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性混合体
在远处,她听见了独属于独属于引擎的轰鸣声。这种声音,铃音已经非常熟悉了,她每天都听着入睡,吵得要死。
“我说不上来。但当这片……”将军躬身朝窗外看了片刻,“嗯,没记错,这片松树林过去就到了。”
正说着,突然轰地一下有声音盖过了车里的交谈。
“将军,拉斐尔和铃音小姐,我们到了。”汉斯转身过来,“这里就是民主德国的装甲兵基地,驻扎有1个装甲师,当然,主战装备尚未补充齐全。”
拉斐尔盘算了一下,按照以前的编制,在战争期间,东德只有两个集团军,分别是位于新勃兰登堡的第5集团军和莱比锡的第3集团军。
“第7坦克师怎么在这里?”
“为了隐秘接收装备,作为替换和伪装,第4机械化步兵师的部分转移去了德累斯顿。”
“希望有效吧,”拉斐尔说:“还有,一旦打起来,两支集团军可不够。别忘了,你们背后还有波兰人,虽然他们残废了,背刺你们能力还是有的。”
她顿了顿,“别把希望放到俄国人身上,他们在乌克兰的动作已经停了。”
希望得到俄国人的支援?开什么玩笑。波兰人就这种尿性,每天都在幻想着捅德国人的Ass,以报第三帝国在39年9月到10月的速通之痛。
另外,东德依旧有政治团体惦记着1937年1月1日的领土状态。
虽然曾经摄于苏联强大的政治与军事压力很快让步,但强压的结果就变成了普遍流于民间的强烈诉求。
只要开战,这方面的诉求音量会变得无比巨大。
“还有奥德河-尼斯河边境线的问题,”拉斐尔很干脆地点了出来,她想知道东德人民军的态度,从而判断成事的可能性。
“筹建工作正在推进,在扩军这件事上,我们德国人很有经验。”卡尔·海因茨·库拉斯将军面不改色地讲了个地狱笑话。
拉斐尔和铃音相视一眼,当即明白了德国人耍的小把戏。这套路早在125年前,德国人就玩弄过一次。
根据条约,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军队面临着一系列严苛的规定,不仅在数量上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同时禁止研发坦克、军用飞机等先进武器,不得组织空军,海军不允许拥有潜艇。
战前德军的大脑——总参谋部也被勒令撤销。
德军一方面迫于无奈执行条约的规定,自断臂膀,另一方面也在暗中卧薪尝胆,在裁军中尽可能保留积蓄力量,塞克特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作为希特勒上台前德军的“陆军总指挥”,也是是事实上是德军总负责人,汉斯·冯·塞克特成为再次塑造军队的灵魂人物。
他以传统的普鲁士精神为建立新军的根基,认定未来的德军将是一支数量少但具有高度机动性、训练有素的职业部队。
另外一点是,战争过后,德国人的日子无比痛苦。本来在战争中就遭受了重大损失,人员也付出了极大伤亡。
战后重建因为条约制裁而缓慢无比。通货膨胀率突破400%,失业率同样居高不下,经济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凡尔赛条约给德国人带来的另一个东西便是仇恨,再加上复仇的决心。还有德国人从未觉得1战失败了。
他们只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是残酷的对待。
当时绝大多数德国人心中都充满了怒火,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不应该这样的。
恰逢此时,美国强有力介入,由赔款问题引发的危机得到暂时性的解决。可好景不长,29年世界性质的“大危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经济上的衰败,配合政治上的混乱和碎片化。
自巴本政府之后,魏玛共和国的最后几届政府都是总统内阁。政治斗争日益激烈,而政治阴谋的味道也越来越浓。
希儿的机会自然就来了。
大量民众在一战之后的痛苦、失落、经济崩溃的状态下度过了长达15年的时间。
纳粹党正是借此机会,凭借着几乎是万金油式的执政纲领,首先得到了中间阶层的支持,进而得到了资产阶级大企业主和军队的支持。
到了33年,兴登堡明白,现在能够德国国内站住脚的政党只有纳粹党了。
而保守主义势力的如意算盘,就是控制好希特勒及其掌控下的纳粹党。
他们认为这是当务之急,同时,他们也自以为能够完全牵制住希特勒。结果,是所有人都被希特勒玩弄于股掌之中。
无论是希特勒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政治对手,都没有否定过这样一个事实:
到1933年1月,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德意志人,都是支持纳粹党以及它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当时任何其他政治派别的德意志政治家都没有达到或接近过这样高的支持率。
但在这期间,根据凡尔赛合约的规定,陆军只能保持在10万人以内。
前面几年的时候,的确是这样做的并没有突破这个限制。
既然量不能突破限制,完全可以在质上面下功夫。
自从汉斯·冯·塞克特开始,国防军便用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来培训军队里的士官和军官,这样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就可以迅速扩军。
很多在一战中表现优秀的军人都留了下来,继续在德军中服役。就跟“卧薪尝胆”一样,在等待合适的机会。
当希儿抓住机会上台以后,首先对英法进行了试探。
从1935的秘密扩军,到36年完成第一波次的24个野战步兵师的增编,同时新编3个装甲师、2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和1个山地旅,加上原有的10个师,德军规模达到41个兵团单位约50万人。
所以,拉斐尔和铃音都觉得这是个地狱笑话。
但卡尔·海因茨·库拉斯将军说这话时,严肃认真的神态骗不了人。
“您就不担心我们走漏消息?”铃音坦率地问道:“毕竟,我们是外国人,其身份在美国海军序列之内。”
他反问道:“是啊,为什么要帮助我们呢?”
“答案,不是正在您的眼前吗。”拉斐尔用问题回答了问题。
两辆满载着士兵的步兵战车隆隆驶过,国防军使用的同款轮式步兵战车——拳师犬,站在炮塔上的车长和炮手向停下来的轿车挥手,用德语讲俏皮话。
“这样说,困扰你们的难题反而变成了生产数量。”
“不只是产量,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很困扰。”
拉斐尔没有出声,铃音保持缄默,这不是她们应该介入的话题。严格来说,她们算得上武器供应商,身份还非常敏感。
轰、轰……
远处驶过的坦克突然停下来,打出两炮后,再度起步疾驰。
漂亮的短停射击,但这是否说明车载系统仍然存在问题,最少无法做到精准的动对动,所以车组选择更好把握的作战方式。
不过,拉斐尔也只是从坦克的行动方式做判断。
“你们这倒是……”她觉得有点乐,“比原定的用户更早地用上了它们。”
那是修改了炮塔设计、更换了车载电子设备和缩减成员的新豹2坦克。
“毕竟,我们也是客户之一嘛。”卡尔·海因茨·库拉斯表现得同样坦诚:“对了,经过贵公司改造的M1A2坦克,在坦克兵口中的风评更好。”
“请问,原因呢?”
铃音有些疑惑,供给东德的M1A2只是修改了尾舱设计,替换了部分电子设备,还用了豹2A7的使用的非反应复合甲,其作战效能不可能得到质的飞跃。
“是车辆的简单维护问题。4人干起来,比2人强多了。”
第220章 盘算家底
可能不只是维护那样简单。
坦克其实是成本低廉、脏活累活全都干的武器。车组乘员的工作不单单是把车开到某个地方瞄准、打炮那样简单。
还需要在受击、损伤后快速恢复战斗力。
全自动化机械没有万能到可以替代一切,很多时候就需要足够的人力。日常维护四人车组都会很累,何况双人。
另外双人车组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那么火控系统必须能自主识别、跟踪可能不清晰不连续的目标,达到完全替代甚至超越人类炮长的程度,这样车长便只需要选择目标。
还要考虑维修保养的人力需求。
扛电瓶、接履带、擦炮闩等等工作,这几乎是要累死他们的节奏。光日常保养都做不完,更何况训练了。
这便对装甲部队的后勤维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车组几乎不进行战车本身的维护,完全由其他勤务人员完成。
M1A2受到好评,完全在意料之中。
因为陆战的额环境更加复杂,装甲防护的影响下,车组的战场感知会变差,也是坦克成员不能少的原因。
空中可没有乱石、树丛、土丘、断壁残垣、非战人员和路边简易爆炸装置。地面上主动探测手段受限较大,目视搜索范围与负甲量间接矛盾。
当然,减少车组乘员数量的确是发展方向。世界的下一代是双人,再下一代或许就是单人,再下一代就没有人了。
最后应该没有坦克,全是机器人、钢铁战士。
如果还维持着现在坦克的模式,坦克会成为一种轻型的、全电坦克,在防护、火力、机动等都使用电力。
其他的倒不好说,得看战斗模式的牵引,技术的推动。
拉斐尔觉得,要建立一支双人车组的装甲师,专职后勤维护人员的数量必然大幅上升。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装甲师的运作模式会变成空军的模样。
距离完全无人化那天还有些距离,但拉斐尔估计,由AI来替代炮手的时机差不多快到了。
她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到了如今的地步,连空军的战机、海军的战舰都可以搭载针对训练后的通用型人工智能。
这跟传统用大量数据喂出来的逼近穷举极限的AI完全不同,它会最大化利用传感器捕获的数据,再以人的思维进行局势判断,分析战场情况,最终协助车长完成击杀。
光这点就比其他同类型的辅助手段要强,而且是其他AI拍马难及的地步。
“维护保养方面,需要下大力气了。”拉斐尔耸了耸肩说,东德人民军面临的难题不止眼前的装甲师上。
陆军的建设最为轻松,空军稍次,海军能拖垮国家经济。即便东德尚且保留有自主权,在空军和海军方面的投入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基本上处于落后两个时代的状态。
讲真的,她觉得东德想要用这点家当和国防军拼命,大概也没什么胜算。
在“大概”这个字眼里,还有些许的讥讽。
“国防军的总兵力是多少?”她问道。
“算上北非驻军,总共有76万,不算预备役和正在筹建的数量。”
“本土境内有多少?”拉斐尔刨根问底起来。
“43万,”汉斯·施密特松了一下肩:“主战装备全是A7/A8及衍生型号,很难对付。”
拉斐尔扳着手指头给他算了一笔账,东德人民军加上MfS直接管辖的三个师级武装部队,还有警察、边防军和预备役人员,撑死到极限才24万人。
空军还是苏制Mig29,以及从国防军手里拿到的F4鬼怪。45架Mig29,90架Mig23,还有57架F4鬼怪。
处境十分艰难。
海军的情况倒还好,反正闹起来以后,资源不可能从外界进来。因为波罗的海一圈全都因为“北极光”事件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运输船压根开不进来,岸上的人也别想走水路离开。
唯一的指望是内战爆发后,人民军复刻第三帝国旧事速通波兰,打通与新苏联的通道,从他们手中获取燃料、战时物资和军事装备,尤其是先进的空中装备和地面防空反导系统。
拉斐尔盘算下来,德国根本不是单纯的内部问题,牵一发动全身。
与国防军大打出手,势必招来法国陆军和空军,协助盟友镇压叛乱义不容辞;向北扩张攻击波兰军队,更会触发NATO的战争机制。
另外,若是新苏联抓住机会亲自下场,美国人也会因此军事介入。
综合考虑下来,维持现状反而是维持和平的最优解。
“但这意味着,我们要牺牲更多,比90年代砸破柏林墙的代价还要惨痛。”汉斯班转过身来对拉斐尔说。
“也许是建造全新的隔离墙,把黄区隔绝在外。”
“啊……”汉斯面无表情地说,接着就迈开了长腿,“就像你们美国人修建的隔离墙一样。”
拉斐尔和铃音赶忙加快了脚步,这才勉强跟上两人。
“紧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盐湖城的影响太严重了。”拉斐尔辩了一句,算是对得上领取了十多年的薪水。
前面,那位将军跟第7坦克师的师长在交谈。
后者的情绪肉眼可见的不好,但这位师长还是不断称是,表示有信心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扩军要开始了。
“情况怎么样?”铃音小声问。
“情况吗?”
汉斯转过身来,讥讽地抬了抬眉毛。
“总体上的情况只有上帝才知道,而我认为从装甲兵的角度加以判断:既然坦克供应稳定了下来,还有新式穿甲弹配发。昨天,整合了毒刺导弹的猎豹防空系统得到补充。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打仗了。”
猎豹自行防空炮系统,那款在豹1底盘安装了双35高射炮的伴随高炮……要是拉斐尔的资料库记录没错的话,这应该是1976年的老东西了。
即便整合了毒刺导弹,她觉得这东西不过解决了有无,真正能提供的保护力度十分有限。
上一篇:人在泰拉,治理奇葩小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