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第91章

作者:通吃

艾尔上尉的话粗俗些,“兔崽子们,要开战了。别想那么多,船医带上氧气面具和急救箱,损管准备堵漏。

锅炉兵拼命朝炉膛里加煤,炮手把耳朵里的棉花塞好,等着使出吃奶的劲装填炮弹,剩下的便是祈祷,把胜负交给上帝。”

双方持续接近,远方的海面出现闪光。这次不是照明弹,而是炮口火焰。新中华海军正用最大仰角开炮,炮弹将会在半分钟后落下。

“见鬼,他们在攻击谁?”

沃顿中校回头看向自家的雷达兵,想知道敌人位置。可雷达兵盯紧了显控台的屏幕,却没能看到任何代表敌舰的亮点。

"真不敢相信,新中华的雷达居然会比我们的更好。

“该诅咒那帮印度人,他们卖给我们的电子产品不但价格昂贵,性能还总是虚标。”

半分钟后,临近的伯明翰号附近传来炮弹爆炸的火光。不是穿甲弹不是榴弹,也不是用来指示目标的照明弹,而是特别的榴霰弹。

“雷达,黄皮猴子想用最大射程发射榴霰弹攻击我们的雷达。”艾尔上尉恨恨骂道:“真是太卑鄙了。”

英国佬当前的冶金工业独步全球,英国军舰无论火力动力防护,确实是最好的。新中华方面对此心知肚明,硬刚绝对要吃大亏。

“他们想用雷达优势剥夺我们的夜间炮战能力。”

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轻巡的127毫米舰炮有效射程也就四五千米,可最大射程能达到十五千米。

正常情况下,轻巡炮击是十几千米外的目标毫无意义,但雷达跟能产生空炸效果的榴霰弹配合就能获得面杀伤效果。

一发127毫米的榴霰弹能爆开 上千枚弹丸,覆盖足球场面积的范围。这对有装甲防护的舰体当然没啥效果,但对暴露在外的雷达天线却是致命的。

想到在黑夜中可能被剥夺雷达探测能力,远东舰队上下就坐不住。悉尼号在上报情况后,主动加速逼近,也要将对手纳入2方雷达探测范围,实现相互伤害。

实际上抢先用霰弹或榴霰弹攻击不稀奇,英国佬在风帆时代就喜欢近距离用这招清洗敌人的甲板再跳帮。

双方距离在快速拉近。

没多久,悉尼”号的雷达终于能看到北面的目标。天线-扫,显控台的屏幕上唰唰唰出现好几个强烈反射。从航速看,全是二十五节以上的舰队前卫。

“用同样战术炮击他们。如果没有雷达,那么双方都不能有。‘

沃顿中校下达此令,悉尼号三座炮塔随即爆发怒吼。炮弹脱膛而出,飞向十几二十公里外。

在这个距离,哪怕雷达能提供目标大概位置,但面杀伤的榴霰弹命中率也低,双方都是在赌运气。

五分钟后,倒霉蛋出现。“伯明翰号发来电讯,“我舰雷达故障,无法使用。”

惨了,悉尼号的舰桥内顿时安静。

沃顿中校和艾尔上尉都是心头一紧,没了雷达就只能靠光学瞄准,就必须打照明弹才能知道敌人在哪里,炮击效率将大大下降。

更糟的是对手会很快发现伯明翰'号无法炮击远距离目标,肯定会锁定‘悉尼”号进行痛殴。

知道又如何,'悉尼”号 上下毫无办法。他们只能看着伯明翰号放弃横列战线,改为向对手发起冲锋,以求拉近距离,至少能跟对手同归于尽。

这太想当然了。

在发起冲击十分钟后,‘伯明翰’号遭受致命打击。

一发穿 甲弹穿透其中部炮塔正面一百毫米厚的装甲板,钻进内部爆炸。炮塔内的待发弹药当场被引爆,将炮位顶盖掀到半空,又重重的砸在甲板上。

炮位上十几名官兵瞬间被杀死,战舰好像爆开-团烟花,炙热的火光向四处蔓延且进入了炮塔下的弹药舱。

中弹后数秒,一名炮手试图关闭弹药舱的舱[ ]却被无情的火焰吞噬。临死时,他的手还紧紧抓在舱门上。

火焰所到之处,无人幸免。

匆匆赶来的损管人员被喷涌的高温燃气吞没的。死者面对火焰,最后的动作往往是用手护着眼睛,随后被烧成焦炭。

但这不算完。

作为一艘三千多吨的轻巡,‘伯明翰’号着火后边成为海面上的火炬,大量炮弹开始向它射来。

从悉尼'的舰桥看,这艘轻巡宛如炮弹磁石,虽然它剩下的两座炮塔依旧在开火,但无法对任何敌舰造成威胁。

新中华’的轻巡已经懒得搭理伯明翰号,转而寻找其他目标。反倒是几艘驱逐舰壮胆瞄准了‘伯明翰号,拿它练手。

'悉尼'号上下只能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在开火不到半小时,这场海战第一个殉难 者出现。

“伯明翰'号的舰桥和前炮塔接连中弹,它坚持了大概30秒钟,随后发生惊天动地的爆炸。

虽是黑夜,但火光照亮天空。

稠密的黑烟和爆炸的闪光把战舰完全淹没,各种零碎被炸飞,连舰体侧面的十几米长的救生艇也不例外,被炸到几十米高,肚皮朝天的砸在海面上。

不少伯明翰’的舰员在舰体爆炸前就逃离。

当战舰沉没下沉,巨大漩涡凭空出现。不管逃生者如何挣扎,漩涡宛如强有力的大手,将他们紧紧地拽住,拖进南中国海幽深的海底。

在乱射的照明弹下,悉尼号的舰桥的官兵能清楚看到那个死亡漩涡,以及在漩涡中扭动身体,徒劳般挥动手臂的官兵。

看到这一幕的人往往会感同身受的喘不过气,不由自主的吞咽口水,仿佛在逐渐黑暗的大海中垂死呼救。

战斗过于残酷,它绝非身披重甲的战士- -来-回的对砍,而是两颗鸡蛋拿着重锤互砸。当攻击力远远超出了防御力,谁先砸中,谁就赢。

“别看了,看也没用。要死也死得像个勇士。"悉尼’号舰桥,航海长艾尔上尉骂了一声真是倒霉,鼓舞官兵学会面对死亡。

在悉尼’号后头,更加爆裂的炮击响彻大海。那是远东舰队旗舰'马来亚’号带着新西兰'号、‘鲁莽'号和前卫号出现了。

四艘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如同黑暗中浮现的钢铁巨兽,二十四根三十八倍径305毫米口径炮管发出惊天动地的炮击浪潮。

和原版‘无畏舰相比,提前二十多年出现的魔改"版要弱不少。无论火力航速还是防御都要差些。

但这些战列舰有更充足的空间来布置雷达和供电。

同样探测敌对目标,跟提供给日本'金刚号的阉割版不同,‘马来亚'号的雷达能轻松捕捉三十海里外的目标,并对其进行远程炮击。

在高端"产品方面,财大气粗的英国海军舍得堆料,魔改的无畏舰几乎完美无缺,是无可匹敌的海战之王。

在四艘'无畏'舰后头是六艘七八千吨的英国重巡。它们构成远东舰队主力。

与之对决的是两艘同等级的"江苏’号和陕西’号战列舰,剩下就是装甲被削弱的四艘战巡,八艘中日混合的重巡。

数量上,新中华南海舰队有优势,但火力上却差不多。这还是英国佬六艘'铁王八没跟上来,否则状况更糟。

在马来亚号的舰桥内,托马斯海军中将接到伯明翰'号沉没的消息。他完全无动于衷,只问了雷达官一声:

"摸清对手用的探测频率了吗?摸清了就启动干扰吧。把那些黄皮猴子的雷达弄瞎弄残,我要把他们轰的灵魂离体。”

59章炮战

入夜后,19点04分。

南海舰队司令官叶秋林中将带参谋进入江苏'号的装甲指挥塔,在无线电里指挥全舰队。舰长姜海大校留在舰桥指挥本舰作战。

双方主力是十六艘对十四艘,英方暂时少了六艘铁王八,中方多了四艘日本重巡。可战列线上却是十艘对十艘。

中方将四艘二十二节时速的战巡单独编队,准备绕到敌人侧后,抢占T字阵位。‘铁砧配铁锤’的战术能不能成功,要看舰队主力能坚持多久?

毕竟六艘十六节的英军'铁王八就在十几海里外,离着并不远。稍有不慎,新中华便会满盘皆输。

当前卫哨舰发生交火,舰队主力拖后大概十海里。从无线电中得知,江门号轻巡拿下第一一个战果, 击沉一艘英国郡级轻巡。

江苏'号的雷达已经能看到敌舰战列线,双方都想尽办法削弱对手的雷达探测能力。硬杀伤包括用榴霰弹攻击尺寸巨大的米波雷达天线,软杀伤则各显神通。

比如探测对手雷达信号频率,再用个同频率的更强信号进行干扰。

又或者释放十几米长的鱼雷艇,让它顶着大大的角反射器在主力舰前方两百米外同速运动,欺骗对方雷达。

早期雷达性能差,抗干扰能力几乎为零。这些手段非常有效,中英双方都极为难受。

炮击前两个小时,双方距离太远,基本是白白浪费炮弹。

在发现毫无收获后,中英双方只能靠更原始更粗野的手段决出胜负--相互靠近,狂打照明弹点亮对手,用光学测距仪进行瞄准,再重炮对轰。

战列线距离逐渐拉近到十海里内,炮火变得极为致命。

21点17分,-发来自'鲁莽'号的305毫米穿甲弹命中江苏’号的舰桥下方。它轻松击穿两百毫米厚的硬化装甲板,进入煤舱后爆炸。

煤舱内有七八个锅炉兵在朝锅炉舱运输无烟煤,瞬间被炸死,整个舱室被破坏到无法修复。损管人员只能将水密舱室关闭,把战友的尸体暂时留在里头。

三分钟后,江苏’号再次遭到重创。

其双联装的前主炮正面挨了一发穿甲弹, - -万 五千吨的舰体各处都听到铛'声巨响。300毫米厚的主装甲抗住了这一发攻击, 但炮塔座圈卡死无法转动,必须紧急维修。

舰上枪炮长忧心忡忡,走近姜海后低声道:“舰长,我们是不是也改用穿甲弹?”

此刻江苏号四周到处是高过烟囱的冲天水柱,不断有近失弹造成跨射,炮弹溅起的海水涌上舰体甲板。

舰桥内感受不到惊涛骇浪的威胁,但在甲板半开放的速射炮位上,几十上百的炮手正顶着奔涌的海水和乱飞的弹片,拼命开火阻止敌方驱逐舰靠近释放鱼雷。

风声,炮声,爆炸声,机器轰鸣,人员嘶吼,没谁能置身事外。全体官兵必须拼尽全力,因为一旦战舰沉没,无人能逃出生天。

“叶司令有命令吗?”姜海铁青脸问道。

“没有,他依旧要求用榴霰弹扫清敌方甲板和桅杆。"枪炮长说道,“另外,战巡分队已经抢占T字头,但他们发现敌人六艘铁王八'就跟在后头,必须先解决再说。

开战前,南海舰队在马六甲一带已经跟英国远东舰队交手好几次,知道对方厉害,更知道此战必定艰苦,想获胜不但得拼命,还得死人。

英国佬就想搞舰队决战,托马斯中将知道新中华有四艘速度快的战巡,故意把六艘铁王八丢出来当肉馅,实则诱饵。

南海舰队司令叶秋林的想法则更简单,我可以败,但敌人绝不能胜’,宁愿拉近距离硬抗敌人的重炮穿甲弹,也要把对手战舰的电子设备清扫干净。

只要敌人没了雷达,哪怕拼光舰队主力也在所不惜- - -老子驱逐舰都有雷达,还有数量足够的鱼雷艇。只要扫清对面的甲板,剩下的便是蚁多咬死象’。

照明弹下,姜海在舰桥举起望远镜就能看到对面'马来亚战列舰上挂起象征血战到底的Z字旗。

因为遭到多轮榴霰弹的打击,那面Z字旗破了好几个洞。可它依旧迎着海风在炮火中烈烈飘扬。

对面的托马斯中将好像已经打定主意,完全无视对手铺天盖地的榴霰弹,铁了心要在自己甲板被扫清前将对手送进海底。

在小于十海里的交战距离上,双方用照明弹指示都能形成跨射。一旦形成跨射,剩下的就是看运气。

运气好,二十发炮弹能中一发;运气不好,打一百发未必中-发。

今晚英国佬的运气实属不错,在连续命中江苏’号后,跟在后头的陕西号被对面两艘战列舰集火。

21点31分,陕西号舰艉的非装甲区中了一发穿甲弹。虽然穿甲弹过穿,射入水中才爆炸,但它依旧破坏了"陕西号的轮舵转向装置。

虽然经过紧急抢修,“陕西号不至于像条死鱼般在大海上傻跑,但舵效降低大半,且艉舱灌进几百吨海水,舰体左倾两度,航速减慢。

姜海不为所动,仰头观察黑乎乎的天空,有时能借助炮击的闪光或照明弹看见远方射来的炮弹。

它们飞过几千.上万米的距离,似慢实快的在天空划过弧线,就如同飞行的巨大酒瓶,迎面砸下,仿佛要砸到观察者的眼睛里。

观察久了,姜海好似能预测炮弹落点。有的从战舰顶部飞过,有的落在战舰前方。极少数会跟舰体碰撞,造成惊人的破坏和杀伤。

直面炮弹几次,姜海在经历过激动和恐惧之后,内心反而平静。他只能机械的给与作战命令,对能不能命中或躲闪毫无办法。

虽然知道舰桥一8中弹必定造成惨烈后果,可作为舰长只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甚至有空分析敌人近失弹砸下后升起的水花。

那些水花非常大,能有二三十米,在空中停留七八秒。注意水花根部的颜色,若是黄绿色,则表明其对手的穿甲弹装药是苦味酸。

正出神间,中方战列线突然发生爆炸。

跟在陕西号后头的济南’号重巡附近冒起冲天大火。

这艘八千多吨的战舰只有203毫米的炮管,在远距离对决中显得力不从心,可敌人却没有放过它的意思。

早在半小时前,济南'号的甲板就被对面的新西兰'号战列舰命中一-发305毫米穿甲弹。 对重巡来说,这真是要了命。

济南'号后主炮被当场掀~飞,炮塔位置冒起浓烟,随后喷出橘黄色火焰。炮塔里的炮手自然是死的精光,损管拼了老命的冲过去给弹药舱灌水,避免全舰升天。

可过了十来分钟,多灾多难的济南’号又挨了-发203毫米炮弹。这次它被打中了前主炮。

炮塔没飞,但炮塔下的甲板变形扭曲。炮手们被逼着跑出来用铁锤和电锯将变形的钢铁切掉,恢复炮塔转动,继续朝敌人开火。

可在火力空隙,英军-艘轻巡带 了两条驱逐舰冒死逼近,趁着济南’号甲板防御火力不足,用127毫米速 射炮猛轰济南号舰体。

顷刻间,这艘下水才三年的重巡连中十几发炮弹。舰上官兵拼死阻止敌人靠近,重创逼近的敌人轻巡和驱逐舰,甚至打爆了其中一艘。

可一系列努力没能阻止对手扇型释放鱼雷。

四十五节的大口径鱼雷被呲呲呲的高压气体推进大海,热动力的蒸汽瓦斯发动机推着这些七八百公斤的玩意在水下快速潜行。

战场太亮了,桅杆上的嘹望手能看到水下冒出的笔直气泡轨迹,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喊,“左舷发现鱼雷,距离已不到千米。

济南'号迅速右转闪避,可刚刚的炮击造成其舵机失效,变得非常迟缓而笨重,仿佛不听使唤,舰桥的方向舵转半天,它只偏离一点点位置。

眼看济南'号重巡难逃一死,一艘同样执行对敌战列舰决死突击,且命大返回的己方驱逐舰猛的将舰体转向,横在济南'号侧面。

“是荆门舰。"济南’ 号的舰桥上,官兵们看舷号辨识出自己当肉盾的战友。

一枚533毫米鱼 雷正中'荆门号,两三百公斤高爆炸药在水下将这艘不到八百吨的老舰炸的腾空离水,又重重落下。

深黑色的碎片在空中飞舞,接着荆门全舰发生剧烈爆炸,桅杆向内侧扭曲倒下。不到两分钟,这艘战舰就倾覆倾沉没,带着百来号官兵消失在大海上。

‘济南号逃过一劫,全舰上下却怒不可遏,拼了老命要给战友报仇,全舰所有炮火瞄准释放鱼雷后正快速撤离的敌方轻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