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冰火的骑砍之旅 第237章

作者:风兮破地

要将人送往千里之外的占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准备食物,饮水,衣服等东西之外,还要准备生产工具,甚至还要准备一些耕牛。如果真的只是调派一支军队过去,反倒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方腊会先派几百人过去,在那边修建一些住所之后,再派出更多的人手,这件事由石宝负责处理,顾璐暂时没有参与其中,他这边也有不少的事情要忙。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时候,周家村中愿意跟着一起离开的人登上了舰船,随着船队向遥远的南洋驶去。村中的人不是上了船,就是离开去了亲戚朋友处暂住,村中只剩下了一些老人。他们说要留下来照看房子,明知道会有危险也不愿意离去。

这样的做法不能说对,顾璐劝了一番,并没有什么效果,也就罢了。

杨庆还则罢了,陈冲却还是个年轻人,他心中有些不忍,说道:“留下来会死的。”

“什么时候不会死人?”杨庆用低沉的声音说道:“要是我们在海上出了事,能活下来几个?要是碰上官兵的水师,要死多少人?留下来说不定活的时间还长些。”

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愿意提着脑袋下海?谁不愿意洗脚水上岸当个富家翁?

借着风力,船队径直朝着加里曼丹的方向驶去。“沈阳号”只挂上了一半多的船帆,速度就已经比奔马更快。如果不是为了和两条武装商船保持编队,“沈阳号”还能跑的更快。

南海号上,杨庆看着那条修长的战舰劈开海浪,在心中默默地估算了一下,下令道:“满帆!”

水手们一起拉动绳索,最后一面船帆被挂了上去,“南海号”的速度又快了一分。

因为是开了挂的缘故,船队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海南岛,照例的等船靠岸,补充淡水和食物,然后再次扬帆起航,向着南边的加里曼丹,或者说“勃泥”驶去。

加里曼丹岛正位于地球的赤道,气候炎热,有着地球上第二大的热带雨林,这里热带动植物应有尽有,如巨猿、长臂猿、象、犀牛,以及各种爬行动物和昆虫。一般而言,许多海岛上的土地都很贫瘠,加里曼岛要好一些,因为岛上有不少的山峰,在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前,火山灰是最好的肥料之一。

而且岛上可以种植胡椒,肉蔻等辛香料,能够获得比种粮食更好的经济价值。

顾璐没打算让各个岛屿上的人自行发展,而是要用经济手段将各处地方链接起来。以后东印度公司的船队会给各处的殖民地送去粮食和生活用品,然后从岛上收走当地的特产。想要保持向心力,这种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和小巽他群岛的荒无人烟不同,这个时代的加里曼丹岛屿上已经有了文明,从印度次大陆上漂洋过海来到此地的人在加里曼丹的东部登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建立起了一个以种姓制度为统治手段的国度。

顾璐他们选择在加里曼丹最西边的坤甸登陆,这个选择与另外一个时空中的罗芳伯等人选择相同。因为岛的东边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落后,但是体量并不小的国度,南边则是大片的湿地和雨林,那里不适合人类居住,强行开拓也不是不行,就是效率会很低下,死亡率也会提高好几倍。

另外一个世界1777年的时候,华侨罗芳伯等人在加里曼丹西部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实行兰芳大总制。这一年,美国独立战争激战正酣,法国大革命尚在酝酿,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建立了东万律为首都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所以说,中国是可以对加里曼丹宣称“自古以来”的。

兰芳共和国的建立是华人在南洋开拓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兰芳共和国只存在了一百年出头,在光绪年间的时候,被荷兰人所灭。

船队在坤甸附近的海滩上放下船锚,然后用小船将移民和各种物资运到了岛上。随后顾璐带着船员们动手,花了几天的时间,帮助移民们修建起了房屋。这只是开始,以后这些人要在种地打猎捕鱼之余,在房屋的周围竖起栅栏,挖掘壕沟,等到进一步发展了,还要将栅栏变成壁垒,居住地里面还要竖起敌楼和哨塔,一切都按照打仗的方式来。

这是重中之重,这座岛屿很大,在东面可是有一个印度邦国存在的。虽然那些土著的战斗力很值得怀疑,可是毕竟对方人多势众。要是这里不做好防备,对方只用派出一个百人队,就能把这个小小的殖民点给灭了。

“大人您请放心,我们晓得的。”新选出来的村长这样说道:“就是能不能请大师给我们的神像开个光?”

开光这种事自然是做得的,而且还是给拜上帝教的“圣物”开光,这本就是顾璐的分内之事。拜上帝教的圣物暂时有三种,镰刀,锤子,还有齿轮。其中镰刀代表农民,锤子代表工人,齿轮则是代表机械和宇宙间的真理。

三位一体,三圣合一,就能有无穷的力量。

小小的庙宇里面,村民们中的头面人物和东印度公司的武士们挤在一起,看着顾璐用左手握住短剑的锋刃,右手一拉,鲜血就滴落在齿轮上面,接着是镰刀和锤子。鲜血落在圣物上面,飞快地给木头做成的“圣物”染上了暗红的颜色,仔细去瞧,还能发现隐约有金光闪耀。

拜上帝教是不鼓励跪拜的,除非是对代表宇宙真理的“昊天上帝”。当开光完成之后,无论是村民还是水手,亦或是武士,都朝着放置圣物的方向跪了下去。

在真正的“神迹”面前,能够坚持不动摇的人很少。这里的村民和船员早就已经是拜上帝教的信徒了,而且也曾经多次见过神迹,自然不会对此产生抗拒。当他们朝着圣物祈祷的时候,能够明确地感知到上帝的力量进入了自己的心中,是如此的真实不虚,又有什么可值得怀疑的呢?

第一百七十二章

开光之后,顾璐又对新周村的村长多说了几句,“等过几年,这里能有一千人人了,就在这里建一个骑士礼堂。岛上虽然住着舒服,但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周围那些人可都不是善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对你们发起攻击。在援军到来之前,只能靠你们自己坚守。”

其实吧,这里住在也没那么舒服,但是没有官府来收赋税,光是这一条,就要比在大陆上强出了十倍。村长笑呵呵地道:“要是能有一千人,那可就不是村子,而是镇子啦。湾上的那个镇子,也才四五百人呢。”

“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下次来的时候,看能不能带一些耕牛和铁犁过来,有了牛才能种更多的地。”

“要是能有些鸡鸭鹅和羊羔就更好了。”

“尽量,只能说是尽量。”

“沈阳号”是战舰,不适合装载牲口和家禽。“辽宁号”和“南海号”是武装商船,倒是能装,但是那会很麻烦,每次跑船后的清理和消毒工作也是件麻烦的事情。顾璐觉得,是时候弄一条专门运牲口和家禽的运输船了。不光是能用来运牛,还可以用来运马。

有了马才有骑兵,骑兵冲击力远胜于步兵,即便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骑兵依旧活跃在东亚战场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印度公司的重心都会放在海洋上面,只能保持一只小而精悍的陆军,骑兵将会是陆军中的重要一环。骑士也是。

再次返回杭州后,已经是新的一年。顾璐给水手和船员们发了双倍的薪水,给他们放了一个长假,是真的长假,不是五天变三天,三天又变成一天的那种。过年的时候水手们还在海上跑来跑去,心中不可能没有怨气,多给些钱大概能让他们开心一些。

无论什么时候到杭州来,这里都显得非常优美。夏天的时候可以领略“曲院风荷”,冬天的时候则有“断桥残雪”。

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辨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虽然除了好看外的实用性不高,但的确是有一种中华特有的意境在其中。

顾璐暂时放下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带着泡泡欣赏西湖的美景。在海上奔波了半年之后,泡泡的性格比之以前有了一些变化。环境是能够改变人的,她见了更多的人和事,眼界和心胸自然也会跟以前有些不同。

顾璐忽地停下了脚步,说道:“本来准备过两天去洛阳一趟的。”

泡泡愣了愣,猛地向后望去,就见覆盖着冰雪的柳树下站着一个身穿锦袍的男人。那人看上去四十来岁,身材高大,不怒自威,气势惊人,但是在回首之前,竟然没有发现这人半点痕迹。见到这人后,泡泡惊呼道:“张候!”

绝世高手不是大白菜,不是随便就能从地里蹦出来的。这时候出现在两人边上的,真是曾经的斩经堂总堂主,淮阴张候,张天艾。

张候云淡风轻地道:“跟我来。”

顾璐对泡泡道:“在此等我,我去买几个橘子.”

“啊?”

“哈哈,开玩笑的,你在这里等一会就好了。”

顾璐踏着薄薄的积雪往桥上走去,在张天艾身边站定,说道:“张候的气色越来越好了,看起来比上次年轻了不少。”

“这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我倒是觉得像是要飞升了。”

张候摇了摇头,将一个小袋子扔了过来,说道;“这里面有三颗无极仙丹,也是最后的三颗了。”

顾璐伸手将袋子接住,打开来清香扑鼻,和上次燕狂徒给的一模一样,就是还多了一颗阳极丸。他沉吟片刻,问道;“张候跟燕狂徒交上手了?”

“没有。”张天艾的身上“空寂虚无”的气息少了许多,不像是之前那样仿佛是处在另外一个世界中,多了一些人气,也多了一些喜怒哀愁,甚至连头发也变回了乌黑的颜色。他有些遗憾地道:“我没时间了,不能继续等下去。从邵流泪的手中拿了六枚无极仙丹后,本来准备一并带过来的,但是途中出了点情况,现在就只剩下三枚了。”

邵流泪是个妙人,外号叫做“别人伤心他流泪”,在江湖上名头不小。

张天艾说道:“邵流泪的武功还算不错,心机也很深沉,居然能从燕狂徒那里把无极仙丹偷走,实在是了不起。为了不惊动别人,我不得不杀了他。可惜最后还是被权力帮的人发现。李沉舟吃了两颗,柳随风服用了那颗阴极丸。柳随风也就罢了,李沉舟当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也就是说,张候没有和燕狂徒交手,而是跟吃了两颗无极仙丹的李沉舟做了一场?”顾璐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说道:“可是你看起来并不像是受了伤的样子。”

张候洒然一笑,“李沉舟是留给你的,真要生死相搏,他讨不了好去。当然,我肯定也会死在武当山上。嘿,你是没见当时的大阵仗,权力帮的高手几乎都到了。”

“李沉舟不会是我的敌人。至少现在不是。”顾璐遨游了摇头,说道:“张候真的时日无多了?”

“就在十天半个月之内。”

顾璐叹了口气,“若不是一心求死,应该有很多办法续命的。”

“哈哈,的确如此,可是韦青青青已经不在了,继续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不如去休。”

“韦青青青死了?”

“或许是死了,或许是像你说的那样,飞升了。谁知道呢?我找遍了大江南北,没有找到他的丝毫气息。”张候道:“不说这个了。听说你最近在南洋声名鹊起,做下了好大的事业,不如带我去看看如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张候说要去南洋看看,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本来就是准备去洛阳回来后就再跑一趟加里曼丹的,主要是给那里的移民送一些马匹和耕牛过去。顾璐在杭州这里订购了一条三百吨左右的大型运输船,专门用来运送牲口和家禽,现在才刚刚铺设了龙骨,离下水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过他自有别的办法。

“物品栏”比运输船好用多了,如果顾璐真的只是想要当一个海商,根本就用不着运输船这种东西。现在只有一两块殖民地,他还能照看的过来,以后地方多了,还是要靠其他人才行,现在提前做好准备,留出冗余,便是有什么突然情况也能应付过来。

水手们大多还在狂欢中,顾璐只叫上了服部千军和十几个日本水手,然后就驾驶着“沈阳号”战舰驶出了港口。两边的建筑讯速地远去,挂起船帆后,战船的速度就要比马匹更快。相比于陆地上的运输,海运和水运不但更方便更快捷,而且损耗更小,据有先天上的优势。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都是围绕着水道和海运航线进行的,就跟工业化时代之后的很多战争都围绕着铁路线进行是一个道理。

张候站在甲板上,打量着周围的景色,说道:“我这一辈子都只在江湖上纵横,临了居然还能来海上走这一遭。人生之奇,当真是难以预料。”

顾璐笑道:“这还是在近海,等到了远海,那才是跟江湖完全不同。”

张候微微颔首,“江湖还是太小了些。”

借着东风,“沈阳号”的速度变得更快。修长的船体在海面上劈开波浪,溅射出来的浪花在甲板上碎裂,带来丝丝的腥味。

有人曾经说过,一条船就是一个王国,每个船长都是国王。与在杭州赏雪时候的恬淡不同,出了港口之后,顾璐身上的气息就变得激昂起来,那颗光头似乎也变的更加明亮了。

“张候不如到船舱里面去休息,到加里曼丹还要好几天。”

哪怕是“沈阳号”差不多都要在水面上飘起来了,但这毕竟只是一条桨帆船,最快速度不过十二节。顾璐倒是知道有一种飞剪船,可以跑出十四节的速度,若是有他来指挥,差不多能上十七十八节的速度,那就当真是“飞”一般的速度了。

张候从善如流,进到船长室里面,坐在了方桌边上。顾璐在外面盯了一会,吩咐服部千军注意周围,然后跟着进了船舱。

“张候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海?不是说只剩下十天半个月了吗?”顾璐有些疑惑。

“就是因为只剩下了十天半个月,所以才要出海。”张候一边打量船舱中的布置,一边说道:“我的那些仇家都死的差不多的,但总还有些死剩种留了下来。要是他们知道我死了,只怕会对你不利,你现在正是功力突飞猛进的时候,时间站在你这一边。恩,无极仙丹还留着干什么?怎么不赶快服下?”

“不需要啊,我现在的功力已经足够了。而且吧,之前吃了两颗,到现在都还在炼化。等什么时候冲击“真武”之境再说。”

【龙虎太玄经】的第六重天是“通幽”,能够探寻天地间的至理;第七重天是“具体”,能够兼有众长,而不至于有短板,若是踏入“具体”之境界,还能修成“真武”之躯,大约可以对应佛家的“金刚不坏”。

只是能修炼到“通幽”境界的就是少之又少,卡在这一关的又占了绝大多数。能修成“真武”的,古往今来也只有那么两三个罢了。凡是修炼到这一步的天师,无不是惊才绝艳,天资过人之辈,但等他们达到这个境界,差不多已经是油尽灯枯的时候。

大限将近,那些天师都选择了去闭死关,想要死中求活,争取归天之前再次突破,看能不能白日飞升。要是不能白日飞升,那兵解也成啊。

张候对【龙虎太玄经】了解颇深,嗤笑道:“未知生,焉知死?山上的那些人活都没活明白,哪里能够知道死了是什么样子的?飞升也好,兵解也罢,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他对顾璐道:“那本秘籍你练到第七重天也就够了,后面的看看就行,可别学着龙虎山的那些人去闭死关。”

张候似乎对龙虎山的天师们有些意见,还有之前说的仇家什么的。顾璐心中一动,问道:“莫非张候和张天师一脉有些关系?”

“是有些关系,但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张候摆摆手,道:“不说这个,你可还有什么要问我的?或者有没有什么人要杀?能解决的我就帮你解决了。恩,李沉舟就算了,我或许能杀他,但是之前要把无极仙丹拿过来,没有跟他硬拼,现在再去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顾璐沉吟片刻,说道:“有什么敌人我自己都能料理,倒是张候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他是恩怨分明的人,张天艾又是教他武功,又是送人参和仙丹,这么大的人情,总得想办法报答一二才行。光占便宜可不是顾璐的风格,如果是对敌人,那倒是可以只占便宜不吃亏,但是对自己人就不行了。

张天艾大笑道:“我要是有什么心愿也能自己处理,不需要假手于人。要真说起来,那就把斩经堂发扬光大吧。虽然斩经堂不是我创建的,但毕竟是师父传到我手里的。”

上上代的斩经堂之主是【随风布意】龙百谦,在龙百谦的手中,斩经堂达到了全盛时期,威名更在少林武当这样的名门大派之上。传到了张候的手里,他本想将斩经堂推向更辉煌的地步,可惜,碰上了韦青青青,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化作了泡影。

“这点张候可以放心,斩经堂必然是会发扬光大的。”

“嘿,我也就是这么一说,你不必有什么负担。那个人就是从来都不将任何事情放在心上,所以才能创出那么多的武功,甚至还能够做到随创随忘,若是我能早些明白这一点,”

张候想了想,摇头道:“即便是我以前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也做不到如同他一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光是明白道理是没用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顾璐见张候长吁短叹,不欲继续讨论这个话题,笑着道:“据说无极仙丹是唐朝的时候炼制出来的,距今也不过几百年的时间。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抢了几枚无极仙丹回来,还不如给我一张炼丹的方子,那样才更好。”

张候皱了一下眉头,“失策,我却是没想到这一点。可惜了,你要是早点提醒我,说不定我还能想想办法,现在说什么都来不及了。不过你只要将那三枚无极仙丹吃下,内力就能比燕狂徒更厉害,这件事就交给你自己去办吧。”

“..........”,我只是开玩笑的,你还当真了?

顾璐摇了摇头,跟张候说了一些武学上的事情。随着大限之期的到来,张候的功力越发的高涨,虽然并没有创出新的武功来,但是对过往武功却是又有了一些新的不同理解。他一生中最高的成就在“朝天一棍”上面,论威力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绝学,可以和韦青青青的“千一”相提并论。

“空者,实之相也。”张候这样说,然后将他给“朝天一棍”打的补丁说了出来。顾璐屏气凝神,专心致志地聆听。偶尔有不明白的地方,便出声发问。两人刚开始是张候在说,顾璐在听,到了后来则是变成了一起探讨。

“朝天一棍”这拥有着大威力,大灭绝的一招,着落在“空”和“凶”这两个字上。张候将“空”这一部分引申开来,拓展成了“虚实”,顾璐又将之继续向下拓展,把话题引到了“有无”上面。

两人谈性大发,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日落时分,外面传来服部千军高声呼喊的声音,“台湾海峡到了!”

“台湾”这个名字自然是顾璐给取的,服部千军并不觉得比“夷州”更好,却也不妨碍他使用新的称呼。船舱中,顾璐这才恍然清醒过来。他朝着外面看了看,说道:“今晚我们停靠在台北,明天早上再继续赶路,张候意下如何?”

张天艾道:“客随主便,由你做主。”

于是“沈阳号”在台北的海滩附近放下船锚,那些日本水手们上岸去打了一些野味,在海滩上燃起篝火,将打到的野味就地烧烤起来。在老家的时候,这些日本人一年到头连大米都吃不上,只有服部千军那样的武士才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小碗。被蒲家雇佣的时候情况好了一些,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色目人为了钱财连祖先都可以卖掉,哪里会给雇佣兵开出高薪水?日本人的优势就在于敢打敢拼,价格便宜,其中“价格便宜”又是最大的理由。所以他们那个时候也是经常饥一餐饱一餐的,只有到了顾璐这里打工,他们的生活才算是好起来了。

不管是水手还是武士,都能从船队的收入中拿到一部分,过年加班还能拿到补助,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慷慨大方的“武士老爷”。在拿到过年补助后,他们就买了不少的米酒熏肉等食物,这时候从船上搬了下来,众人围着篝火一边吃肉喝酒,一边胡乱地唱着家乡的小调。虽然只有十几个人,却也有种热闹的气氛。

篝火边上,日本人将脑袋靠在一起说了些什么,随后服部千军和猿飞日月就端着酒杯朝这边走了过来,他们在顾璐和张候的面前单膝跪地,将酒杯举了起来,“大人,请您接受我扶桑人的敬意。”

顾璐大笑两声,接过酒杯来一饮而尽。张候朝服部千军他们看了看,又看了看篝火边上的那些人,也将杯中酒水喝了下去。

等待服部千军和猿飞日月回去篝火边上后,张候忽然问道:“这里离杭州更近,为什么不是这里,而是更南方的加里曼丹?”

他已经知道加里曼丹在七八千里之外,虽然没有去过,但是能想象得出那是一段漫长的路程。与其选择那么遥远的地方最为第一个据点,为什么不选这里?

“这里离宋国太近了啊。”顾璐笑道:“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的手段不够英雄,但是他说过的一句话倒是很有道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等我这边发展起来之后,迟早和宋国的水师有一场大战。如果将大本营放在台北,那就太危险了。赵二说: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现在我们的武德还是不够。”

“去年在洛阳的时候,你就已经准备好要和宋国开战了?”

“这无关于个人的意愿,阳光下的土地就这么多,等事情发展到那一步,战争就是必然的事情,恩,或许宋国的皇帝会把四大神捕那些人派来也说不定,哈哈。”

“我见过很多野心勃勃之辈,但是像你这样,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准备造反的,却是从来没有见过。不光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过。”张候说道:“就算是现在,你要是出去对人说你要造反,也只会被人当做是疯子。”

“什么叫做造反?我是汉人,又不是宋人!”

这句话掷地有声,倒是让张候微微一愣,“原来如此,你是南汉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