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253章

作者:老老王

 一战时期的奥匈帝国是什么表现,《好兵帅克》里面有生动描写。

 但现在很多国家的表现,怕是还不如奥匈——缅甸打了几十年的仗,如今的表现也是一塌糊涂啊。

 第408章、只竞选副总统的小肯尼迪还会遇刺吗?(加更)

 总之,带着沉重而复杂的心情吃完了午饭,菲里和基辛格博士又在「伊甸园小镇」建筑工地的工程指挥部里参观了一会儿,然后发现整个社区都已经完工了90%以上,售楼部却还没有开张?

 ——这也太实诚了吧?

 怎么就不学学人家恒大,拿下一片荒地之后再造个气派的大门,然后就可以靠着PPT把房卖出去了。

 随后就是挥金如土,胡乱挥霍房款,搞得资金链断裂,老板或当啷下狱,或卷款跑路,让无数掏空了「六个钱包」还欠着一屁股债的房奴,绝望看着烂尾楼哀嚎……继而登上征信黑名单,躺平了当老赖……

 从此社会上少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天选打工人,多了一个「眼睛里没有光」的祥林嫂。

 哦,对了,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的房地产允许预售(不局限于大陆),其他国家都只有等房子建好之后才能卖房。唯独中国这边,竟然广泛存在房子还没有建成之前就预售的情况。

 ——这就是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挨骂的是商人,被剥削的是房奴,最后增长的是GDP和政绩。

 至于风险?那就是苦一苦百姓了。

 接下来,「伊甸园小镇」待售房屋的面积,也都是实打实的,连个公摊都没有……

 好吧,房屋公摊面积是香港那位李黄瓜发明的,这家伙如今还在开小作坊,做塑料桶和塑料花呢!

 此外,允许公摊遍地开花,也是官方同意的。但世人只敢骂李黄瓜,不敢去骂真正拍板通过的人。

 相比之下,美国这边的房地产生意,就没什么公摊面积的说法,买卖双方都觉得这种数字游戏没啥意义——因为美国没有期房,只有现房,买家

 和租客的智商再低,房子的大小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在没有期房的情况下,你搞个超大比例的公摊,在能够直接看到房子的顾客眼里,就相当于是在餐厅里用很大很大的盘子,装了一小撮菜端上来:哪个傻逼会乐意为了气派的大盘子,而多付一大笔钱啊?

 总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不公,不能一味贬低,也没必要过度仰望。

 当然,不管「伊甸园小镇」的房地产销售情况怎么样滞后。作为一个「前途远大」,关系到培养更多「性疗技师」和大佬们生命健康的实验性项目,肯定是不会有资金链断裂、工程烂尾的风险的。

 而且,菲里在「伊甸园小镇」里面自掏腰包兴建的那座四层小公寓楼。如今也已经拔地而起,看着似乎没什么问题。所以,在到处看了一圈,他就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准备跟基辛格告别,然后各自回家了。

 但是,当他和基辛格博士站在停车场上,正要互相挥手告别时,却看到一辆超级显眼骚包的粉红色四座敞篷车,引擎盖上顶着大大的兔子图案,一路放着高分贝摇滚音乐,烟尘滚滚地疾驰而来。

 等到这辆粉红色酷炫「痛车」停稳之后,便有四个熟人走下车来,向菲里和基辛格招呼。

 “伯纳德?肯尼迪先生?布热津斯基教授?休·海夫纳先生?你们怎么都来了?”

 看着自家大哥、布热津斯基教授和前总统的弟弟

 罗伯特·肯尼迪,还有《花花公子》的老板,一起联袂而来,微笑着朝自己招手,菲里不禁有点儿发愣。

 再回过头,看一看水泥搅拌机声轰鸣、载重卡车奔驰的伊甸园小镇工地……

 虽然这个天体营小镇项目,确实是跟除了布热津斯基教授以外的另外三人,都多少有点关系——《花花公子》承担了一部分宣传工作,而另外两位都是政治上的支持者。但如今这个镇子既没有竣工,也没有开始发售房产,更没搞什么活动……他们这么一块儿过来,又是为了什么呢?

 “肯尼迪先生不是为了这个镇子过来的,他是为了竞选的事情,来邀请基辛格博士的。”

 菲里的大哥伯纳德·金,抢先凑过来拥抱了一下菲里,同时对他低声耳语道。

 竞选?

 菲里依稀记得,罗伯特·肯尼迪自从辞去司法部长的职务之后,就在1964年选上了纽约州参议员,而美国参议员的任期是六年,眼下距离他的下一次连任选举还有两年。

 所以,伯纳德说的竞选,肯定不是参议员选举。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

 “肯尼迪参议员也想竞选总统?可现在都已经是五月底了啊!”

 菲里惊讶地小声说道,“距离投票也就是一百多天了,现在参选是不是太迟了一些?”

 ——通常来说,美国的总统大选,在大选年的前一年末尾,各个竞选人就要宣布参选了。

 更何况,按照不成文的惯例,只要现任总统还想参选连任,那么执政党一般是不会让别人当候选人的。

 眼下,民主党的约翰逊总统既然没有放弃连任,那么其他的民主党人就基本没什么希望才对。

 与此同时,正在跟基辛格博士寒暄的罗伯特·肯尼迪,也听到了菲里的嘀咕,便走了过来,坦然地答道:“不是竞选总统,金上校,是约翰逊总统邀请我给他当搭档,担任未来四年的副总统。

 我已经答应了他的邀请,接下来也得尽快组建自己的竞选团队,所以打算邀请基辛格博士来帮忙……”

 罗伯特·肯尼迪,要跟林登·约翰逊做搭档,竞选副总统?

 呃呃,这个组合可真是挺有趣的。

 八年前,入主白宫的是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副总统。八年后,换成了约翰逊总统和肯尼迪副总统?

 假如是历史学得不太好的人,不知道前后两个肯尼迪,并非同一人的话,那么或许还会误以为是像俄罗斯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一样,总统和总理之间互相搞二人转呢!

 不过,罗伯特·肯尼迪参议员,真的能活到大选日,不,是活过下个月吗?

 按照菲里穿越前的历史,再过几天。作为民主党代表竞选总统的罗伯特·肯尼迪,就要遇刺身亡了!

 并且死得不明不白,整个遇刺过程跟他哥哥肯尼迪总统的遇刺一样充满了谜团,杀他的凶手也在随后被莫名其妙地弄死,从而为「肯尼迪家族的诅咒」,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恐怖的色彩。

 直到2024年,懂王川普都还在用重新调查两次「肯尼迪刺杀案」为条件,来招揽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叛党投共(共和党),加入「MAGA」的队伍呢!

 那么,在如今的这条时间线上,约翰逊总统没有退选,罗伯特·肯尼迪只是竞选副总统……

 他还会在6月5日,被一个巴勒斯坦移民,以非常牵强的理由,在酒店走廊上刺杀

 吗?

 (因为美国支持以色列打六日战争,巴勒斯坦人要刺杀总统或国防部长都很正常。但要刺杀只是一名参议员,也并非强硬主战派领袖的罗伯特·肯尼迪,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就像抗日战争时,中国抵抗组织煞费苦心去刺杀日本的一个县知事,给人的感觉就是有毛病。)

 ——

 当然,且不说罗伯特·肯尼迪是否还会像历史上一样遇刺,为什么林登·约翰逊总统。如今会突然要邀请罗伯特·肯尼迪来当他下一个四年任期的副总统,而不是让现在的副总统,继续再干四年呢?

 首先,约翰逊总统目前的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已经跟约翰逊总统撕破脸,就要分道扬镳了!

 因为,他觉得这个副总统当得真是太难受了,还不如回去当参议员呢!

 ——之前,在1964年竞选总统时,林登·约翰逊就让智囊收集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然后发现在美国历史上,似乎没有一位总统与副总统的关系是完全融洽的,必须早做提防。

 为此,他在选择自己的竞选搭档时,特意剔除了那些豪门出身,影响力强大,但却不太好控制的人选,而是选择了草根出身,体弱多病,家境贫困,曾经开药店为生的明尼苏达州联邦参议员休伯特·汉弗莱。

 并且,在最终敲定副总统人选之前,约翰逊总统又跟休伯特

 ·汉弗莱进行了一次密谈,要求他在当上副总统之后,必须保证对约翰逊本人的绝对忠诚,以及对约翰逊总统各项的政策绝对支持,绝不发出任何的个人观点等等。据说,约翰逊总统甚至还逼迫休伯特·汉弗莱写了一封按手印的效忠誓书!

 虽然为了能当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捏着鼻子勉强如数答应。但他其实原本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

 在国会中,汉弗莱常常以语出惊人而著称,他总是大胆地插足大多数参议员不敢涉入的领域,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他那打抱不平的性格,使他对许多事情都看不惯,总想去说些什么,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胡乱喷人一番,然后草草收场——以至于被取了个绰号「只说不做的汉弗莱」。

 他本人对此的解释是:“我确实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可它们都像坚果一样,我毫无办法。”

 (意思就是说他的牙口太差,啃不动核桃这样的坚果,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麻烦。)

 结果,为了当上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硬是不得不忍耐了四年,几乎一直默不作声。

 更要命的是,约翰逊总统虽然在国家大事上耳根挺软,同意被忽悠。但在小事上却处处给人难堪,比如,有一次在约翰逊总统家里的牧场上,约翰逊坚持要求汉弗莱证明自己和罗伯特·肯尼迪一样,能用猎枪击毙两头鹿,全然不顾汉弗莱是药剂师出身,家里只有药店,没有牧场,也没学过射击和狩猎。

 还有一次,约翰逊要汉弗莱当着一群记者的面,穿上肥大的木材厂工装,戴上一顶造型怪诞的工作帽,然后骑上一匹烈马狂奔摆姿势,却忘了汉弗莱根本不会骑马——结果差点要了休伯特·汉弗莱的老命。

 除了在这些小事上,汉弗莱不得不对约翰逊百般隐忍之外,在越战问题上更是矛盾重重。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汉弗莱一直反对约翰逊政府的滥用武力和穷兵黩武。尤其是在去年,当约翰逊总统为了胜选而不惜征兵百万,豪掷于越南战场的时候,汉弗莱更是和他大吵了一架,彻底闹翻。

 最终,当约翰逊总统凭着收复西贡和金边的战功,踌躇满志地计划连任时,休伯特·汉弗莱也很光棍地递上了辞呈——陪您干了四年副总统,我也受够了,下一个四年任期,麻烦您找别人做搭档吧!

 按理来说,既然休伯特

 ·汉弗莱不干了,那么按照约翰逊总统的脾气,接下来应该选个更听话的人。

 怎奈这是国内民调突然逆转,选情又发生波折,让约翰逊总统骇然发现,自己的连任似乎还有风险!

 ——虽然凭着越南战场上的这一波辉煌胜利,让原本名声扫地、摇摇欲坠的约翰逊总统,被戴上了一顶「征服者」和「胜利统帅」的桂冠,支持率再次有了大幅度反弹,貌似想要连任已经不成问题。

 但共和党的候选人尼克松,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很快就抓住约翰逊政府最大的软肋,并加以痛击!

 就像另一条时间线上,克林顿和老布什的1992年大选,老树丛总统自以为携海湾战争大胜和苏联解体的赫赫武功,必然连任成功;谁知却被克林顿一句「笨蛋,问题是经济!」给打破金身,黯然落败。

 同理,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尼克松,也紧紧抓住约翰逊总统治下的经济恶化、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内治安极度紊乱等一堆BUG,进行全方位的抨击,指责约翰逊总统

 穷兵黩武,不顾民生云云。

 一些亲共和党的电视台,也突然一改之前的主战鹰派风格,开始放映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和泰国大肆焚烧农民们的茅舍,以及士兵们搂着当地小妞狂嫖滥赌的画面,给一度低迷的反战运动推波助澜。

 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美国人美化和崇拜英雄人物自有一套做法,先对他们捧得过高,然后又一脚踢开。所以,从五月开始,约翰逊总统就惊恐地发现,他的胜利者光环正在迅速暗淡——美国人民似乎已经从亚洲战场的辉煌胜利中清醒过来,开始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不顺心,并把这一切归咎于现政府!

 没办法,虽然据说就算是贫民窟里的流浪汉,只要想起祖国在地球另一端取得的辉煌胜利,也会骄傲地挺起胸膛——但这种骄傲的情绪和虚幻的光荣,是持续不了多少时间的。

 再接下来,只要民众想起生活的悲苦,心中的骄傲就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则是愤懑和怨念。

 作者的话:  PS:美国富国银行一个女员工在工位上死了四天才被发现,然后很地狱的事情发生了:美国网友大喜,纷纷要去富国银行应聘找工作。因为员工死了四天都没人发现,可见工作很轻松,非常适合摸鱼偷懒。

 第409章、《花花公子》老板也想要从政!

 更要命的是,就在美国两党的选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跟另一条时间线的情况差不多一样,于1968年4月,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一家旅馆里遇刺身亡!

 ——虽然具体的遇刺时间和地点,都稍有变化,并且,那个杀害马丁·路德·金的凶手,也没有很快就被捕落网,而是逃之夭夭,迄今不知道是谁做了这等事。但结果还是一样,都是各种阴谋论满天飞。

 虽然马丁·路德·金这个黑人律师,可以说是继印度「圣雄」甘地之后最伟大的非暴力主义倡导者,可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死却引起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放火、抢劫以及其他暴力犯罪活动。

 全国超过500座城镇因为他的死而发生黑人骚乱,或遭到犯罪破坏,首都华盛顿更是黑人恐怖行动的重灾区,4月份发生的纵火案多达1000起,超过30名白人被黑人暴徒突袭杀害,其中包括一名警长。

 约翰逊总统命令在白宫和国会山下半旗,向马丁·路德·金致哀,这对黑人是从未有过的礼遇。但发生美国首都的恐怖行为,之后照旧接连不断。很多距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的建筑物,也被黑人放火点燃。

 当上百万驻越美军在越南战场高歌猛进,鏖战越南古都顺化的时候,一支以越南裔为主的暴恐机动队,却也又一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大打出手,抓捕了三千多人,打死了一百多人,才勉强维持住了秩序。

 而全国范围内,更是有超过五十万士兵奉命进驻各大城市,枕戈待旦,俨然一副战时戒严的情形。

 以至于让很多美国人为此连声抱怨:约翰逊政府这是把海外战争打成了美国内战吗?

 共和党这边的喉舌和尼克松的竞选团队,趁机竭力鼓吹是FBI的探员十分鲁莽地刺杀了马丁·路德·金,并且抖出了不少FBI监视和调查马丁·路德·金的证据——很地狱的是,FBI针对马丁·路德·金的行动,一开始是当时担任副总统的尼克松安排的。如今的屎盆子却被扣到了对面的约翰逊头上。

 同时,尼克松还派人大肆宣称:德克萨斯州出身的约翰逊总统,跟昔日的肯尼迪总统不同,在本质上是一个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还跟南方各州的3K党有牵连,内心里看不得黑人如此风光云云。

 ——很不幸,尼克松派人宣扬的这一切。除了约翰逊总统亲自策划了刺杀案之外,其余都是事实!

 于是,当马丁·路德·金的棺材,在黑人圣歌和教堂丧钟声中,由一辆骡子拉的老式农村板车载着送往墓地之后,很多黑人虽然不会去投「种族歧视」的共和党的票。但也不会再给「虚伪」的民主党投票。

 而砸掉了民主党的黑人票仓之后,尼克松又再接再厉,设法拉拢了美国卡车司机工会主席吉米·霍法,靠着这位爱尔兰人帮派大佬的影响力,撬走了不少爱尔兰人的选票(美国的工会大多跟帮派差不多)。

 这样一来,原本以为今年胜选已经十拿九稳的约翰逊总统,突然发现民调的情况又开始出现了逆转,之前靠军事胜利注入的强心针,似乎正在迅速地失效,而过去内政和民生上的旧账,则又被翻了出来。

 随着战事的告一段落,选民们的目光从远方的战场被拉了回来,重新又抱怨起了日常生活的每况愈下。

 偏偏因为浩大的军费开支和急剧加速的工业外移,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在短期内不可能会有好转。

 而如今的越南战场,又已经进入了暴雨泥泞的热

 带雨季,即使是美军也无法在倾盆暴雨中继续进攻。

 ——哪怕想要再来一剂军事胜利的强心针,也得等到十一月末的旱季,而那时候大选早结束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挽回日渐不利的危局,约翰逊总统的智囊顾问们,迅速提出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找一个有影响力并自带票仓和话题度的著名民主党人,许以副总统之位,为本次总统大选拉票!

 而这个最合适的人选,在智囊团看来,就是已故的约翰·肯尼迪前总统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

 ——自带悲情色彩的肯尼迪姓氏,肯尼迪家族能够撬动的爱尔兰人和天主教徒票仓,再加上美国黑人普遍对支持平权运动的肯尼迪家族带有好感,而罗伯特·肯尼迪本人在美国左翼阵营里也颇有声望。

 如果能够把罗伯特·肯尼迪拉进竞选团队,相信对于动员选民和凝聚党内人心,必然会很有助益。

 而美国天主教徒的庞大票仓,在肯尼迪家族发力之后,应该也能够被更加有效地动员起来。

 虽然罗伯特·肯尼迪并不是什么容易操纵的提线木偶,而且,过去在约翰

 ·肯尼迪总统的内阁里,林登·约翰逊副总统和罗伯特·肯尼迪司法部长,彼此相处的也并不融洽,只是交恶得不算太明显罢了。

 但为了能够赢得下一个四年的总统任期,而不是在明年一月黯然搬出椭圆办公室,林登·约翰逊总统还是毅然向

 罗伯特·肯尼迪参议员抛出了橄榄枝——当然,这一次是不可能再要求对方必须言听计从了。

 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和磋商,罗伯特·肯尼迪最终在五月下旬跟约翰逊总统达成了合作协议。

 接下来,成为了副总统候选人的他,就要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竞选班底了。

 ——虽然不如总统的竞选班子那么显眼,但美国历史上那些独立性较强的副总统,也都有自己的竞选团队。否则的话,一个没有任何党羽的副总统,就会完全变成泥塑木偶,彻底的什么事都做不了。

 咳咳,言归正传。首先,布热津斯基博士是罗伯特·肯尼迪的老朋友,这次自然要拉上他一起奋斗。

 接着,基辛格博士虽然原本跟罗伯特·肯尼迪不太熟。但基辛格和菲里之前曾经替他哥哥约翰·肯尼迪总统擦屁股收拾烂摊子的事情,罗伯特·肯尼迪也都看在眼里,觉得这是一个很能办事的家伙。

 最近这几年,基辛格又被当成救火队长,在太平洋两岸跑来跑去,到处处理麻烦的破事,还硬是给他办得不错——再加上布热津斯基教授的推荐,所以,罗伯特·肯尼迪也准备把他招揽进自己的核心班底。

 接下来,菲里的大哥,如今正在再次冲刺众议员的伯纳德·金,原本就是肯尼迪家族的附庸和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