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至于昆仑岛上的民政,都有本地的美国领事代管,不需要我这个军人插手。
所以,除了偶尔搞一下演习和体育活动之外,我这边是真的没啥事儿了。毕竟,我军能打的仗都打完了嘛!五角大楼总不可能指望着昆仑岛上这两多百号战斗人员,去反攻西贡吧?”
——之前,作为美国历史上的首任联邦宇宙军司令,菲里不仅军衔只有上校,而且还是彻头彻尾的光杆司令,手底下什么部队也没有,他在任期内唯一的任务,就是把军旗、军歌、徽章和制服给搞出来。
同时,作为最后一任驻越美军司令官,菲里现在的情况,也跟光杆司令差不了多少——军衔是被提拔到了临时少将,但配属兵力却根本不是将官级别的:曾经隶属于驻越美军司令部的兵力,眼下不是被打光了,就是进了战俘营,或者被抽调到了马来西亚战场。甚至就连昆仑岛上的这个司令部,都在他上任后的几天之内变得空空荡荡。因为原来的那些参谋人员、后勤人员和卫兵,现在都被调到新加坡了。
总之,菲里在又一次就任驻越美军司令官之后,曾经对昆仑岛上的美军人员进行了一番统计,结果发现自己现在实际上就相当于是一个大型医院的保安队长:目前的整个昆仑岛上,除了两千多名疗养中的伤病员,再扣掉军医、护士、文职人员和勤杂人员,还有看管雷达站的海军官兵和少量宪兵之外,只有大约两百人依然隶属于驻越美军的作战部队,分成两个连:一个连是陆军,一个连是海军陆战队。
昆仑岛上也有几艘武装炮艇和登陆艇停泊。但都不归驻越美军司令部管辖,而是直属于第七舰队。
什么?停在昆仑岛码头上的雪风号?那艘公务船是派给基辛格博士的,菲里只是蹭着用一下。
最后,按照五角大楼的命令,昆仑岛上的伤兵和病患,在痊愈出院后,要么退役回国,要么派往新加坡,编入马来半岛战场的前线部队。但全都不会留在菲里这个驻越美军司令官的麾下。
所以,菲里说是驻越美军司令官,其实顶多就是一个团长,管的还不是野战团,而是后勤团……
既然实际拥有的权力如此可怜,他这个驻越美军司令能够享受到的各种待遇,自然也很菲薄。
比如,尽管昆仑岛上有个野战机场。但在如今的驻越美军司令部名下,连一架飞机都没有。
菲里若是想要到新加坡去参加东南亚作战会议的话,还得蹭从菲律宾那边不定期到来的运输机,返航飞到马尼拉,再找门路去转机去新加坡,或者自己想办法找船南下马六甲海峡,弄不好还会遇到海盗……
——大约也是照顾到菲里的难处,这几个月来,惠勒上将一次都没有喊他去新加坡开过军事会议。
仔细想想,从表面上看,他这个驻越美军司令官,似乎当真跟度假,或者说流放,没什么两样?
“咳咳,不过,虽然昆仑岛看起来很和平,但实际上,这里依然是战争前线啊,哈伯恩斯坦先生。”
发现似乎哪里有点不对,菲里摸了摸下巴,赶紧给自己找补说道,“
对于越共来说,我们目前所处的昆仑岛,是尚未被他们收复的最后一块越南领土。
除非我们双方能达成某种默契,否则越共方面依然随时有可能对这个岛动手……”
“越共当然不会放弃昆仑岛的宣称权。但保留宣称权和出兵进攻,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就像红色中国从来没有放弃对台湾的宣称权,但一直都没有能力渡海攻台一样。”
哈伯恩斯坦却摇头表示不相信,“越共根本没有海军,他们要怎么对昆仑岛动手?总不可能纠集几千号人,坐着几百条渔船过来偷袭吧?
且不说在昆仑岛和越南本土之间的海域,迄今依然有我军舰艇定期巡逻,天上也有侦察机不断活动。就算他们成功避开我军的巡逻舰队和侦察机,成功上了昆仑岛,接下来又怎么可能顶得
住我军反扑?”
“越共虽然没有海军,但他们有飞机,有核弹啊!只要能找到一名乐于牺牲的飞行员,开着飞机载着核弹冲过来,这个司令部就要被一发蘑菇云给轰平啦!
如今这年头,制海权已经没有往日那么厉害。即使是没有海军的敌人,也未必就会被困于陆上啊!”
——
虽然自从进入大航海时代以来,海权和舰队的重要性日益高涨。但随着军事技术的继续进步,海权时代却又开始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很多没有海军的势力,也能让坐拥舰队的对手反过来陷入窘境。
比如,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俄乌战争,俄国在开战之初就全歼了乌克兰海军,取得了黑海制海权。
但接下来的战争进程之中,没有了海军的乌克兰。仅仅用了导弹、无人机和无人自杀艇,就反过来打垮了俄国黑海舰队,击沉了俄军旗舰「莫斯科号」等一票大型舰艇,还炸掉了俄国黑海舰队的司令部。
最后,乌克兰人居然奇迹般地实现了「以陆制海」,在己方根本没有舰队的情况下,硬是只靠了一堆小玩意儿,就把俄国的艨艟战舰驱赶出了战场,只能在整个黑海四处逃窜,彻底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与此同时,也门的胡赛武装,也硬是凭着极其落后的装备,把红海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揍得狼狈逃窜。
当然,现在还只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虽然早已出现了无人机,但在没有AI智能系统辅助的情况下,早期的无人机不过是一堆遥控玩具而已,并不具备在实战中「以陆制海」,对舰艇发动远程攻击的能力。
但问题是,昆仑岛也不是军舰,根本不会移动和躲避啊!
固定靶可要比移动靶好打多了!即使以冷战时期甚至二战时期的军事技术,都完全办得到!
就算隔着185公里的海洋,越共只需要向昆仑岛发射一枚短程导弹,并且换上核弹头,就能给昆仑岛上的驻越美军来一场辐射洗礼,用一朵核爆的蘑菇云来「热烈欢迎」菲里·金少将的走马上任了!
哪怕越共连短程导弹都没有,但在微型核武器已经扩散普及的当下,只要他们能够找到几名不怕死的飞行员,也能复现二战末期日本帝国的「神风特工队」——搞一架难以被雷达发现的木质飞机,载着微型核弹从大陆起飞出发,一路掠海飞行,最后来到昆仑岛上空凌空自爆,就能来个「一机换一岛」啦!
既然在距离大陆185公里的昆仑岛上,依然随时有可能遭遇越共「神风特工队」的「自杀机空袭核爆」,那又怎么能说此地已经彻底远离了战争,变成了和平悠闲的度假地呢?
菲里这个驻越美军司令官,依旧在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迎击越共的海上偷袭和空中自杀式核爆啊!
“如果想要防止越共来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越共确信,这个岛不值得用一枚核弹去摧毁。”
菲里对哈伯恩斯坦如此开玩笑说,“而这就要借助您的笔头了,请务必把昆仑岛上的情况写得寒碜一些,比如遍地病号啦,要什么没什么啦,司令部就是个空架子,顶缸的新司令只是个上校等等。
即使到了现在,核弹也依然是昂贵之物,越共应该舍不得将它用在没什么价值的地方……”
“既然你们已经知道昆仑岛守不住,越战也已经输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赖在这里不走呢?”
一个清亮爽利的女声,突然在办公室内响起,带着几分斥责的语调,“尽快跟越南人签署一份正式的停战协议,结束这场失败的战争,让小伙子们可以回到安全的国内养伤,才是正确的做法吧?”
看着办公室门口不请自来的好莱坞女明星简·方达,菲里顿时感觉有些头疼。
——自从简·方达跟着劳军慰问团,来到昆仑岛上之后,这位颇有后世白左风采的反战运动偶像,已经因为她的四处横冲直撞和各种出格暴论,惹出了不少风波……偏偏菲里还得给她擦屁股……
第465章、「河内简」要变成「北京简」了吗?
总之,当好莱坞女明星简·方达,终于结束了她关于反战与爱与和平的长篇大论,带着一副胜利者的得意小表情,从驻越美军司令部的长官办公室里走出去的时候。无论是菲里·金司令官,还是《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哈伯恩斯坦,又或是后来赶到的基辛格博士,都露出了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
“啊,真是万万没想到,简·方达小姐竟然这么能说……她难道就不口渴的吗?”
菲里苦笑着揉了揉额头,又挖了下刚才饱受荼毒的耳朵——他这下终于明白,二十一世纪的普京和懂王,在面对环保少女格雷塔的种种愤怒指控的时候,究竟是怎样一副憋屈而又哭笑不得的感受了。
“是啊,听了足足两个小时「正确的废话」,既难受还没法反驳。”基辛格博士跟着吐槽。
“哎,和平,停战,人道主义……这些名词听起来都很好,但问题是如何实现呢?”
菲里耸了耸肩,“简·方达小姐滔滔不绝地讲了这么久,似乎是觉得只要说服了我们,问题就解决了似的——但这怎么可能呢?七年前我就说过越战无利可图,还有可能会变成泥潭,可是有谁听了?
过去的十年里,肯尼迪总统,约翰逊总统,小肯尼迪总统,尼克松总统,哪个不知道越战是个大火坑?但最后还是只能捏着鼻子踩油门,带着整个美国往火坑里跳?这会儿都快到地狱啦!”
“好莱坞女明星嘛,她们能喊几句口号,秀一下行为艺术,就已经不错了。”
基辛格博士叹了口气,“你还指望她们真能选议员,做总统不成?女明星都是很天真的,都以为能用爱与和平来解决一切。但我们的世界不是迪士尼电影,没有那么多美好的童话。
白宫里的尼克松总统,目前都苦恼于如何结束战争,只会喊高调的反战团体那边,能有什么高招?”
——
在现代社会,想要发动一场战争,固然并不容易。但要停止一场还在进行的战争,恐怕只会更难。
毕竟,战争从来不是说停就能停的,而是得要解决那些引发战争的问题,或者至少是压制住才行。
对于战争中的受害者该如何补偿?曾经的仇恨该怎样弥平?不公平的规则制度要如何更改?
面对那些拒绝做出任何让步的既得利益者,又该怎样摁着他们的脑袋,强迫他们吐出利益?
很显然,那些除了喊口号之外啥都不会的白莲花,对此是拿不出什么可行性建议的。
他们只知道高呼「公理战胜」或者「以理服人」,认为只要互相理解,就一定能够缓和矛盾。
但事实上,人与人是无法互相理解的,肯吃苦的人只会有吃不完的苦,资本家也只会「逆练马列」。
所以,他们那些激动人心的进步口号,最终只能变成一堆正确的废话。
虽然在政治上,滔滔不绝地说一堆正确的废话,确实也有其价值,至少这能框定出一个对与错的标准。
但是,如果一个领袖人物除了说正确的废话之外,却提不出任何新的思路,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那么,这家伙就只能自己骗自己,努力墨守成规、维持现状,无视那些罪恶和扭曲,只是一味地要求被压迫者继续忍耐……甚至还要竭力镇压各种民间反抗,将其斥之为犯罪——如此搞到最后,只能是说着大义凛然的话,做着十恶不赦的事,却还没能获得多少私利,变成了既得利益者的免费牛马。
像这样的人,自以为是光芒四射的正义使者。实际上不过是一个被幕后黑手肆意摆弄的小丑罢了
当然,更多的白莲花,则是从被捧出来的那一刻起,就早已跟幕后黑手同流合污了,以至于一张口就是人权自由,一出手就是伤天害理……
——见多了这样的牛头马面和绿茶婊,就连真正胸大无脑的白莲花,也显得是那么清新可人。
“话说回来,金少将,基辛格博士,你们觉得,我们究竟是怎么落到现在这一步的呢?”
《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哈伯恩斯坦,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感慨地说,“最近的这几年,我要么在越南,要么在纽约,或者在东南亚的其它地方,首都那边去得很少。所以我很纳闷,为什么在这场战争中,华盛顿的老爷们总能精准地踩中每一个坑?几乎每一次都做出最糟糕的选择?”
“啊,当一个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通常很少有人会踩刹车,更多的是继续踩油门。”
菲里想了想,对记者先生如此解释说,“在下坡路踩刹车太费劲了,而踩油门就轻松得多了。至于汽车会不会因此最终冲下悬崖,「轰隆」一声变成大火球?鼠目寸光的政客们可不会去关心。
您应该知道的,这世上都是越缺少什么,就越强调什么。国会山的老爷们最缺乏爱国精神,所以他们才要坚持高喊爱国主义高调——其实他们对美国真的没什么爱国热情……”
虽然以美国在二战后的庞大实力,只要有一条明确可行的战略路线,完全足以独力碾压全世界。但问题是,美国并没有一股稳定的政治力量来把握大局,它的政坛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不稳定的。
美国的统治阶层是一箩筐螃蟹,行政官僚、两党政客、保守派与进步派,军工复合体与华尔街,红脖子与游说集团、军方与工会……各式各样的势力犬牙交错,盘根错节地堆在华盛顿,时刻都在互相扯后腿。
没有人能够一锤定音,也没有人能够约束整个国家的行动,每一股势力都在拼命抢方向盘。
然后,在目中无人的美国统治阶层眼中,外国人不听美国人的话,就是反美分子。
但问题是,美国统治阶层本身就是自己打架,听了
这一帮美国人的话,就要得罪另一帮美国人。
日后,乌克兰的泽圣拼命讨好睡王和民主党,却把自己搞成了懂王与共和党的死敌;沙特对懂王是有求必应,大把撒钱。但轮到懂王败选,睡王登基,沙特马上就变成了美国认证的「国际贱民国家」。
只有以色列作为美国的爹,可以对美国的任何一股势力发号施令,动辄以扣「反犹」的帽子为威胁。
但问题是,这世上只有一个以色列啊!
所以,二十一世纪的反美组织就算想要跟美国和谈,也会发现除非自己选择无条件投降,把一切都向美国双手奉上,弄不好还要自挂东南枝。否则根本没办法与美国的每一股势力都同时达成协议。
最终,除了少数想自杀的疯子之外,投降派都会被活活逼成坚定反抗派,认为反美要比谈判更简单。
——当美国的敌人就已经是如此的难受。若是当美国扶持的小弟,在精神上还要更加饱受折磨。
美国其实一直都不会养狗,二十世纪世界各地的那些「美国盟友」,通常都只是靠着假装亲美来要援助讨好处。所谓「美国扶持起来的代理人之中要数蒋委员长最能打」之说,其实纯属无稽之谈。
因为蒋委员长只是单纯的反动,根本不是美国扶持的走狗,美国最初并没有在他身上投过重注。
虽然蒋委员长当年跟有美国背景的宋夫人结婚时,上海滩的报纸上刊登出了《中美合作》的新闻。
但事实上,在蒋委员长主政的前十年里,中美关系并不好,中英关系也很一般。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普遍认为,蒋委员长过于「民族主义」了,蒋记国民政府依然太革命,不够听话,必须用大棒教训才对。
——按照丘吉尔的论述,蒋委员长类似于伊朗的巴列维王朝,都是让大英帝国讨厌的麻烦。
而美国的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也都把蒋委员长描述为「民族主义者」,认为他不够「开化」。
哎,中国人眼中的反动派,在西方列强眼中却依然是革命派,可见蒋公明显还是不够反动啊!
同时也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合格代理人,得是怎样自甘卑贱的虫豸才行。
至于真正的美国傀儡之中,战斗力的天花板当属韩国李承晚。虽然扛不住金将军的正面进攻,但他至少是把后方给独立肃清了,前前后后杀了一百五十多万人。尤其是把济州岛人口从27万杀到只剩3万。
靠着这一手杀人的本事,李承晚总算是镇压了民众的反抗,躲在美军羽翼下,成了韩国的国父。
再往后,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挑选的代理人,就更加一蟹不如一蟹了。
从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基本是在用训狗的办法扶持代理人,在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都花大钱养了一堆毫无精神理念的垃圾仆从军。不仅跟反美势力打仗一直输,而且还时常通敌和反噬。
为什么会搞成这样?仿佛美国越是花大钱下大力气,扶植起来的傀儡就越是废物?
因为,美国自认为是山巅之国,无法平视其它国家,搞外交搞得有点类似于古典中国的朝贡制度,结果要么养出一群躺平了的废物小弟,要么被野心家小弟来个「尾巴摇狗」,借大义名分狂薅美国羊毛。
——前者的代表是阿富汗,因为美国丝毫不肯放权,导致前后两任阿富汗总统都是躺平摆烂。
后者的代表是以色列,活生生地把一个美国中东战略的重要楔子,变成了骑在美国头上的野爹!
总的来说,就像古代中国只要还自视为天朝上国,皇帝还自视为天子,并且坚持把其它国家都视为蛮夷,把外国统治者视为酋长,就没办法有效吸收西方的先进科技和社会制度一样。只要美国还坚持那种目中无人的傲慢,以及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贪婪,那么就只能继续当不接地气的冤大头和空想家。
幸好,跟那些尸位素餐的二三流总统来说,尼克松总统的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手腕和能力绝对称得上是一等一。若论力挽狂澜、打逆风局的本事,整个二十世纪之中,也只有小罗斯福总统能与之相比。
所以,为了结束越战,尼克松总统可以做出不少打破常规,「很有魄力」的事情……
——
“虽然方达小姐的演讲确实很天真,或者说傻白甜。但她对于反战与和平的呼吁,也确实是反映了当前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当然,她直接在前线的军事基地里宣传反战运动,未免有点过分了。
所以我很好奇,金少将,您为什么要容忍简·方达和她的慰问团,在昆仑岛上到处宣传反战思想,组织反战和平活动,甚至还给她捧场喝彩,并且请我为她做采访,宣传她的反战劳军活动呢?”
大卫·哈伯恩斯坦翻了翻自己的速记本,对菲里好奇地问道,“虽然我知道您一向脾气很好,但像刚才那样被她当面唾骂
却依旧一丝火气都没有,还是让我有点惊讶呢!你该不会是迷恋她的追星族吧?”
“追星?呵呵,记者先生,你知道有句话叫做「距离产生美」,而我家就住在好莱坞。
那些让小男孩们如痴如醉的女明星,我从小就听说过她们为了抢一个角色而睡遍半个剧组的故事,甚至见过她们躺在红沙发上,被人骑着乱喊乱叫甚至尿水狂喷的模样……”
菲里口无遮拦地说,“所以,我看待简·方达时不会有什么明星滤镜,更不会是她的狂热粉丝。
至于为什么要允许她在军队里进行反战宣传,掀起和平运动……这个,就涉及到一些机密了。”
他看了看基辛格博士,而基辛格博士则给大卫·哈伯恩斯坦悄悄打了个手势。
机灵的战地记者立刻会意地点点头,收起速记本,转而聊起了一些轻松琐碎的话题。
等到大卫·哈伯恩斯坦走了之后,菲里才赶紧凑到基辛格身边,小声地说,“香港那边有消息了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位女权斗士与和平女神,送到中国去?”
“香港的新华社已经点头了,但他们表示不可能主动向简·方达发出邀请,只能让简·方达在抵达香港之后,向他们在香港的办事处,主动提出访问北京战俘营的申请。”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