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冰火的骑砍之旅 第238章

作者:风兮破地

“............”,顾璐严肃的表情顿时松垮下来,“张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你准备做到什么程度?杀进东京城,改朝换代,开创一个新的王朝?”

“那不过是又一轮的治乱循环罢了,我要做的可不只是当皇帝而已。”

张天艾思索了一下,并不能明白顾璐想要的是什么,不过他也并不在意,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人和事情能让他在意了。“那你就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吧,匡扶正义也好,祸乱天下也罢,做人就应当随心所欲,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天凌晨,“沈阳号”拔锚起航,继续往南。这次“沈阳号”没有去海南岛补充淡水和食物,而是径直奔着加里曼丹西边的坤甸而去,所以只花了五天的时间就到了。在外海的时候,不用担心碰上礁石,满帆的状态下,“沈阳号”跑出了前所未有的十三节,让服部千军和一众日本水手惊呼不已。

第一百七十五章

离开了台湾后,“沈阳号”顺风顺水,昼夜不停,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到了坤甸。新周村的村民们正忙着挖掘壕沟和打猎,见到南十字星的旗帜后,都是大声欢呼起来。

海滩上已经建起一个简单且简陋的码头,沈阳号收起了船帆,水手们划着船桨,将船靠在码头上。服部千军和猿飞日月随后带着水手们将铁犁,铁锹,刀剑,长枪,甲胄,神臂弓等东西搬上岸去,此外还有不少的大米,盐,茶叶等商品。

“这里就是加里曼丹?”张候眺望远处的山峰,“有山有河,看起来比洛阳连同周边所有的土地加起来都还大,是个好地方。就是东边好像已经有人了。”他看了顾璐一眼,说道:“不过这对你来说并不是问题。”

“扩张领土和吞并人口并不是那么急的事情,首先是要经商,传教和传播文化,只有在宗教文化上产生了认同,又用经济手段绑在了一起,整个南洋才能被整合起来。”顾璐道:“文莱,姑且叫东边的那个婆罗门国度叫文莱吧,他们的军事科技和行政水平都很差,用不着专门去对付他们。”

“嘿,有信心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小觑了天下英雄。南边还是有些高手的。当年侬智高的伤心小箭,还有李常杰的忘情天书,都曾经威震天下。”

“李常杰.........安南国的那位?”

“就是他。”

“李常杰就算再能打,现在也已经是八十多岁了,不足为惧。”

张候“恩”了一声,便没有在说什么。顾璐上了岸,将牛羊等牲口从“物品栏”里面取了出来。那些牲畜来到一个陌生环境后也不慌张,向岛屿深处走了几步,就开始寻找嫩草或是树叶啃食起来。

“啊,是水牛啊!”

看到有牛之后,村民们很是欢喜。闲暇之时,不少人都会练些武功,但是用人来拉犁终究没有牛拉的给力。看到牛羊在那里甩着尾巴吃草,村民们就笑得合不拢嘴。就是这牛羊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村子里面的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才八十多口人啊。

顾璐给出了解释,“你们这是第一批,以后来的人会更快更多的。”

村民们想想也是,在老家的时候过的那么辛苦,哪里有出来快活?这里有河有海,可以捕鱼,岛上还有茂密的森林可以打猎,即便是不种地也能过得比在老家强。宋国的赋税本来就多,听说皇帝老儿又弄了个什么“花石纲”出来,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下海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问起原来村里面怎么样了,得到的回答是“暂时没事”。也有人自告奋勇的想要跟着一起回去,好劝说更多的人离开那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地方。中国人向来是有安土重迁的习惯,可是在老家既然已经快活不下去了,何不换个活法?

树挪死,人挪活,赵家的人又不是一开始就是当皇帝的,不是非得当赵家的臣民才行。当官的不给咱百姓活路了,难道我们还不能跑吗?

顾璐笑道:“等我们返航的时候,一定带上你们几个。”

船只在坤甸停留了两天,一方面是要将货物卸下,另外一方面则是要让水手们恢复士气。哪怕是日本人呢,也不能把人家当成驴来使唤。即便是生产队的驴,也要喘口气不是?

实际上水手们只休息了一天,第一天全是在帮着搬运货物中度过了。第三天凌晨的时候,“沈阳号”再次拔锚起航,驶向更南方的小巽他群岛。之前扔了一些穆斯林俘虏在上面,这次顺便去看看还有活着的没有。

因为气候湿润炎热的缘故,东南亚海上的各处岛屿都有各种各样的传染病。那些穆斯林坚持信仰他们的真主,不肯改信拜上帝教,也就不能享受各种BUFF了。

小巽他群岛在加里曼丹的东南方向,接近赤道无风带区域,在航海活动早期的时候,价值比不上加里曼丹这样的大型岛屿,用来流放犯人却是最好不过。

“沈阳号”沿着长条状的群岛向东边驶去,偶尔会停下来在岛屿上停留。每当这个时候,服部千军就会带着他的日本老乡上岸侦查,顾璐则是忙着探测周围的水文资料。张候有时候在船上,有时候会上岸,他会打量周围的环境,但是并不会参与其中。

如此又过了四天,“沈阳号”终于到了之前将战俘扔下去的那座岛屿。穆斯林们已经在岛屿的深处修建起了营地,本来他们对打着南十字星旗帜和蓝底红龙旗帜的异教徒都非常痛恨,可是见到船只过来后,还是讯速地派人到海边来了。

他们也不想这么做的,如果不是岛上发生了的瘟疫的话。

穆斯林是伊斯兰教的信仰者,他们原本生活在中亚地区,居住的地方周围有很多的沙漠,由此发展出了一些伊斯兰教特有的生活习惯,比如说不吃猪肉,不许饮酒,宰割必须要阿訇来等等。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习惯是有正面积极意义的,但所有的事情最后都会变得教条,僵化起来,伊斯兰教也是一样。

先知的本意是让穆斯林少受些疾病之苦,像是不吃猪肉是因为沙漠中的猪可能患有绦虫;必须要阿訇宰割牲畜,主要是为了垄断教权和从中获取收入,但也不乏避免污染的意思。

这些习俗帮助穆斯林和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讯速地扩张开来,可是在南方的海岛上并不好使。这些战俘或是为了躲避异教徒,或者是为了什么别的原因,将营地修在了丛林的深处,整日里被蚊虫叮咬,怎么可能不患病?

他们曾经向真主虔诚地祈祷,但是并没有得到回应。真主的威能还没有扩展到南方的岛屿上来。生病的同伴发起高烧,躺在地上呻吟,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死去,纵使他们加倍地祈祷也无济于事。

死人的速度越来越快,营地中的人越来越少,等顾璐他们到来的时候,整座岛上只剩下了三十个人,而且全都患上了轻重不一的病症。

这些穆斯林不是不痛恨把他们扔在这里的异教徒,可是人都快要死光了,原先的仇恨也只好暂时先放在一边。

第一百七十六章

顾璐让服部千军和水手们守在船上,自己和前来求助的穆斯林一起去了丛林深处的营地。热带的雨林风景很好,但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了解这里的环境有多么的糟糕。海岛上面还好一点,亚马逊那种地方才真是让人叫苦不迭。

不过对于绝世高手来说,环境就不是问题。只要将罡气布满全身,就能将这里的蚊虫鼠蚁都给挡在外面。消耗高是高了一点,但对顾璐来说,只要自身的“阴阳平衡”没有被打破,就不会有功力耗尽之虞。

不多时,他们已经赶到了充满恶臭气味的营地。因为生病死亡的人越来越多,外出打猎采集的人手就越来越少。这里的人不光要面对疾病的威胁,现在还处于饥饿的状态之中。要是顾璐他们晚来十天半个月的,虔诚的穆斯林大概要死光了。

“大人,求您大发慈悲,拯救我们这些悲惨的人吧。”

见到光头佬来了,还能动的穆斯林都挣扎着跪在了地上,面上露出凄苦哀求的神色。配合上他们消瘦的身体,哀求越发的显得凄惨无助。不过顾璐并不为所动,他见过比这悲惨得多的场面,在面对中国人以及跟中国人长得很像的面孔时还会发发善心,对这些穆斯林就没有什么好态度了。

“唔,救你们不是不行,但到底是我救了你们呢,还是真主救了你们?”

这是一个问题。不光是伊斯兰教,还有天主教,基督教都有这个问题,他们不会去感谢帮助他们的人,反而会认为那是上帝的意思。还有像盎格鲁—撒克逊人那样,把帮助他们的人杀了个干干净净,再弄个感恩节来纪念大屠杀的。据说每年感恩节的时候,那些白皮们都会感谢上帝帮他们完成了空前绝后的种族灭绝。

“这.........”,跪在地上的穆斯林也不傻,明白顾璐问的是什么意思。他们跳过了这个问题,继续哀求,可是顾璐依旧不为所动。到了最后,大部分的人都屈服了,假意改信,他日悔过也是先知的教导。既然现在没办法,那就先假装改信吧。

二十七个男人选择了改信,还有六个人宁愿接受死亡,也不肯背叛真主。对于这样顽固的人,顾璐一向都是很佩服的。他弄了点水洒在拜上帝教新的羔羊头上,就算是完成了教化和治疗。

“好了,你们都跟我去海滩上。”顾璐弹出剑气,射杀了几只蚊子,说道:“住在这种环境里面,迟早还是要生病的。”

“他们怎么办?就把他们扔在这里不管吗?”有人心生不忍,好歹是一起生活过,又都是穆斯林兄弟,彼此之间多少有些感情。

“不用担心,真主会来解救他们的。”

“.........”

回到海滩边上,顾璐让这些病人躺在搭好的简陋木棚里面,又花了两天的时间修了一个非常小的教堂,贡上了镰刀,锤子和齿轮三件圣物。这两天的时间里面,那些穆斯林,哦,已经不能教他们穆斯林了,应该叫他们色目义从,或者是色目归化人。这些色目归化人已经好了个七七八八,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却不像是两天前那样看着就只剩了一口气的样子了。

顾璐给他们选出了一个新的领袖,赐予了他力量的“种子”,这些事情干起来充满了荒谬的感觉,但是周围所有人都绷紧了脸,显得神圣而又肃穆。觉得荒谬的,大概只有顾璐一个人而已。

“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昊天上帝的信徒,要遵从上帝的旨意,在开拓的时候,还要去探寻这世间的真理。”

等到一切都弄完后,色目归化人个个热泪盈眶,也不知道是被感动的,还是因为背叛了真主而失声痛哭。但没等他们好好地哭上几个时辰,新的领袖兼牧师就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驱使着他的同胞去干砍伐树木,捕鱼打猎,采集浆果这些事情。

张候看完了整个过程,在海滩上独处的时候问道:“这就是你的传教?”

“传教嘛,当然是要一手拿着经文,一手拿着武器了。”

张候摇了摇头,说道:“我老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路了。”

他望着东面的大海,问道:“在前面还有这样的岛屿吗?”

“有很多啊。南边还有一个澳大利亚,那里有一种比人还高的袋鼠,力气很大,肚皮上有个口袋,能把小袋鼠装在里面。”

“想必你将来也会送人去那里的吧?”

“暂时还不会,至少要等到加里曼丹发展起来之后才会送人去澳大利亚打袋鼠。”顾璐道:“若是张候有心,我们现在就可以过去。”

张天艾摇了摇头,“算了,我已经不像是年轻的时候那么好奇了。看也看够了,回坤甸吧。”

顾璐给色目归化人留下了一些大米和油盐酱醋之类的,并且承诺道:“要是你们表现好,过段时间可以送些女人过来。不过下次就没有免费的了,不管是什么都得拿东西来换。”

“可是这岛上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啊。”

“怎么没有?不是有甘蔗和香料吗?岛上的大型动物还有一些,你们可以用香料和毛皮换生活用品。以后种植甘蔗,也是一桩好买卖。”

“...........”

色目人没奈何,只能答应会尝试着种一些香料和甘蔗。再然后,他们就眼巴巴地望着“沈阳号”离开了沙滩,在海面上越行越远。

服部千军指挥着手下人栓好缆绳,挂好风帆,然后来船长室汇报情况。“大人,那座营地和里面的尸体都被我们烧掉了,没有留下任何的隐患。参与行动的足轻也都观察了一天,没有出现生病的情况。”

顾璐点点头,“知道了。给参与行动的人多分一些熏肉和酒。”

“哈依!”

返航的时候,风云突变,乌云布满了天空,海上刮起了大风,浪头一个比一个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有外挂也不好使,“沈阳号”不得不在大巽他群岛停了下来。放下船锚后没多久,大雨就落了下来,风浪也变得更大了。

第677章.对于一些书评的回答,并说明一些事情

我这几个月来是不大看书评的,不为别的,主要是被骂惨了。就像是上本书的时候一样,这本书的评论区里也有那么几个人,一直逮着我大骂不已,好像我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一样。从刚开始一直到现在,连续几个月,隔三差五地就来骂上一通,好像我欠了他几百万不还似的。

刚开始我还分辨了几句,后来就明白了,分辨是没用的。过了两个月去看,还是熟悉的ID,还是一如既往的谩骂。他有大骂的自由,咱也有删除评论和禁言的自由不是?

以往我是不愿意这么干的,现在嘛,我觉得禁言是个好东西。说作品中的问题也就是了,进行人身攻击又算是怎么回事?所以禁言了几个人,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换小号再来。

上个月的时候,本书在息壤上也能看了,也有人评论。咱过去看了一下,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回答,说明一下。

有位读者留言说第一个世界最精彩,但是烂尾了,第二个世界文笔下降了一大截,第三个世界又下降了一大截。但是这话怎么说呢,第一个世界“冰与火之歌”我是做了很多事前准备的,查了很多资料,光书就买了好几本,写的时候有不少读者喜欢,但是有更多的读者不喜欢,至少反应到我这里的情况是这样的。

后来编辑劝我将冰与火之歌世界赶紧完结,然后开新世界。第一次的时候我是打了个哈哈,一个多星期后编辑第二次提起,那个时候订阅已经一路下滑,可见读者的态度。所以我只好将支线剧情砍掉了大半,本来应该有的多恩,丹妮莉丝,瓦雷利亚探险等剧情都给砍掉了。

又过了两个星期,编辑再次发来了信息,我战战兢兢地点开,果不其然,是再次要求将冰与火之歌完结的,这时候订阅已经下降到最高时候的三分之一了。虽然说我这个人比较随性吧,这时候也不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写了,所以挥舞大刀,将剩下的剧情又是一顿乱砍。

本来我是准备再写上一百万字,把龙女王丹妮莉丝给推了之后,再去打旧神这个大BOSS的,砍剧情之后,直接让主角用野火把旧神的载体给点了。之后本来应该还有六七十万字的篇幅,用来写“文艺复兴”,“殖民主义”,“印刷机应用”,“全球贸易”(欧陆玩家大概对这个很熟悉)之类的,也被砍掉了。

咱承认冰与火之歌的世界虎头蛇尾,被批评了虚心接受。但是现在有人告诉我,第一个世界写的最好,后面的江河日下,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大家都知道,有毒的订阅比很高,但是总量并不高,咱又不是头部作者,订阅一下子掉了三分之二,可见第一个世界中期开始,就不被大部分读者喜欢了。

说这么些不是想要辩解些什么,说自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云云,并不是那样,而是想让各位读者了解一下,我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剧情前后不连贯了,作者是出于哪些考量,什么原因。

就是这样。

想批评的请继续,咱心胸不是很宽广,但也欢迎批评。骂人那就不好了,我有时候会去书评区看几眼,骂的太厉害了我也不回喷,直接禁言就是了。

另外,这本书本来是打算写五个世界的,《冰与火之歌》,《汉家宫阙》,《说英雄谁是英雄》,《大唐威龙》,再加上最后的《他乡似故乡》,现在看来,大家似乎不太喜欢武侠世界,那天子传奇那个世界就砍掉吧,等《说英雄谁是英雄》完结后,直接进入到最后一个世界。

关于最后一个世界,目前有这么几个想法。进入时间是二十世纪末期,路线有这么几个选择:

1.南洋建国,在世称神。主角用“风兮破地”车翻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2.报效祖国,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大致上就是攀科技,主角可以看到未来的事情嘛,随便拿些未来世界的科技出来,还不是美滋滋?

3.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直白点就是投身娱乐行业,拍拍电影什么的。恩,推女演员并不是主要目的。

4.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

主角走什么路线,就看大家喜欢哪个咯。

第一百七十七章

狂风暴雨持续了一天一夜才停歇,当太阳过重新出来的那一刻,那些水手们个个都是欣喜不已。昨天晚上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自己要死在这里了。“沈阳号”被巨浪抛起又落下,链接船锚的铁链早就断掉了,这条船被风浪吹得东倒西歪,在漆黑的海面上不知道飘了多远的距离。

望着周围陌生的海面和陌生的岛屿,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除了顾璐。

“西边的那个岛就是加里曼丹,我们现在正处于加里曼丹和苏拉威西之间的海面上。”

桅杆断了两根,船体也有些破损,“沈阳号”急需要进行修补,好在并没有人员的伤亡,风浪最大的时候,水手们都挤在船舱里面,向着漫天的神明祈祷。既然已经到这样的地步,顾璐便指挥着水手们在加里曼丹的东部靠岸。

和巽他群岛不同,加里曼丹岛上是有着文明存在的。早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文莱王就曾经派遣使者前往中国,并且奉上了特制的地毯作为礼物,据说那时候的文莱国王是一个佛教徒。三十年前,文莱国还曾经派遣使者额前往宋国,其中一人后来成了文莱国的实权人物。

国家,民族还有宗教,总有兴盛和低迷的时候。文莱国历经数百年,统治阶级换了好几茬。以前文莱的统治者是佛教徒,现在则是从印度次大陆漂洋过来的婆罗门。这些年正是伊斯兰教大扩张的时候,文莱这里也有了不少的伊斯兰教信徒,并与原有的统治阶级发生了不少的矛盾。

要是没有外来者打断这个过程,用不了多长时间,文莱就会被染成绿色,统治者也会变成苏丹穆罕默德某某某。在这个一百年以及接下来的一百年时间里面,伊斯兰教才是世界的宠儿,他们征服了许多的地方,或是用武力,或是用宗教,将伊斯兰的教义散布到旧大陆的每一处地方。

和后世陷入封闭,僵化的伊斯兰世界不同,这个时代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还没有跟恐怖组织划上等号,现在他们还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对于外来事物也比较宽容。

当看到一艘饱经风浪摧残的船只停靠在海滩上后,本地的穆斯林居民并没有一上来就喊打喊杀,而是先派出人进行交涉,在弄清楚这条船是因为意外才到来,还有看清楚了船上都是孔武有力的男人,而且还有刀剑等武器后,本地的土著明智地选择了交易。

文莱是个岛国,地盘不小,但是人口一向不多。在这里只要不被各种传染病干翻,想要混个肚圆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这里的生产力也不怎么高,很多东西都需要靠着对外贸易输入。

现在既然有条船过来了,又不能强行吞下,那就尝试着交易好了。土著们需要的东西很多,瓷器,丝绸,茶叶,只要是岛上没有的东西他们都要,本地人能拿出来交易的东西也有不少,本地的辛香料,珍珠,珊瑚,沉香木等等,这些东西在杭州或是汴梁能卖出个好价钱,在南洋却是随处可见,他们有没有商船能去别的地方进行交易,也不懂航海的技术,只能卖给本地的官府。而我们都知道,凡是进行垄断的,不管是商人还是官府,都是雁过拔毛的吸血鬼。

土著们平日里准备的货物卖了个好价钱,都是很高兴。船上的水手们自己交换了不少的货物,转手卖到杭州或者是其他港口城市,都是好几倍的利润,也都很高兴。顾璐收了许多的货物,觉得也就这样。

至于张候,他现在已经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关心了。到南洋来逛一圈,也只是想看看斩经堂是否所托非人。看到情况让他很满意,看来斩经堂不会亡在他的手中,也不会忘在下一代的手中,那还有什么可挂念的呢?

他举目四望,指着远处的高山问道:“那是什么山?看上起不比嵩山差了。”

加里曼丹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岛屿,岛上有着整个东南亚最高的山峰,足有四千多米高,快要是嵩山的三倍了,当然看起来不比嵩山差。

“本地人叫它京那巴鲁山,不过我觉得可以给他换一个名字,张候觉得叫什么好?”

张天艾看了顾璐一眼,沉吟片刻,说道:“还是不要改了,以前叫什么名字,以后就还是叫什么名字吧。”

他身上气息越发的强大,汹涌的力量溢出身体,形成看不见的“场”,让人无法靠近他三尺之内。“我去鲁山上面看看。”

是京那巴鲁山,本地土著语言音译过来的名字。顾璐在心中吐槽了一句,然后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两人都是当世少有的高手,登山就不需要做各种准备。张候纵身而起,升上半空,然后朝着岛上最高峰“飞”了过去。顾璐的功力已经很强,又能够用“冰火一体”保持长久的续航力,跟着“飞”出去也不是难事,就是时间长了稍微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