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151章

作者:老老王

 另一边,坚持要亲自上前线来观察情况的基辛格博士,却没有如此淡定的表现,而是当即就被遍地尸臭给熏得脸色剧变,吐了个稀里哗啦。不过在吐完了之后,基辛格博士还是咳嗽着告诉了菲里一个好消息。

 空军参谋长李梅上将,已经对北越启动战略轰炸了!

 刚刚紧急调集到关岛基地的美国空军,今天就会出动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对边海河、美政河上的桥梁,以及一号公路沿线的物资集散地,进行大规模轰炸,以破坏北越军队的后勤运输。

 好吧,虽然菲里觉得光靠空袭,恐怕炸不垮越南人,但有轰炸总比没轰炸来得强一些。

 半天之后,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新的援兵到了!

 为了支援岘港战事,王宝从他的老巢,老挝的川圹省,想尽办法又摇来了800多名接受过速成训练的苗兵,坐着飞机在岘港机场降落,此刻已经在徒步赶往海云岭的路上,恰好可以补充昨晚战事中的死伤。

 卡德号护航航母也运载着两架A-1天袭者攻击机和四架休伊直升机,外加一大批卡车,若干弹药燃油,抵达了岘港,这会儿正在紧锣密鼓地卸货,并且直接用卸下的卡车运载弹药,往海云岭上输送。

 此外,原本部署在台湾的第405航空队,开始陆续转场到岘港,准备参与岘港保卫战。而之前在台南、金门等地守卫机场的美国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也已经有五百多人坐着运输机,抵达了岘港机场。

 ——自从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就在台北成立了「美军协防司令部」,调动约5000美军和一个战斗机联机进驻台湾。等到金门炮战爆发之后,驻台美军规模进一步扩张到两万人

 ,并且一度接管了金门和澎湖的防务,甚至还在台湾部署了核武器,作为最后的底牌来威慑大陆。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金门其实是美军在防守,所以大陆这边是根本啃不动的。)

 现在,既然越南战事告急,那么太平洋舰队自然会从泰国、菲律宾、台湾、冲绳这些地方,就近调集援军,其中暂时不像有战争风险的台湾,更是抽调兵力开赴越南的主要兵力池。

 哎,如果能把部署在台南空军基地的核弹也运到岘港来,应该就更有把握了。

 菲里如此嘀咕着,但没急着用这些初来乍到的援军来海云岭上填线,而是让他们就地保卫机场和港口。

 最近这些天,随着海云岭决战的日益迫近,越共地下党和游击队的破坏活动也日趋猖獗,最近已经多次抓获了企图纵火烧毁油库和弹药库的越共奸细,还有在教堂和酒吧放炸弹搞恐怖袭击的越共行动队。

 ——跟有洁癖的中国同行不一样,越共在这方面的底线之低,堪比他们在拉美打「肮脏战争」的同行。

 所以,尊室订将军在最近的这些天里,光是执行岘港戒严和跟渗透进来的越共游击队交火,就已经非常的辛苦。现在就让这些刚到的美军,来分担一些岘港要地的保卫工作,也能减轻后方的治安压力。

 按照菲里对于当前战局的评估,在五角大楼已经调集至少五个师的美军开赴越南,最迟在下周就能有一个师登陆的情况下,北越想要在七天内席卷南越的全部残余疆土,已经完全没有可能性。

 即使河内方面的目标,仅仅是突破海云岭,打下岘港,其成功率也微乎其微——除非他们能够炸毁岘港机场,摧毁岘港码头,刺杀尊室订这个本地政治招牌,而且载着美国援军还得因为台风而延期……

 可事实上,根据菲里的了解,越共游击队最近这些天对岘港的破坏活动,看上去既混乱又无谋,有种完全抓不住重点的感觉,大致上就是随便往人多的地方丢炸弹,或者是在街上胡乱开枪什么的。

 跟之前在西贡时,越共发动的各种狠辣犀利的特种作战,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那些厉害的越共特工都扎堆挤在西贡,岘港这边的只有一些菜鸡吗?

 ——即使作为穿越者,菲里也不知道,从吴庭艳建立南越政权开始,越共就在南越政府各部门埋伏了大量间谍,其中包括总统办公室和总参谋部这样的机要单位,甚至也包括吴庭艳总统的秘密警察。

 靠着这些内应的偷窃情报和搞破坏,越共特工队在西贡的各种行动,才会总是无往而不利。

 但问题是,随着西贡的解放,昔日越共埋藏在南越中枢的大量间谍,也就自动失效了。

 哪怕他们愿意北上来投奔尊室订将军,尊室订也会因为之前的南越内战,而根本无法信任这些人。

 事实上,自从「越南南方共和国」成立之后,越共奉命潜伏在西贡的地下党。不但没有升官发财,反而遭到了政工人员的严苛审查,很多人都因为「交待不清楚历史问题」,而被一撸到底或者丢进监狱。

 在这种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这些谍战老手,自然也没有兴趣对吴庭艳政府的残党继续死缠烂打了。

 另一方面,南解阵的兵力终究是有限的,他们并不存在什么「无穷无尽的游击战士」。

 同时,越共的游击队也不是超人和魔法师,不懂得进行瞬间移动的技巧。

 之前,为了抓住南越国军自相残杀的机会,一举夺取南越首都西贡,古芝的越共总部已经把绝大部分有生力量,都调集到了首都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准备在这里跟反动派进行一场决定命运的大决战。

 现在,西贡是拿下了,但越共战士也都跑到南边去了,而岘港却在几百公里之外的遥远北方。

 眼下,天空和海面依然被敌人掌握,想要让越共部队只靠两条腿,就从西贡跑到的岘港去作战……

 这是一两天、两三天就能办得到的吗?他们又不是传说中的神行太保啊。

 嗯,虽然理论上,越共战士只要反向走胡志明小道,从西贡到岘港是有一条安全的运兵路线的。但这样一来,总路程合计就长达上千公里,沿途的后勤给养也根本没有事先准备好……

 更关键的是,还没等部队从西贡走到岘港,雨季就要来了,而胡志明小道在每年雨季都是必须停运的——小溪变成大河,公路变成泥塘,别说汽车跑不动,就连人也走不得:除非愿意承受极高的死亡率!

 所以,让越共从南部战区调兵北上岘港。仅仅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可能,实际上根本来不及也办不到。

 最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战事,暂时还没有结束,残存的地主民团、天主教民兵、溃散的南越国军,被打散了的驻越美军,负隅顽抗的和好教民兵,都在继续跟越共的武装力量展开厮杀。

 (正史中,19

 75年4月30日南越政府投降,但黎明岛少将继续战斗到5月9日才放下武器。)

 还有大片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地区,等待着越共的接收和解放。

 而那些刚刚投降的南越政府军,也有待看管、甄别和筛选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暴动叛乱。

 换而言之,刚刚在西贡建立的「越南南方共和国」或者说「红色南越」,依靠现有力量,光是巩固占领区和清剿身边的残敌都还来不及,并且眼下举世皆知,美军很快就要杀来了,说不定首先就会反攻西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逼迫南方同志贸然抽兵北上,导致西贡得而复失……那又应该让谁负责?

 虽然无论黎笋还是文进勇,都是政治上的不粘锅。可是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甩锅就可以甩得掉的。

 另一边,让北越正规军从顺化往西进入深山,然后南下迂回到海云岭后面……这个也很困难。

 过去,当南北两个越南的分界线,还在北纬十七度线的时候,河内方面想尽办法开拓了许多条偷渡路线,让游击队员能够绕过北纬十七度的边海河非军事区,进入东治、顺化的南越控制区。

 但现在,随着整个顺化平原落入北越之手,国境线往南移动了上百公里,过去北越向南方渗透的路线自动报废,而从顺化绕过海云岭南下的全新渗透路线,一时半会儿还没来得及开拓起来。

 于是,河内方面只能强令岘港地区和广南省境内为数不多的越共地下党、游击队,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在海云岭防线的后面「燃烧自己」,制造混乱。并且因为时间仓促,也来不及做什么完善的计划。

 再加上越共在岘港的群众基础极差,有点类似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没法掌握什么有效情报。

 结果,在菲里的眼中看来,就感觉他们像是在没头没脑地自爆和送死一般……

 作者的话:  PS:如果这会儿有外国承认「红色南越」的话,胡志明和黎笋估计会很尴尬吧?

 这算是示好和支持呢?还是分裂国家呢?而南方同志会不会有自立门户的想法呢?

 第240章、战争与生意

 接下来,在5月6日的整个白天,顺化平原上的北越军。除了偶尔放冷枪之外,都没有对海云岭防线发动新的攻击,似乎在舔舐昨夜血战的伤口。

 倒是在西线,零零星星有一些越共游击队,翻越重重山林,渗透进岘港附近的沿海平原,大肆烧杀。

 根据空中侦察,越共游击队不仅放弃了对两座西原地区重镇,昆嵩和波来古的围攻,甚至还放弃了他们在西原地区的营地,几乎是倾尽兵力,不顾一切地杀向岘港。

 但这种长途奔袭的无后勤作战,其难度不亚于中国的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沿途还要遭到苗族民兵的偷袭和美军飞机的轰炸——越南人不可能背着沉重的高射机枪翻山越岭的到处跑。防空阵地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设置在师团部、仓库等重要目标周围,行军途中除了设法隐蔽,就只能硬挺着挨炸挨扫射。

 所以,最终能够抵达岘港环形防御圈外围的越共游击队,数量少之又少。而当地的天主教村庄又早已被武装起来,在神父和修女的领导下全民皆兵,对外人的盘查之严密,有如中国北京的朝阳区大妈。

 无论越共是化妆潜入,还是武力强攻,都很难对刚刚在岘港诞生的「广南国」政权,构成有效打击。

 而且,从敌军密电中破译出来的越共总部指令,也让菲里感觉有点一头雾水。

 “让西原地区赶来的越共游击队对联军执行破交战?切断一号公路?这有什么用?我们又不是苏德战争中的苏军和德军,需要靠铁路和公路来输送补给啊!要说重点捣毁机场的威胁,倒还大一些。”

 针对这份情报,菲里不禁在海云关的指挥部里如此吐槽说,“虽然我们也不是完全的靠天吃饭。”

 对此,指挥部里那些曾经为南越工作过的美军顾问,则表示这有可能是越共在用老眼光看待新对手,把正牌美军当成南越国军来看待了——六十年代初的南越国军,还没有那么多的直升机,战场也往往是远离河流与海洋的内陆地区,无法利用船只作为交通工具。所以非常依赖于公路来进行机动和补给。

 鉴于此,过去越共游击队跟南越国军的战斗形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着公路的破交和反破交。

 现在他们继续沿用过去的经验来看待美军,应该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但是,基辛格博士却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盲点,并指了出来:“金上校,我们据守的阵地并不在码头和机场旁边,下了飞机的援兵和卸下商船的弹药,想要到海云岭的防线上,还是得走公路啊!”

 菲里看了看地图,才发现了盲点:从岘港的机场和码头,通往海云岭防线的这段路,确实也是从南到北纵贯越南的一号公路的一小段组成部分,同时也的确

 是菲里眼下依赖的生命线。

 但是,这段公路总共也就是二十公里长,沿途都是在越共眼里「思想最反动」的天主教徒村庄……

 应该没那么容易被越共游击队给破交成功,切断了岘港和海云岭之间这唯一的一条公路吧?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菲里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将明天飞抵岘港增援的第二批驻台美军地面部队,用于海云岭后方公路的治安巡逻,好加强这条生命线的安全系数。

 另外,当北线广南省的岘港大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南线多乐省的邦美蜀之战,也又一次打响了。

 之前,越共游击队已经多次攻打邦美蜀。但此时驻守邦美蜀的对手,已经不是士气低落的南越国军,而是保卫家园的苗族民兵。他们跟越共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西进运动时期的印第安人和美国佬。

 区别是,苗族民兵拿到了美援,在武器装备和弹药供应上拥有绝对优势,而越共还得经常挨轰炸。

 发现自己变成了侵略者的越共,在多乐省的崇山峻岭之间,打得非常吃力,到处都遇到伏击,走几步就踩上陷阱。于是就试图跟苗民谈判,想要和平改编苗族民兵,「赏赐」他们一条活路。

 但问题是,跟美国方面给出的,让西原山民「独立建国」,迁走西原地区全部京族移民的慷慨条件相比,越共最多允许他们成立几个自治县,就这都还极不情愿,要求苗民缴纳大量粮食和税款作为「补偿」。

 ——北越的民族主义思想远远超过中苏。虽然短暂地承认过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自治权。但只是权宜之计,在1975年就全面取消,改土归流,并且执行土地国有化政策了。

 想想都知道,苗族人怎么可能洋气的美国援助不拿,好好的人不当,却要给那么没逼格的越共当狗呢?

 没办法,怎么看都是谈不拢了,只能继续打吧!

 京族和苗族的士兵,又一次在这片崇山峻岭之间展开了激烈厮杀,而刚刚抵达南越海域的美国「福莱斯特号」航母海军航空兵,则是一个专门拉偏架的裁判,负责从天上轰炸和破坏越共的后勤线路。

 正常情况下,在越南京族和山区苗族之间的战斗中,京族总是能够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但在五月份的几次邦美蜀之战,越共全都打得很是有气无力,每次只能集结几百人,最多千把号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去翻山越岭进攻一个省会城市,甚至还要强行逼迫刚刚投降的南越国军打头阵……

 结果就是这些乌合之众经常还没跟多乐省的苗族民兵交火,就已经被飞机一阵轰炸扫射给打崩了。

 为什么越共在今年的西原山区战场上,表现得如此拉胯呢?

 因为大战来得太突然,战前缺乏准备啊!

 战争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场大型战役更不可能今天决策者拍脑门,明天就能发动的。

 历史上的那场越战之中,无论是「春节攻势」还是「复活节攻势」,越共都是花了一年集结兵力、囤积物资,感觉多少有点把握了,才敢押上全副身家,来一场决定性的大梭哈的。

 但越共今年在不到一个月内疯狂席卷半个南越的辉煌胜利,完全是偶然捡来的便宜。不仅是北方的河内当局准备不足南方的越共总部也严重准备不足,纯属看到天赐良机,实在不想放过,宁可赶鸭子上架强一口吃个胖子,并且靠着敌人比自己更加拉胯,才貌似轻松地赢得了胜利。

 可是,战场上的胜利并不能立刻就解决一切问题,在拿下西贡,成立「越南南方共和国」之后,越共今年「过度扩张」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迅速打下的土地根本无法在短短几天内消化。

 而河内那边的劳动党高层,却看着迅速染红的地图,还有节节胜利的捷报,一个个都亢奋到上头了,各种督促南方同志加速进攻的命令,是一个接着一个,如同雪片般飞向西贡,全然不顾南解阵还有多少兵。

 现在,越共派人接管地方,已经是只能让县长或县委书记拿着一堆委任状「单车上任」,就地招兵买马来拼凑草台班子了——就算招募了坏分子加入也没关系,过几个月用完了,搞个清洗处理掉就是。

 但问题是,这说穿了其实就是狐假虎威和虚张声势。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一路躺赢或许尚可。一旦遇上什么硬茬子,自然是必定会撞个鼻青脸肿。

 当然,如果越共的面前根本没人抵抗,那么就算是再拉胯的越共,也是能够凯歌高奏、势如破竹的。

 比如说,当菲里在海云岭布置防线,死死挡住北越五个正规师之际。在他的背后,一支最初只有三百多人的越共游击队,却在沿着海岸线或者说一号公路往北推进,妄想长驱千里,从南边杀进岘港!

 更离谱的是,这只小部队不仅成功的一路往北飞奔,还靠着沿途招降纳叛,跟滚雪球似的越打越多!

 “越共

 攻破占城国旧都藩朗(宾童龙),兵临金兰湾?纠集的兵力已经超过三千?五天狂飙三百多公里?吓,这速度……都快赶上二战法国战役的德军闪电战啦!他们的两条腿跑得比坦克还快吗?”

 得知自己在海云岭死死挡住北越正规军的时候,从西贡出发的南方越共突击队,居然正在南方的几百公里之外,一路朝着自己疯狂逼近,妄图踢自己的屁股,菲里这个驻越美军司令也是颇为吃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我们在海云岭寸步不让,但战线还是在从屁股后面朝我们不断靠近?好吧,阻挡在这些南方越共部队面前的,该不会只有空气吧?唉,政府完蛋的后果就是这么一溃千里……”

 不过,在发现接下来几天里,还有至少两三千正规美军可以抵达岘港之后,菲里也就安心了下来。

 反正只要守住了岘港,自己这个「救火队长」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即使南越的其余港口城市丢个精光也无所谓,下个星期就会带着十万大军杀奔越南的威斯特摩兰将军,肯定会把它们都重新打下来的。

 ——

 5月6日夜晚,海云岭上的战斗再次打响。

 吸取了上一次攻击的教训,今晚的越军没有平摊兵力、全线出击,而是选择相对平坦的海滨沙滩作为突破口,尽可能地一次投入最多的突击力量,同时在其它方向上发动佯攻进行牵制。

 但很遗憾的是,出于静态防御的考虑,守军为了不留死角,同样在灵姑湾海滩大量布设了地雷。

 所以,北越突击队刚开始沿着沙滩往南迂回,就有人踩上地雷「轰隆」炸飞,引起守军的注意。

 接下来,停泊在灵谷湾内的美国驱逐舰,立刻向海滩进行快速射击,烟团腾起,弹片呼啸,炸得沙滩上没遮没拦的北越士兵血肉横飞,鬼哭狼嚎。山头上的地堡也向下开火,射出密集的曳光弹,将战场照亮。

 不得不说,这个突破口确实选得很取巧,海云岭的守军自恃有制空权、制海权和炮火优势,在平坦开阔而无遮拦的沙滩上没布置多少兵力,仅有一个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而已。

 这些马润四等人在昨晚又刚刚打了个胜仗,轻松歼灭了一股泅水上岸的北越士兵,这会儿正松懈得很。

 于是,尽管有地雷和铁丝网的阻碍。但靠着从退潮后的海滩上绕路,大约3000名北越士兵还是成功顶着美国人的机枪扫射和舰炮轰击,迅速突破了美军的阵地,然后拼命狂奔,夺路向防线的后方冲去。

 这些越南人根本就不要命,前面倒下,后面继续冲击,连伤兵也挣扎着往前爬。面对如此动能巨大的集团冲锋,任何枪林弹雨都失去了作用。即使是127毫米口径的舰炮轰击,也不过是往洪水里投几块石头。

 一时间,驻守灵谷湾海滩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被这股海啸般的人潮,给冲得溃不成军。残部被分割在十几个袋形阵地,困兽犹斗,好像洪水中的孤岛,情况危殆。

 站在海云关上的菲里,看见这副场面,立刻下令所有火炮轰击海滩上的敌人。但北越军和美军已经混作一团,炮兵怕伤了自己人,只好打伸延射击,屠杀北越军的后续梯队。

 无数雪亮的照明弹,把夜幕照得亮如白昼,美国驱逐舰上的127毫米舰炮和阵地上的105毫米炮、155毫米「长汤姆」炮营,都在疯狂轰鸣,伴随着连续不断地闪光,把成吨的钢铁和炸药倾倒向敌人的头顶,顺便也把一些还在殊死战斗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也不分敌我地轰成了齑粉。

 等到次日天亮之后,从海云关上往这片沙滩看去,已经只能看到一片恐怖的屠场,其惨烈程度远超过任何人的想象。整片沙滩上都是层层叠叠的死人,找不到一个没有尸体的地方,触目所见尽是残肢烂肉。

 即使是专门处理死人的黑人烧埋连,看到这样的场面,也都一个个不禁为之颤抖腿软,面无人色。

 令人震撼的是,即使进攻通道已经被打成了这样一片血肉磨坊。但还是有数百名北越士兵从这里成功突破了防线,沿着海岸杀到了岘港郊外。刚刚上任不足一个星期的「广南国大总统」尊室订,只好亲自带领他的卫队和临时组织的天主教民兵,在岘港近郊围追堵截,最终把这帮筋疲力尽的敌人剿灭干净。

 除了海滩方向的主攻之外,在海云岭防线的其余各处山口,越共也都发起了规模不等的夜袭,甚至还有一伙北越的攀岩高手,试图从陡峭的悬崖底下爬上来,偷袭守军的防御薄弱之处。

 然而,跟这些主要生活在平原水稻田里的北越士兵相比,王宝将军从老挝山沟沟里带来的苗民,才是真正的山地战行家,越军的这点儿小伎俩,根本骗不过他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