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机仆会遇到宇宙猫猫吗 第21章

作者:一抹精致的灰

光锥之内,即是命运。

然而,不采用粒子束武器的原因就简单多了——她造不出来。

或者说,她造不出来足以投入实战的粒子束武器。

在脱离加速器后,近光速运动的粒子刚开始还能聚成一团,但飞不了多远,就会开始失去约束散成一团,越扩越大,越扩越散。

等到几千千米之外,都已经散的跟霰弹似的了,一点威力都没有。

“它们是怎么解决粒子束扩散问题的?”

红一边控制舰队对着那艘旗舰疯狂的倾泻火力,一边心里却和猫抓了一样,痒痒的。

尽管七千千米的射程比起红目前使用的,射程达九千千米的自由电子激光要差了一些,但光是能上舰这一点,就已经超出红的现有科技水平了。

一定要研究它!

粒子束武器虽然打不远,但在射程里对轰的话,其输出能力要远胜于红的激光武器——光看那艘现在正在战场上大杀特杀的旗舰,就足以明白粒子束武器的强大了。

“星际导弹支援即将抵达。”

战斗打响一个半小时之后,来自一光秒之外的卡图斯发射的星际导弹,终于来了。

经过三十多万千米的加速过程,这些导弹已经达到了二十几千米每秒的相对速度,足以媲美一些速度稍慢的电磁炮弹。

每枚重达千吨的星际导弹内部,都有三十颗百万吨级核弹头蓄势待发,准备用自己无穷的光与热对那艘旗舰进行360度的全方位烧烤。

“所有对舰导弹,全弹发射!”

收到指令之后,早已等候多时的武库舰们纷纷打开了自己的弹射仓,露出了里面早已等待多时的对舰导弹——由于舰载导弹体型相对较小,只有百吨左右,而且尽管红特意将它们留在舰队后方,与敌军主力隔开一万多千米的距离,但相较于有光秒级加速距离的星际导弹来说,其末端速度还是差的太多了。

因此,为了和超高速的星际导弹群达成同步,它们必须先行发射,这也是红一直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导弹攻击的原因。

“全体战列舰,准备抛弃热质。”

伴随着导弹群发起冲锋,战列舰们也同步切换到了会战模式,用牺牲质量抛洒热质的方式,换取了短时间内不再完全依靠散热板散热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战列舰们的冷却能力增长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

而冷却的快,对于激光舰来说,便意味着更高的射速,将它们的火力密度提升了接近一倍。

而此时的敌军便陷入了一个难题——一边是火力凶猛疯狂射击的战列舰,一边是正在不断加速还有十几分钟便会抵达的核弹群。

打谁?

如果选择不管战列舰专心拦截核弹,则前线的火力会下降到一个难堪的地步,如果选择跟红的战列舰们对射,失去了主炮的防空,光靠副炮组根本无法拦截这密密麻麻数以万计的导弹群。

更何况,低轨上还不时有空间站和防御平台打过来的冷枪,逼得它们不断机动来躲开那些高速飞行的弹丸。

至少在红看来,这场战斗,她已经赢了。

不动则已,动则雷霆万钧。

——————

PS1:求收藏求票票QAQ

PS2:感谢抠脚大叔提不起劲的咸鱼突刺。

PS3:有点不舒服,先休息一会儿,半夜起来再码下一章

第一卷 猫咪与太空 : 第39章 未曾设想的战术

而面对这个场面,敌方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红从未曾设想过的举动。

“观测到敌主推进器点火!”

三分之二的敌舰启动了主引擎,它们尾部开始喷射,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速度,多到堪称浪费的工质被混杂在引擎当中,以损失比冲为代价换取了短时间内更大的推力。

由于红的舰队抵达时,双方并没有达成一个交汇轨道,这导致相对红来说,敌方正处于她的前方不说,轨道的高度还远低于她。

因此,为了确保将舰艏的轴炮对准她,敌人不得不选择让屁股朝前飞行,但又因为粒子炮在近距离的火力要强大的多,对方还得被迫打开舰艏的反推引擎,来确保它们出于加速的状态。

是的,跟大多数人的直觉相反,位于前方的敌舰队想要缩短两军之间的距离,所要做的事情不是减速,而是加速。

不仅如此,随着它们的不断加速,自身的轨道速度反而会降低。

这是因为伴随着DV的不断消耗,它们的轨道正逐渐朝着红所在的高度抬升,而较高的轨道速度会比较低的轨道要低上不少——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贴着星球表面运行时的环绕速度,可以理解为轨道高度接近为0,为了保持这个轨道,航天器必须要达到10.8千米每秒的高速,才能保证自己不落下来亦或者爬升至更高的轨道。

但同样是环绕轨道,当高度上升至距离地表52600千米高的同步轨道时,轨道速度就只有1.9千米每秒了。

直接点说的话,敌方在此时采取减速措施,只会让双方的距离愈行愈远。

也不能说完全是愈行愈远,因为低轨环绕速度快,轨道周期短,如果完全放任的话,过上大概几十个小时到几天时间,这主要取决于对方把轨道降得多低,敌人就会绕过一圈,从红的屁股后面飞过来。

但双方都不会选择这么做,防守方的红不希望对方脱离战场随意轰炸星球强拆空间站,进攻方的未知文明也不希望再顶着伤亡重新拉近距离。

更何况,万一红直接冲进虫洞拆家,等它们再爬回虫洞的轨道高度,花黄菜都凉了,这场战斗也就血亏了。

但这都只是红根据现有情报所做出的最佳猜测,因此,对于敌人采取的诡异的减速机动,红就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了。

“为什么要拉开?”

好不容易冲进了中距离,让旗舰的粒子炮得以开火不说,常规舰队的电磁炮命中率也大大提升,可以说,目前的距离,正是敌人火力最凶猛距离。

顶着红的长程激光武器,付出了那么高的代价,为何突然放弃了?

“逃跑...否定,虫洞在高轨,降低轨道无济于事,我完全来得及在虫洞门口拦住它们。”

正常来讲,自己队里是拿冲锋和霰弹的短手,对方是拿狙和半自动步的,好不容易拖进了巷战,到了发挥冲锋和霰弹威力的时候,却主动退后三百米,回到平原上继续对狙。

但凡是玩过游戏的人都做不出这样的指挥。

但是,这是正常的情况,从先前的战斗也可以看出,敌方的指挥经验非常丰富,甚至也有可能是人工智能在操刀指挥。

毕竟,再高效的指挥系统也无法面面俱到的照顾到上百艘战舰,只有计算机才能做到给每一个单位下达精确的指令,以完成宏观上精妙无比的配合。

那么,在敌人的舰队里,什么东西最不正常呢?

“它们在转向?”

另一个更加令人迷惑的操作出现了,红观测到,这些正在减速的敌舰开始使用自己的姿态修正引擎,不计代价的快速更改着自己的姿态。

从宏观来看,敌军开始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抬升轨道,和红的舰队正面对炮,另一路由旗舰带领的舰队却在飞快的减速,同时将舰体转向了——地表?

由于战舰庞大的体型,尽管对方已经使用了所有的姿态修正引擎和动量轮,整个转向过程依旧算不上快,花费了足足五分钟才成功的将舰艏指向了卡卫二荒芜的表面。

在此期间,它们的主炮无法开火不说,露出来的侧面更是被红齐射了数轮,轻易的打碎了无数的散热板,这五分钟内取得的战果甚至超过了正面对决时二十分钟的战果——毕竟轴炮舰的侧面,还是太脆弱了。

若是放在正常的战斗当中,这种舰队决战时扭头“轰炸地表”的行为,堪称教科书般的愚蠢,但此时此刻的红,内心却丝毫感觉不到高兴。

因为她已经猜到了敌人的目的。

排除了一切的不可能,剩下的不管多么难以置信,一定是真相。

“全体舰队,姿态修正,调转舰身至XXX!”

在完成了了一轮齐射,确认敌方已经不可能虚晃一枪再转回来之后,红立刻下达了转向的命令,和敌人的迷惑操作一样,她命令舰队转向了一个空旷的星域。

但单推人级的转向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它们能够轻松的将光斑准确的套在上万千米之外的敌舰上,甚至能精确到击中某一个散热片,却无法像敌舰那样完成迅速的转身。

毕竟,在红的作战理论当中,舰队不应当有快速变向的需求,轴炮舰只需要头朝敌舰,不断的射击微调即可。

她不可能为了一个用不上的需求而耗费大量质量安装过多的姿态修正引擎,以及其更加占据空间的伺服机组和引擎燃料——很显然,这个想法在正常的设计中毫无问题,但在面对这支特殊的敌人时,却起了个坏作用。

因为,有人可以作弊。

仿佛是收到了信号一般,在敌军即将完成转向的那一刻,那艘破旧旗舰的舰身开始冒起了蓝光。

“不,不对,不是舰体在发光。”

借助高清望远镜的观测,红能清楚的捕捉到那艘旗舰的一举一动,如她所说的一般,不是舰体在发光,也不是有什么装置在发光。

而是那一片星空,那一片空间在发光,它正在扩散。

正在蔓延。

短短数秒之间,原本仅在旗舰周围存在的光芒,便扩大到了足以笼罩整支舰队的程度,一同而来的,还有连舰载传感器都能捕捉到的微弱引力。

尽管异常微弱,但相对对方战舰那可以忽略不计的质量来说,已经是可以说庞大的难以想象的引力了——这说明,这个奇特的现象一定涉及到了引力,假如红可以仔细研究的话,甚至有可能借此参透一点关于引力的奥秘。

但此刻的她还没精力关注这个,因为,就在蓝光盖住最后一艘敌舰的下一个瞬间。

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

敌军,消失了。

第一卷 猫咪与太空 : 第40章 跃迁!

八十多艘庞大的星际战舰,笼罩了数百千米的耀眼蓝光,全都在一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甚至就连旁边自由飞翔的碎片都没能幸免,就好像那里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支太空舰队一般,干干净净的。

尽管已经提前预料到了会发生什么,但真当见到这一幕时,红的内心还是不由得为之震撼。

跃迁。

还是群体跃迁。

“敌舰队,方位XXX,距离三千千米!”

并没有让红久等,实际上,从敌方消失到再出现,只用了大约九秒钟时间。

三秒钟时间,它们便从红前方六千千米的位置,机动到了舰队左后方三千千米的位置。

虽然不知道为何,这次跃迁并未超光速,但光是能够跃迁,就说明这艘未知文明旗舰的背后,蕴含着超乎红想象的科技。

如果她能俘获这艘旗舰,不,哪怕只是研究一下跃迁装置的碎片,都能让她对空间的理解进步百年不止——甚至真正意义上的,看到超光速技术的曙光。

前提是,她先赢得这场战争。

耀眼的蓝光散去,一支蓄势待发的舰队出现在了红的后方——尽管红已经提前下令转向,但比起专门增强了转向能力的敌人来说,还是差的太多了。

这便是它们临阵转向的原因,之前的它们侧舷对红,毫无还手之力的吃了足足五分钟的齐射,就是为了这一刻。

现在,它们主炮所瞄准的位置,正是一艘战舰最为脆弱的地方。

推进器。

“舰队正在遭受夹击!”

前线的指挥人工智能瞬间就抓瞎了——对于单纯依靠程序执行命令的弱人工智能来说,它是完全无法处理这种,此前从未遇到过的状况的。

前面追踪的舰队突然消失,后方突然出现敌人,正常人都会认为是敌人跃迁到了后方,但对于它来说,它只会认为后方出现了一队新的舰队,而前方的舰队则用什么方法屏蔽了自己信号。

如果红不告诉它去比对两支舰队的信息,那么它就永远不会发现,后方那支舰队和刚刚消失的舰队是同一支。

那么,按照预设的风险应对措施,它就会指挥一部分战舰保持朝向警戒,一部分战舰超那支留在高轨的小舰队继续开火,剩下的一部分才会原地转向去迎接后方的敌人。

这就是弱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它们无法处理此前从未见过的事情。

像红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她会直接命令全体战舰调头朝向敌军主力舰队,让导弹集群去处理掉分支舰队,再控制部分燃料剩余较多的导弹减速,降入低轨绕一圈回来攻击敌人。

“优先使用星际导弹,舰载导弹第一至六集群继续攻击,第七至第十八集群减速降入低轨。”

红已经不关心那支留在高轨的分支舰队了,这批导弹齐射原本的目的,是为了一次性突破敌军整支舰队的防空网络,但现在,主力舰队已经被敌军旗舰带跳走了,剩下的四十来艘战舰不可能挡得住这波攻击的。

重型星际导弹的速度太快,且已经进入了末端阶段,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燃料去减速,因此红直接让它们全部冲入敌阵,打掉自己所有的分导弹头,争取一次性报销掉整支分支舰队,将战场重新变回一对一的正面对炮。

至于速度较慢的舰载导弹,红还可以利用一下——降入低轨之后,它们的轨道周期会迅速缩短,低到一个多小时便能环绕卡卫二一圈的程度。

这样一来,大约两个小时之后,降入极低轨的导弹便会追上敌人的主力舰队,从敌人的腹部发起突击——尽管这种轨道的导弹速度肯定远低于预期,不可能像之前那样砸穿敌人的防空,但再怎么慢,那也是几千枚导弹啊。

希望它们能喜欢这份礼物。

红心想道。

不过,在此之前,红还要面临一个严峻的事实。

导弹还有两个小时才能到,但敌人的炮火,已经来了。

“旗舰主推进器二号喷嘴被击毁!”

原本位于阵型末尾,处于最安全位置的旗舰,一下子就变成了众矢之的——按照红的预估,就这么一瞬间,至少有十几艘战舰的齐射打在了旗舰的舰尾。

更要命的事情是,此刻的红,无法反击。

尽管单推人级设计了很多个激光炮口,但大多是作为主炮口的冗余存在的,也就是说,它们也都是朝前设计的,目的只是为了在主炮口被击毁时,依旧可以提供部分火力,不至于瞬间哑火。

直线加速器的性质,就决定了只有炮口开在两端时,才能拥有设计中的效率,每一点点偏转都会因为同步辐射而造成巨量的浪费。

角度最靠后的激光炮口,都需要等战舰再偏转九十度才能开火,以单推人级的转向效率,这至少需要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