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第44章

作者:类星体

  不过海伦娜这样做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按照海伦娜的逻辑:劳工阵线已经放弃了和平时期股份的投票权,也就是放弃了对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干预。因此劳工阵线也就不应该过多承担企业日常决策所带来的风险,企业经营的风险应该主要由有决策权的人来承担,这样权力和责任才是真正统一的。

  但是如果劳工阵线不放弃和平时期的投票权,资产阶级估计就更没法接受了。要知道德国大部分大型企业的股权都比较分散,所以很多时候10%甚至更少的持股就足以控制整架公司,如果让劳工阵线的股份有了投票权,那德国一半以上的大型企业就可以宣布被工会组织接管了。所以作为放弃和平时期投票权的补偿,劳工阵线也应该在风险控制领域获得补偿。

  虽然并不是完全没有反对的声音,但是这些并不能阻碍德国政府的改革决心,羽翼渐渐丰满的希特勒也不愿意完全成为大资产阶级的应声虫。况且通过这些年来海伦娜的一系列铺垫,现在改革的时机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因此在海伦娜的鼓励下,这一次希特勒并没有在大资产阶级的游说下做出实质性的政策妥协。这次德国政府改革的底气既有来自国内的有利因素,也有来自国外的有利环境。

  来自国内的有利因素有三个。

  首先是这次大多数容克阶级没有和大资产阶级站在一起,之前在海伦娜的建议下,希特勒政府在德国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债务清洗。海伦娜的这个做法既是为了让德国的金融系统归零以方便日后轻装上阵,也包含着瓦解容克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关系这个不可告人的动机。

  虽然名义上是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共担损失,但事实上在债务清洗的过程中,负债累累的容克被免去了很多债务负担,而作为容克阶级的主要债权人的资产阶级却被迫承担了许多损失。容克阶级即使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这时候也绝不会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上帮助大资产阶级。毕竟德国的容克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只是酒肉朋友,不存在牢不可破的阶级友谊。

  其次是德国国内大大小小的工会组织被纳粹党整合为劳工阵线后,不管是整体力量还是内部的组织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虽然海伦娜必须承认纳粹党将原来由德共和社会民主党掌握的工会强行并入劳工阵线的做法比较卑鄙无耻,但客观上说一个更加统一的工人组织有利于在新蛋糕的切分过程中获取更有利的地位。

  最后是德国的资产阶级内部对这次改革的态度并不是铁板一块。海伦娜的改革说到底,只是对于增量的分割问题而非存量的再分配。资产阶级不仅原有利益并未真正受损,而且还能在这次改革中分到部分新增的红利,比如降低了工人工资性支出的压力,扩大了和平时期控制的资本规模(因为劳工阵线的股票和平时期没有投票权),提高了整体市场竞争力。现在部分资本集团的之所以还在嘟囔,不过是觉得还可以要求政府将新蛋糕多分一些给自己罢了。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即使资产阶级内部也是不可能拧成一股绳的。更何况如果部分资本集团对改革采取抵制态度,而其他与你有竞争关系的资本集团接受了改革方案的话。别人先你一步增资扩股,先你一步完成固定资本更新,你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落了后手,没有任何资本家能够接受这种结果。这样资产阶级由于内部存在的竞争关系,就更不可能凝聚起来了。

  来自国际上的有利环境则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英德海军协定》刚刚完成签订,这导致了协约国内部的分裂倾向进一步加强,德国的国际环境随之大大改善,毕竟单靠法国是拉扯不起对德国的包围网的。海伦娜认为,现在是一战结束以后德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最小的时期,而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对德国集中精力完成内部的改革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目前仍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而东方那个红色苏联的力量依然处于上升期,这就从两个方面给德国国内的资产阶级造成了压力。他们既害怕经济危机重新席卷德国导致他们的利润减少甚至破产,也害怕纳粹党提出的相对缓和的改革要求如果不能实现,暂时被压制下去的德共势力会乘机重新崛起。

  所以虽然大部分表示欢迎,少部分有些不情不愿,但是最终绝大多数资本集团还是认可了海伦娜的切蛋糕方案。在这个切蛋糕的方案中,资本家们获得了增资扩股带来的市场竞争力,工人们除基本薪资外还获得了部分财产性收入(源于股份增值部分),国家则获得了紧急状态下用指令性计划代替市场调配资源的能力。

第二百二十八章 工人集会

  在劳工阵线全国领袖罗伯特·莱伊和宣传部掌约瑟夫·戈培尔的精心策划下,德国1935年劳动节庆祝活动的规模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常住总人口只有400多万的柏林竟有超过100万人参与此次集会活动,从刚刚完成主体结构扩建的帝国体育场看去,行列整齐的人群和黑色和红色的旗帜几乎铺满了人类目力所能及的所有空间。

  在劳动节前夜的动员活动中,劳工阵线全国领袖罗伯特·莱伊就对准备参与劳动节集会的劳工阵线成员发表演讲说:“我向你们保证,我们不仅要让你们拥有一切东西,而且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工人的权利。这样工人们将以平等的、受人尊重的身份参与到这个新的国家中来!”罗伯特·莱伊接着说:“我本人就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我了解贫穷的痛苦,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劳动人民团结起来对贫穷宣战了!”

  “在这里我不妨提前告诉各位工友,元首正准备颁布新的劳动法案,今后我们每天超出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将会作为我们对自己所在企业的投资而获得企业的股份,这样企业的全部资本增值中就会有我们工人的分成!大家也不用担心企业破产让自己的辛苦加班白费,如果你们的企业因经营不善,劳工阵线将获得处置企业资产的最优先权利,如果这样还不能抵偿损失,劳工阵线组织的保险金也会帮你们兜底,决不会让你们的投资发生严重损失。”

  “然而现在还有少部分资本家认不清形势,只想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却不想付出更多。他们听说我们要分享资本增值的收益,就好像遭到了打劫那样痛苦。政府已经送走了几十批他们派出的游说团了,但是这次元首不会屈服于他们的威逼利诱!”罗伯特·莱伊在对工人宣传中故意夸大了政府改革的阻力,以烘托出希特勒全心全意为工人争取利益的“光辉形象”,和后世的粉丝团团长向粉丝们宣传爱豆们有多努力简直同个套路。

  不过这个世界上最得人心的恐怕也就是套路了,看到工人们的情绪渐渐被调动起来,莱伊开始了他最后的动员:“明天我们的元首会在帝国体育场的观礼台上检阅你们,他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而那些反对改革的顽固者也定会在暗中观察你们,请向他们展现我们的力量。所以明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要让全世界感受到德国工人身上的勃勃生机!”

  柏林西侧的帝国体育场是德国为了迎接1936年的奥运会而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的,虽然名义上是扩建,但实际建设工程量几乎与新建无异。本位面的扩建工作从1933年开始,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可以容纳超过10万名观众的主会场建设,虽然周围还有很多附属场馆尚未完工,但这里还是成了本次劳动节庆祝活动的中心场所。

  活动开始之后希特勒亲自到场发表演讲,在演讲中小胡子先是非常热情地赞扬了劳动者对国家的巨大贡献,然后开始宣布了本轮旨在提高工人财产性收入的改革措施。这时希特勒讲话的语速很慢,但是每条措施都被他说得非常简单易懂。其实就为了这段短短的讲稿,希特勒还几次将海伦娜请到元首府来与他一起逐词逐句地进行推敲,目的就是让哪怕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听到,都能立刻明白改革的关键内容以及对自己的好处。

  虽然希特勒演讲时几乎不会刻意去看讲稿,但是希特勒其实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完全依靠即兴演讲就能大获成功。实际上在每次重要的演讲活动之前,希特勒都会反复斟酌演讲时的演讲措辞、语速、重音、停顿、肢体动作、乃至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他甚至会对这些预演进行录音和录像,以方便自己观看后修正其中的缺陷。

  陈述完本次改革的措施后,讲台上希特勒的语速渐渐加快,声量也随之提高。在越来越丰富的肢体动作中,希特勒又开始重复起已经说过上百遍的陈词滥调,其中既包括抨击魏玛政府对外的软弱以及面对失业问题的无能,也包括承诺用经济的复苏为每个工人提供工作机会,还有就是团结起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之类的展望。

  希特勒的这些观点本身其实算不上有多新奇,但他说的这些恰恰是大部分听众心中最强烈的愿望,而当这些愿望被小胡子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表述出来,再配合大量的排比句式和极具个性化的肢体语言,就达到了异常强烈的情绪渲染效果。所以当希特勒的演讲结束时,在场的上百万人发出了如同海浪一般的欢呼声,无数高举的手臂让希特勒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就连他鼻子下面的小胡子都因为激动而不自觉地抖动了起来。

  接下来是来自各地的工人代表举行的大规模游行活动,其中走在最前面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筑路工人组成的铁锹队,他们随着口号不断变换手中铁锹的方向,使得被擦拭得闪闪发亮的锹面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整体的反光,引来了围观人群的一片叫好之声,坐在看台上的一众**高层包括希特勒在内也站起来为他们鼓掌。

  上午整齐庄重的游行结束之后,接下来的活动就相对比较轻松愉快了。比如中午的活动是所谓“大锅饭日”,具体就是让企业工人和资本家,政府高官和下层职员,容克贵族和普通农民聚在一起吃同样的饭食,作为不分阶级的民族共同体的象征。海伦娜也欣然接受了“大锅饭”活动的邀请并且玩得很开心,毕竟这个体验对她来说还是挺新奇的。

  午饭之后,劳工阵线还举行了各种集体活动。包括音乐演出、歌唱比赛、工人画展等,空军的飞行队还在柏林上空献上了特技飞行表演,到了晚上还在柏林全城施放了焰火。整个活动办得异常成功,宣传部掌戈培尔激动地说:“真是太摄人心魄了,场面之壮观超过了预期!”劳工阵线领袖罗伯特·莱伊在活动结束之后则得意洋洋地宣称:“我们德国是欧洲第一个克服了阶级斗争的国家。”

第二百二十九章 装甲编成

  “我们去年就决定成立的三个装甲师,直到现在装备缺编依然非常严重!”面对前来视察装甲师组建进度的小胡子,国防军装甲兵司令鲁茨上将在简单地见面寒暄之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对希特勒倒起了苦水。第一装甲师师长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第二装甲师师长海因茨·古德里安和第三装甲师师长恩斯特·费斯曼满脸赞同地跟在他身后。

  “按照我们去年制定的建军计划,每个新建的装甲师中都应配有1个装甲团,每个装甲团都应该装备296辆坦克,但是从去年年底首批鼬式坦克B型(一号坦克B型)交付到现在的一年半里,国防军总共只得到了730辆坦克。除去给装甲兵学院的22辆教学用车,装甲师实际上只获得了708辆坦克。”鲁茨上将很无奈地摊开手掌道。

  “我们的装甲师现在只好暂时因陋就简,将每个坦克连的兵力从四个排共22辆坦克,缩编为三个排共17辆坦克,使得每个装甲团的坦克数量从296辆削减到了236辆,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装甲师都能获得一个装甲团。”鲁茨上将叹了口气说:“我已经询问了负责鼬式坦克生产的亨舍尔和曼恩公司,他们最快要到8月底才能将剩下的180辆坦克交付完毕,这样我们组建新的装甲师的计划就不得不推迟到明年了。”

  按照本位面古德里安和鲁茨制定的德国最新的装甲师编制计划,装甲师的所有坦克都集中配属在师属装甲团中。在师属装甲团中,每个装甲排都由5辆坦克组成。每个装甲连由4个这样的装甲排和连部的2辆坦克组成,所以每个装甲连应该拥有22辆坦克;每个装甲营由4个这样的装甲连和营部的8辆坦克组成,所以每个装甲营应该拥有96辆坦克;每个装甲团由3个这样的装甲营和团部的8辆坦克组成,所以每个装甲团应该拥有296辆坦克。

  除了这个装甲团外,每个装甲师中还应该配有两个机械化步兵团和一个机械化炮兵团,不过由于大量的技术装备还处于研发和生产阶段,所以现在德国装甲师中的步兵和炮兵还只是摩托化步兵和摩托化炮兵。此外装甲师中还应该有负责侦查反装甲、通讯工程、后勤运输、医疗卫生的辅助单位。不过由于现在就连全师最核心的装甲团都处于缺编状态,所以其他的单位的技术装备也普遍处于缺斤少两的状态。

  实际上按照古德里安最初的设想,每个装甲师应该下属1个装甲旅和1个步兵旅,其中每个装甲旅下属两个装甲团,每个装甲团下属两个由96辆坦克组成的装甲营。这样加上团部和旅部所属的坦克后,每个装甲师将拥有多达408辆坦克。

  不过海伦娜觉得这位德国的装甲兵之父这次可能太过想当然了,受制于后勤保障压力以及其他兵种的合理配比等因素,装甲师中的坦克数量并非越多越好。上个位面的二战中,经过几年的战争磨合之后,各国装甲师中的坦克数量大多落在了200辆至300辆的水平上。比如1943年时,德国标准装甲师中有坦克和坦克歼击车196辆,美国标准的装甲师中有坦克和坦克歼击车268辆,苏联标准的坦克军(和西方的装甲师平行)中有坦克215辆。

  上个位面德军装甲师中的坦克数量最多时也不过340辆(法国战役开始时第三装甲师的坦克数量),而且这340辆中还有245辆都是一号和二号这样的豆丁战车。虽然本位面鼬式坦克的采购价格虽然相对于其性能已经很实惠了,但也比上个位面只装备机枪的一号坦克和只装备20毫米机关炮的二号坦克贵得多。如果按照古德里安设想的编制来建设装甲师,成本将会达到难以接受的地步,而且由于步兵和炮兵的比例过低还会带来头重脚轻的毛病。

  出于节约采购经费的需要,也出于减少指挥层级和优化兵种结构的考虑,鲁茨将军最终在海伦娜的劝说下,决定取消师和团之间装甲旅和步兵旅的编制,同时将每个装甲团下面的装甲营数量从两个增加到三个,才形成了现在每个装甲师296辆坦克的编制。

  而作为相对应的措施,最终确定的装甲师编制方案相比古德里安最初的设想,步兵和炮兵的规模都有适度提高。比如按照古德里安最初的设想,装甲师中的步兵兵力只有1个摩托车营和1个摩托化步兵团组成的步兵旅,而鲁茨的新方案变成了每个装甲师下辖两个完整的步兵团。再比如新方案中的炮兵团从原来的两营制变成了三营制。

  适度缩减装甲师中的坦克数量并增强步兵和炮兵力量,其实也都是上个位面德国根据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的经验,对原本头重脚轻的步兵师编制做出的调整。这些调整标志着上个位面德国装甲师建设从幼稚走向成熟,为后来巴巴罗萨计划和北非战场初期的惊人战果奠定了基础。调整之后的装甲师虽然坦克数量有所收缩,但兵力配置更加合理,指挥系统更加高效,任务弹性也大大提高了。

  不过这也是上个位面德国装甲师最后的辉煌了,此后随着各条战线的失利,德军的技术兵器数量越来越捉襟见肘。而小胡子为了让德国装甲部队的纸面实力更强大些,又总喜欢把新生产出来的装备拿去建立新装甲师而不是及时补充老牌的损失,结果导致德国装甲师的番号不断膨胀而真实战力不断缩水。

  战争末期德国很多挂着装甲师名头的部队,手里实际上只有一个残缺不全的装甲营,满打满算也只有区区五六十辆坦克,实际上已经沦为普通的装甲步兵师了。如果说法国战役后德国适度削减装甲师中的坦克数量是良性的结构调整,那么二战末期德国给装甲师注水以增加纸面上的装甲师数量就是持续的恶性通货膨胀了。

  ……

  “我们的坦克产量爬坡太缓慢了,海伦娜小姐。”被鲁茨上将吐了苦水的希特勒,转头就将这盆苦水转吐给了海伦娜:“亨舍尔和曼恩公司加起来,每个月也只能生产70辆鼬式坦克。区区三个装甲师的坦克,他们就要花将近两年时间才能生产完毕!这样下去我们的二号坦克什么时候才能投产?”国内军工企业在武器生产上的“佛系”显然不能让小胡子满意,于是他又习惯性地向海伦娜求助了。

  “我国军事工业刚刚开始复苏,大公司们重建军工生产能力是需要时间的,元首阁下。”海伦娜毫不在意地说:“况且和平时期这个生产速度其实也不算慢了,现在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大幅扩充产能,很大程度是因为军方的订单数量太少,不足以摊薄大幅度扩建生产线的成本。所以我们的企业普遍采取工作站作业的模式生产坦克,毕竟为了区区几百辆的订单去建设一条成本颇高的现代化流水线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百三十章 生产模式

  “现在我们的装甲师很大程度上还是试验性质的,无论是战术层面还是组织层面都有大量的新课题需要探索。而我们的军工系统提供给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同样带着比较浓厚的探索色彩,像一号鼬式坦克这样的初代作品虽然部队反映不错,但其实也没必要装备太多。”

  “因为等到明年第四个装甲师组建完成后,二号狐式坦克的试验工作估计也差不多完成了。到时候鼬式坦克的底盘虽然不会马上停产,但可能会更多地用于生产自行火炮和工程车辆,而不是用于生产坦克。这样鼬式坦克的最终产量估计也就会停留在千余辆的水平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催促亨舍尔和曼恩提升产能。”

  “这时候我们最紧迫的工作,其实并不是建立大量的新装甲师。相反我们应该先抓紧时间完善对现有的装甲师的探索,无论是在战术组织层面的探索,还是在装备使用层面的探索。这样等到我们的装甲攻防战术成熟后,新建的装甲师就都可以直接拥有完备的组织构架,先进的战术战法,以及可靠的武器装备。”海伦娜接着说。

  “不过将军们这次对新坦克产能不足的吐槽,也暴露出我们目前采用的战车生产模式,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确实存在桎梏。”海伦娜忽然话锋一转:“现在我们在战车制造中普遍采用的生产模式,是先将整个战车的生产流程分解成几个较大的生产阶段,然后为每个生产阶段都设置相应的工作站,该生产阶段中的所有工序就在这个工作站中完成。”

  “半成品车辆在前个工作站中完成此阶段的全部装配工作后,再通过台车或者桁车转移到后个工作站进行下阶段的装配。于是战车的生产就这样分阶段地依次向前推进,直到在最后那个工作站中完成全部生产工作。”为了先让希特勒对战车的生产过程有个基础性的认识,海伦娜不得不向他粗线条地介绍了德国现在所采用的生产模式。

  “我们现在用的这种战车装配模式其实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工作站这样的生产模式可能更适合生产数量较少的工业产品,并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对其进行精雕细琢。”海伦娜想了想说。在她的记忆中,后世工作站这种装配模式主要用于生产航空航天器、顶级豪华汽车、专业工程设备这类产量不是很大,但单体价值很高的工业产品。

  “如果我们对坦克的需求不是几百辆或者千余辆,而是数千辆乃至数万辆,那么建立包括总装线和次级组装线在内的完整流水线,或许是更合适的选择。不过建设这样的生产线成本不低且耗时较长,目前军队的这点采购数量是无法分摊这些成本的,这也是厂商在扩大产能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在海伦娜看来,工作站模式还是很适合德国现阶段对战车的生产需求的,毕竟德国目前每年新坦克的订单数量也不过几百辆而已。而且现在正在生产的几种新装备的技术状态还没有完全稳定,针对部队实际使用后提出的各种改进建议,厂商需要经常性地对产品的各种技术细节进行调整和改进。而相比必须连续化生产的流水线,使用工作站这种相对灵活的装配模式,可以更方便地随时调整产品的设计。

  不过在上个位面的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依然主要采用工作站这种模式生产坦克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倒不是德国人不知道流水线模式在生产效率上的优势,事实上在汽车生产领域德国早就普及了流水线,但是1939年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的战车厂商完全没有做好扩大生产规模的准备,而新建生产线在时间上来不及,只好继续使用工作站模式生产坦克。

  二战中德国唯一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战车工厂,只有德奥合并后在奥地利的圣瓦伦丁镇新修建的尼伯龙根兵工厂。这座1938年开工的新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车生产线,不仅有战车总装流水线还有负责战车配给生产的二级和三级组装流水线。

  虽然1941年底才投产的尼伯龙根兵工厂是二战中德国较晚投入生产的战车工厂,但是他的生产效率是极其惊人的,二战中作为德国坦克中坚的8800辆四号坦克中,有4786辆出自尼伯龙根兵工厂,占四号坦克总产量的54.4%,而且尼伯龙根兵工厂生产还大多是装备48倍径长身管75毫米炮的后期型四号坦克。在生产的高峰时期,尼伯龙根兵工厂的流水线只需要四分钟时间,就能装配好一辆四号坦克的悬挂系统。

  到了盟军轰炸最猛烈的1944年,德国生产的3366辆四号坦克中,竟然有2809辆出自尼伯龙根兵工厂,占当年四号坦克总产量的83.5%!而大家熟悉的克虏伯公司和沃玛格公司,1944年仅生产出了557辆四号坦克,效率上的差距可见一斑。而且尼伯龙根兵工厂可不止是生产四号坦克,它还负责了费迪南和猎虎坦克歼击车的生产,如果不是被这两个70多吨的大玩具浪费了大量产能,尼伯龙根兵工厂的生产效率其实还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

  那有人就要问了,既然相比工作站的生产方式,流水线有如此大的装配效率优势。为什么德国不多建几条流水线呢?答案是时间上来不及,新建如此先进的战车流水线不仅很费钱,而且要花费很多时间。上个位面的尼伯龙根兵工厂从1938年8月开始建设,直到1941年11月才正式投产,中间花费了三年零三个月。

  等到德国发现自己的坦克不够用以后,已经没有时间去建造新的流水线了,除尼伯龙根以外的各大军工企业只好继续用工作站模式生产坦克。总的来说就是德国的战车工业系统,对于战争在1939年全面爆发完全没有准备,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切换生产模式了。所以后世的军迷们嘲笑德国是用在用生产限量版豪车的模式生产坦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好吧,德国的很多超重型战车也确实称得上是“限量版”。

  

  “制造几百辆坦克和制造几千辆乃至数万辆坦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要大幅提升战车的产能光靠在现有模式下扩大规模是非常低效的,当战车的生产数量达到某个临界点后,就必须进行生产模式的切换。”海伦娜说:“所以如果只是着眼于眼前的需求,那么目前的生产模式我想已经足够应付了;不过如果我们重建军事工业的目的,是要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战争,那么目前的生产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在海伦娜小姐看来,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希特勒若有所思地问道。

  “现在政府可能需要出面牵头,让国内的战车生产企业合作建立一批高标准的战车生产线了。刚刚颁布的改革措施正好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我们可以让他们将更新固定资本的资金集中起来,对这个领域进行投资,这件事情不宜做得太迟。”海伦娜回答。

第二百三十一章 配合脱节

  虽然海伦娜建议建造数条高水平的战车生产流水线,但并不意味着她准备完全放弃工作站生产模式。虽然流水线模式拥有毋庸置疑的生产效率优势,但是对物料和电力的稳定供应也有更高的要求。而且一旦生产线上的关键节点遭到破坏,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流水线的运行被迫中断。如何在对手的空袭下保证生产不出现卡壳,对流水线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而相比流水线模式,工作站模式对生产的连续性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各阶段的生产都可以比较灵活地调整,这对提高抵御战略轰炸对生产的干扰是有利的。况且不是每种装备都需要像主力坦克那样生产成千上万辆,那些需求量较小的特种车辆的生产,以及新型战车原型阶段和试装阶段的制造,都完全可以在工作站模式下完成。因此海伦娜认为在今后德国的战车生产中,工作站模式和流水线模式将是互补关系,而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

  在听取了海伦娜的建议后,希特勒政府最终决定从1935年下半年开始,在汽车和机械工业基础较好的巴伐利亚建设全新的战车装配工厂。这座拥有战车总装生产线和配件组装线的生产基地将中慕尼黑附近的林地中被开辟出来,连同与之配套的铁路专线、试车场地以及工人宿舍,整个工程预计将在1938年建成,并在当年年底前具备初步生产能力。工厂的规划产能是建成初期每月可生产250辆坦克,经过扩建之后则可达到每月450辆以上的水准。

  德国政府原本准备为这座新工厂赋予“玩具厂”的建设代号,在上个位面中他们也是这样称呼建设中的尼伯龙根兵工厂的。但是最终在海伦娜的建议下,他们还是把这座生产基地的建设代号改成了“农业机械厂”,毕竟如果如果你建一座玩具厂还要铺设铁路专线,傻瓜也能看出其中有不对劲的地方。而且海伦娜对“农业机械厂”这个名号也特别有感情,毕竟在上个位面中她就在农机厂里担任过技术员。

  除了在巴伐利亚兴建全新的战车生产基地外,在海伦娜的建议下,德国政府还装备通过采购承诺等方式,引导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对原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甚至将部分工作站模式运作的生产线改造成流水线模式的生产线。虽然这种相对短平快的项目无法和从规划之初就着眼于大规模生产的全新工厂相提并论,但也能以较低的改造成本获得明显的生产能力提升。

  有了政府对未来的军火采购数量的承诺,企业对改造生产线的热情就明显高涨多了。再加上企业刚刚获得劳工阵线的增资扩股,可用于固定资本更新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有不少涉及军事工业生产的企业表示了扩充改造原有生产线的意向。比如上个位面负责三号突击炮生产的阿尔凯特公司,就决定大力扩张自己在柏林附近的一座车辆工厂。

  军工产能的扩充需要至少两年以后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所以海伦娜估计明年的坦克产量也不会有明显的提升。不过由于三个装甲师成立后,德国暂时放缓了成立新装甲师的步伐,下个装甲师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开始着手组建。所以鲁茨上将所抱怨的坦克不够用的问题,预计几个月内就能得到明显的缓解。

  其实上个位面德国的装甲师组建情况也差不多,自1935年三个装甲师成立后,之后两年中德国都没有成立新的装甲师,而第四个装甲师的成立已经是1938年11月的事情了,相比之下本位面装甲兵的建设速度已经不算慢了。毕竟装甲师的组织和运用作为全新的军事课题,对于先行者们来说充满了太多未知的东西,德国需要先探索清楚道路才能继续前进。因此新装甲师组建步伐的放缓,并不意味着德国在装甲师建设上的停步。

  在海伦娜看来,虽然德国现在名义上已经拥有三个装甲师,而且缺编的坦克也能在几个月内全部到位,但是即使装甲师中的装甲团都达到296辆坦克的满员状态,这些新编装甲师仍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按照德国现在的编制,完整的装甲师是由装甲团、步兵团、炮兵团这三根大支柱,再加上侦查营、通讯营、工兵营、防空营、反坦克营等功能化单位组成的。但是现在除了装甲团以外的单位基本上只实现了摩托化,而没有实现机械化。

  也就是说现在德国装甲师中的步兵和炮兵,都只是摩托化步兵和摩托化炮兵,而不是理想的装甲师中的机械化步兵和自行化炮兵。具体点说就是现在装甲师中的步兵还是乘车机动,到战场附近后下车作战;而炮兵也是靠车辆牵引机动,到阵地附近后再靠人力构筑炮位。这当然比普通步兵师里那些靠双腿丈量土地,靠骡马牵引火炮的兄弟们高端大气很多,但是依然无法与装甲团的坦克们无缝配合。

  比如在今年组织的几次装甲部队演习中,包括鲁茨和古德里安在内的将领们就发现,步兵和炮兵总是和装甲兵脱节。比如步兵靠双腿是无法跟上高速行驶的坦克的,如果步兵直接搭乘坦克上进入战场倒是解决了速度的问题,但这种人肉包铁的“挂票”根本无法躲避敌方轻武器的扫射和乱飞的弹片。

  士兵徒步伴随坦克作战时,还能通过卧倒等战术动作躲避流弹和炮火,坐在坦克上的话就只能依赖信仰之力,向上帝祈祷自己运气够好了。虽然在演习中除非发生安全事故,一般是不会真的死人的,但是步兵在演习中被判定的高伤亡率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炮兵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虽然牵引式火炮可以依靠摩托化动力快速到达指定位置,但构筑炮兵阵地以及将火炮推入阵地并展开都需要靠人力完成,事后还要靠人力将火炮收拢并重新挂到牵引车上。这个繁琐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装甲兵的推进速度实在太快,摩托化牵引的火炮还是难以适应战线的迅速变化。

  总之装甲师在有了在同时期性能称得上优良的坦克后,步兵和炮兵难以与坦克协调已经成了必须补齐的短板。提高步兵和炮兵的机械化水平,已经成了德国装甲师装备建设的必然要求,不过在大幅降低了对半履带车这条技术路线的投入后,如何弥补那高达数万辆的机械化载具缺口,对海伦娜来说还真是个有些棘手的问题。

第二百三十二章 半履之殇

  说到上个位面二战中德国的机械化部队,除了坦克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载具就要数各式各样的半履带车辆了。当时古德里安在自己的很多著述中都强调:为充分发挥坦克的作战潜力,装甲师中应装备一种比坦克更轻巧廉价,但是拥有和坦克相似的行驶速度和越野能力,并且装备可以抵御轻武器的装甲的战车,古德里安设想的这种战车就是半履带车。

  在上个位面的二战期间,德国生产了多达数万辆不同型号的半履带车辆,其中数量最多的当属产量高达1.6万辆的Sd.Kfz.251型半履带车家族。这种战斗全重8吨级的轻型装甲战斗车辆,除了车长和驾驶员这两名乘员外,还可以搭载10名全副武装的步兵。而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Sd.Kfz.251型半履带车几乎成了德国机械化步兵的标志性坐骑。

  

  虽然在上个位面的二战中德国对半履带车的应用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海伦娜并不准备将半履带车这种平台作为未来德国机械化步兵的主要载具。这是因为从上个位面德国半履带车的使用经验看,这种车辆混合式的行走装置确实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缺陷。

  上个位面德国发展半履带车的初衷,是觉得履带式车辆必须安装复杂的转向机构,才能在转向时赋予两侧履带不同的转速,这样既增加了工时也不利于成本控制。而当时的轮式车辆由于缺乏独立悬挂等技术,越野能力远远达不到伴随机械化部队作战的要求。

  按照德国设计师最初的设想,半履带车前面的车轮不需要连接动力,只需要在转弯时负责提供转向力即可;而后面的履带也不需要连接转向机构,只需要在行驶时负责提供驱动力即可。这样就把传统的履带式车辆复杂的转向机构换成了简单的转向轮,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越野性能,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是很骨感的。德国工程师很快就发现:如果仅依靠前面的车轮控制半履带车转弯的话,会有车辆回转半径过大而且在泥泞路面上的控制力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半履带车实际上无法达到和全履带车辆相似的越野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恼人的问题,我们可爱的德国设计师想出了个看似非常“聪明”的办法:把之前省掉履带转向机构再加回去不就搞定了吗?于是上个位面德国所有的半履带车都安装有两套转向系统!一套转向系统类似轮式车辆,依靠前轮的偏转来控制转向,这套系统主要用于硬质路面上的大半径转弯;另一套转向系统则类似履带式车辆,依靠两侧履带的速度差来控制转向,这套系统主要在小半径转弯是和在泥泞路面上使用。

  当德国半履带车的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前轮转向机构会首先开始工作,此时车辆前轮偏转而履带转速不变。随着驾驶员打方向盘的角度增大并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履带式转向机构会开始工作并对内侧履带施加制动力,由于两侧履带之间有差速机构,制动内侧履带会让两侧履带出现速度差,为半履带车提供额外的转向力。

  如果驾驶员把方向盘全部打满,半履带车的内侧履带会被完全锁止,此时转弯半径达到6.75米的最小值,这种转向能力已经可以和很多全履带车辆等量齐观了。不过德国半履带车拥有这种能力也不奇怪,实际上德国半履带车的履带部分采用的“科莱特拉克”转向机和美国“谢尔曼”坦克上的差速式转向机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

  虽然这两套转向机构的组合看起来非常完美,使得半履带车拥有了接近全履带车辆的转向和越野能力。而且由于有完整的履带转向机构,所以即使前面的转向车轮被打坏了,半履带车也可以正常行驶和转向,这些也是上个位面的不少军迷津津乐道的“优点”。

  但是海伦娜觉得德国的设计师和后世的部分军迷似乎都忘记了一个事实:当初研制半履带车的本意,是为了用相对简单的轮式转向机构代替复杂的履带转向机构,从而达到节省采购成本和节约生产工时的目标。那么德国设计师的作品达到这个最初的设计目标了吗?答案是不仅没有达到最初的设计目标,反而和最初的设计目标背道而驰。

  因为德国佬把履带式车辆的转向机构又原原本本地加回去了,这种所谓的“半履带车”就等于是在一辆完整的全履带式车辆的基础上,画蛇添足地增加了一套前置的轮式转向系统。它不仅没有达到简化行走装置的目标,反而使整辆车的行走装置比那些全履带车辆还要复杂。

  海伦娜甚至觉得与这个击穿天际的脑洞相比,在不到10吨重的半履带车上使用交错负重轮这样的槽点反倒显得无足挂齿了。不过上个位面德国设计师在半履带车的设计过程中,对最初的设计目标的严重背离,倒是从侧面反映了半履带车辆在设计上的两难处境。

  如果只是简单地采用轮胎转向与履带推进的组合,设计出来的产品与全履带车辆相比时,半履带车的越野和转向能力都有不小的差距,最高速度相比功重比相当的全履带车辆也没有多少优势(比如历史上Sd.Kfz.250半履带车的速度还不如功重比稍低的“山猫”侦查坦克);而与全轮式车辆相比,半履带车要付出生产成本提高、公路行驶速度下降、单位行程油耗上升等沉重的代价,却只能换来越野性能的有限提高。

  而如果想要改善半履带车的这个缺陷,就几乎必然付出复杂性上升的代价,但是结构比普通的履带式车辆简单恰恰是半履带车最大的卖点。失去了这个最大的卖点,半履带车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像上个位面德国那种拥有两套转向机构的半履带车,看似完美解决了半履带车越野的转向能力不足的缺陷,但实际上却把半履带车原本的优势也丢光了。

  总之对于半履带车来说,要想维持它比全履带车结构简单的优势,就意味着接受它那些难以克服的缺陷;而想要通过改进克服它的缺陷,就意味着要将它原本就不多的优势也放弃掉。正是因为存在难以弥合的内在矛盾,上个位面的二战结束后,随着装备新式独立悬挂系统的全轮驱动车辆的兴起,曾经辉煌的半履带车辆便迅速退出了各国陆军的装备序列,成了供后世军迷们永久回味的军事历史符号。

  

第二百三十三章 倒着开车

  自从海伦娜亲手埋葬了半履带车这条技术路线之后,德国未来的陆军载具领域便出现了大量的生态位真空,不过近些年来海伦娜一直中努力填补这些生态位的空缺,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喜人的进展。比如目前已经进入军队服役的RS-1和RS-2这两款履带式牵引/运输车,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半履带车在运输与后勤上的作用。

  虽然宝沃公司的RS-1型履带式牵引/运输车曾经因为那台功率150马力的三缸柴油机工作时振动太大,而被士兵们戏称为“帕金森病人”,不过在改进了发动机的悬置系统并增加平衡轴减少震动之后,这台自重只有8.4吨的小家伙还是因为其价格低廉、可靠性高、易于维护、装载能力强等优良特性,得到了装甲师后勤官兵们的交口称赞。

  如果说本位面的RS-1是顶替了上个位面中Sd.Kfz.4/6/7等中型半履带牵引车的地位,那么宝沃公司再接再厉研制出来的RS-2型履带式牵引/运输车所接手的,就是上个位面Sd.Kfz.8/9这些重型半履带牵引车的地位了。由于海伦娜知道上个位面的德军中,即使牵引力最强的Sd.Kfz.9型18吨级半履带车,后期在牵引部分重型装备时也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她要求RS-2必须拥有比上个位面中装备250马力的迈巴赫汽油机的Sd.Kfz.9更大强的牵引和装载能力。

  这款自重16.3吨的重型履带式牵引/运输车,拥有比RS-1尺寸更大也更坚固的车架,在保证传动系统基本通用性的前提下,更换了与二号坦克同款的功率高达360马力的V形6缸柴油机,并且将每侧负重轮数量从RS-1的五对增加到了六对。这些措施使RS-2在保持与RS-1相同的最高公路时速的同时,还拥有超过RS-1双倍的装载和牵引能力,成为军中名副其实的大力士。

  不过仅靠RS-1和RS-2这两个型号,还不足以覆盖德军对除坦克外的履带式载具的需求。虽然这两款底盘的可塑性非常强,比如除了装备货斗的基本型外,只要在后部加装吊机和绞盘就能变身抢修车辆,只要在前部加装推土铲或者碾轮就能变身工程车辆等。但是这些大多属于不直接参加一线战斗的后勤保障车辆,如果要将RS-1和RS-2改成机械化步兵和炮兵的战斗载具,就会由于基础设计的问题而面临很多方面的困扰。

  这是因为出于最大限度地简化生产工艺的考虑,这两款履带式牵引/运输车都采用了非承载式的车身结构,两根粗壮的冲压成型的纵向边梁,通过几道横梁简单地铆接起来,就构成了RS-1和RS-2形似单梯的承力骨架。车辆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都直接安装在这个骨架上,不作为承力结构的车身也像搭积木那样覆盖在车架上。从这个角度说RS-1和RS-2的结构更像是靠履带行走的载重卡车而不像车体本身就是承力结构的坦克。

  虽然这种车体结构坚固且易于生产,非常适合作为辅助车辆的底盘,但是在作为作战车辆时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的车厢底板只能安装在车架的上方,无论作为机械化步兵还是自行火炮的载具,这个底板的高度都太高了。这不仅会增大战车被敌人击中的概率,还会增大战车需要防护的面积。如果拿这样的底盘去当机械化步兵载具,过高的车厢地板会给士兵上下车带来不便;如果拿这样的底盘去当自行火炮载具,过高的车厢地板也会让火炮为了保证仰角而被迫将火线升高,而这会危害射击平台的稳定性。

  由于现有的履带式底盘都不适合作为机械化步兵和自行火炮的载具,在一号鼬式坦克和履带式牵引/运输车的研制工作完成后不久,德国的军事工业部门便开始了新型通用底盘的研究工作,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拿出了样车。

  不过这么快的研究速度并不是因为设计师们在加班加点,而是因为这个所谓的新型通用底盘并不是真正全新研制的,它其实是在已经服役的鼬式B型坦克底盘的基础上,进行内部结构重置的产物。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海伦娜是如何指导工程师们鼬式B型坦克进行大手术,让这辆坦克变身为标准的装甲车甚至自行火炮的:

  工程师问:鼬式坦克改成装甲车或者自行火炮的想法是很好,但是坦克没有足够的空间安放步兵载员舱或者炮兵战斗室怎么办?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