亿人民币。这样一笔超级贷款, 只能是周青峰这种胆大包天又权力直通顶层的人物能喊出来。
双方谈定,各自给东京和南京发电报。
东京方面没有异议,因为现在金本位下的人民币相当于一千吨黄金,这超过日本央行所有黄金储备,就算赖账都不亏。
南京方面则无比震动,政治局和国务院开会做了讨论。讨论两三天后,新中华’财政部琢磨出一个全新主意- -既然你日本要贷款,干脆多贷点。
十亿人民币怎么够?干脆来一-百亿人民币。 等于是让新中华超发等量货币,但由日本来承担后果。
有了日本做担保,新中华财政部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动印钞机,债务上的风险降到最低。
如此巨量货币用在日本肯定是花不完的,但日本完全可以用这笔钱在新中华投资嘛--反正周青峰都打算让日本国变成东瀛省,- -家人早点合伙过日子也挺好的。
如果投资成功,日本可以享受新中华"财政改革的红利;如果投资失败,顶多苦-苦日本人民再劳累几年。反正新中华可以多给点粮食,饿不死他们。
周青峰表示:“这不就是经济殖民的那套么?债务陷阱嘛,资本主义干的特溜。我当年键政时对这套很熟。
不过日本目前好歹是有工业基础的,不是非洲拉美的屎坑国家。拿了贷款是真可以用于产生更多财富的。”
萧金浪原本只打算在长崎待一天, 结果愣是在长崎跟周青峰待了一周。反倒是日本临时内阁的大藏大臣永野宗胜自己跑过来讨论人民币贷款的事。
毕竟天大地大,钞票最大!
现在日本没了英国这根大粗腿,太需要外部注入资金维持经济流动性。
一周后, 中日光速签订《长崎经济合作协议》,以文本形式正式敲定了罗格主席之前许诺无偿捐助以及低价粮食采购。
重头戏是人民币贷款,名义上是新中华’为稳定日本经济,给与年利率仅仅百分之二的一百亿人民币贷款。
但这笔钱只有十分之一用于日本自己采购新中华'产品,剩下百分之九十将以日本国家主权基金的名义投资新中华国内指定的基建项目。
新中华国务院立马修改了‘十五'规划纲要,增加上百个建设项目。
国内报纸纷纷用头版头条报道,各地工商企业听闻这笔贷款具体金额和项目后,无不欢欣鼓舞。
这意味着今后五年的基建大单稳了。
比如江南造船厂正在造万吨水压机,现在设备还在组装,尚未测试。工业部就下令再造两台,并马上投资要求攻关三万吨模锻机。
此外,日本川崎造船厂知道消息也下单要一台,让江南厂"的研发和物料成本骤降,直接实现盈利。
类似订单数不胜数,如雪片般在中日之间飞舞穿梭。
萧金浪首次出访就获得如此重大外交和经济成果,让他上位之路更加坚实。
按财政部做的预算,接下来五年,新中华的国内经济增长铁定将超过两位数。五年后GDP说不定能翻一番。
双赢啊!
新中华赢两次。
93章空气分离
1880年12月1日。
英国,曼彻斯特。
这是全世界最早的工业城市。十八世纪末,此地就建起水力纺织厂,发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纺织业。
在市郊的运河旁,有个疯子般的家伙大笑的冲出工厂,光着脚穿过马路,向所见的每一个行人呼喊。
"我成功,成功了。我分离空气生产纯氧,每小时处理二百四十立方。这是世界纪录,工业化制氧终于可以开始啦。
路边的行人早已见怪不怪,因为这个黝黑皮肤的疯子十年前就在伊戈尔爵爷的神秘工厂干活,据说是要从空气中获得廉价的氧气。
这想法听起来就令人惊异。但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能起到什么作用,路人们并不关心。
对这位疯子,撑着花伞的英伦淑女会小心避开些,免得碰触。忠诚的黑仆会勇敢站出来,呵斥疯子的莽撞和冲动。
在工厂二楼的落地窗前,英国穿越者桑达伊戈尔瞧着在阳光下奔跑的人员,快意的倒了杯威士忌,向身后的同伴们举杯庆祝道:“诸位,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来临。
从今天开始,氧气的制取不再是难题。
我们打开了化工业的一一个重要分支。从今往后,滚滚财富和磅礴权力将很自然的归我们所有。而我慷慨的愿与诸位共享。
数支晶莹的水晶杯在阳光下轻轻碰响,欢愉的笑声在房间内回荡。以伊戈尔为首的几人放声大笑,他们有资格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骄傲。
以低温精馏方式进行空气分离,这技术在工业上的运用非常重要。制取氧气仅仅是其中第一步, 而这第-步就能让掌握它的人发大财。
比如炼钢。
后世工业国谈及钢铁产量,一般是指粗钢。生铁只是生产粗钢的原料。可在当下因为技术限制,钢铁产量中大部分是生铁。
比如日本目前钢铁产量八百万吨,其中粗钢产量只有可怜的五十万吨,剩下全是生铁,主要用于出口给中国换取紧缺商品。
中国的两千万吨钢铁中也只有五百万吨粗钢。剩下的生铁用于铸造或锻造,价值远不如钢材。
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学握全球大大小小上百座钢铁厂,可七千万吨产量中有近五千万吨是生铁。
上一篇:自带世界修改器的我是个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