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在战锤 第312章

作者:月寒

  而对此,和帝国控制区一南一北隐隐对立的,由联盟一手扶持起来的“边境保卫战线”则表示情绪稳定。

第二五五:狂欢

  在绿皮战争以秩序联军一方的胜利告终之后,整个西部边境亲王领的区域就被划分为了南北两个势力范围。

  自不必多说,南北分别由联盟和帝国两个势力所控制,南北两国的控制区主要以佐拉克南方的格兰河为分界线,以南为“边境保卫战线”,以北为帝国控制区———现在也许也可以叫做“占领区”。

  相比起奥古斯汀为了拉拢下面的军将,同时榨取财富为自己谋后路,于是把边境人的利益当成战利品丢给手下的贪鄙恶犬随意撕咬,联盟在南方所做的就要温和的多。

  联盟的制度和高效清明,就保证了首先军队中不可能出现帝国如今普遍的“贼配军”“仆兵”“空饷”的情况,其次,经过艾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锻造,甚至在其“自传”中无不“自谦”的表示:

  我在南方只做了那么几件小事,第一是把绿皮赶回恶地去,第二嘛,就是建立了一支真正的“军民一体”的,属于联盟,属于联盟人民的队伍.....

  能够排在他自表功绩第二,甚至超过了创立联盟本身的联盟新军,在很多方面,不客气的讲一声是对艾尔本家那支部队“拙劣的模仿”。

  但确实仿出了成效。

  在保证了待遇,又有着共同信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在日复一日的宣讲、教条的规范下,联盟军确实是一支在如今的旧世界极其少见,或者绝无仅有的“王者之师”。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这种事,在如今也只会发生在联盟,并被艾尔当成了一个极其出彩的宣传例子,宣传但不刻意的去推动。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艾尔,以及践行着艾尔意志的联盟军指挥体系、效忠五印的信徒军士们,得到的,来自永世神选、国王、统帅的命令是要求他们“如同过去”“爱民如己”的时候如此。

  一旦某天艾尔对某地下达了残忍、冷酷的命令,追随五印的信士们依然会毫不犹豫的举起屠刀,践行身配五印者之令。

  但在边境领的竞争中,显然艾尔没有任何理由去让自己的军团展现残酷暴虐的一面。

  于是联盟军在边境领的形象在有着来自北方的“老大哥”鲜明的对比衬托之下,就越发的光辉万丈了。

  甚至连驻军费都不需要交,因为那样就有“花钱请来”的嫌疑,取代的是一系列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友好条款”。

  但明面上,联盟在边境领的驻军当地人是“一分钱都没出”,出于道义和应保卫战线的最高权力机关,裁决百人团的邀请而“合法进驻”的。

  而联盟军队的严明纪律,在各个方面甚至超过了以本地人为主体的城邦驻军在本地区的表现,这是极不可思议的。

  为了便于联盟对边境城邦施加影响,在他们暗中操控下的裁决百人团通过了建立集中化军队的决议,意在建设一支统一指挥调度有方的大军团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威胁,但实际上,这是方便联盟对边境的武装力量进行渗透掌握,分散的军团被集中起来,然后控制住他们的脑袋也就控制住了全部。

  集中化后,边境军队其军官、统帅都是由联盟方面选派人手担任,同时又派出了大量的五印信徒打着“军士援助”的名义填入其中,这都不算掺沙子,直接面水对半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边境军”其实力在联盟的影响下不断增强,那么名义上保卫战线就能在几乎没有什么额外支出的情况下,拥有一支战力不弱的军团,但实际上则彻底失去了对自己部队的指挥权。

  这一切都是采用的温和手段,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进行着,比帝国人强行夺取兵权收归掌控,不服从的或是看不上的直接裁撤甚至论罪处罚要体面太多了。

  而在此过程中,联盟的驻军则逐渐取代了这些有等于无,平常最大的作用也就维持一下城市治安的边境军在各自地方上的作用。

  军改之后,还被保留下来的一线作战部队全部被集中到米尔米登所在的黑湾半岛接受统一指挥、编练,剩下的则直接拿钱退役转业,自谋生路,联盟的驻军牢牢控制了地方,而这一切不需要边境人对此额外支出一分钱,就能享受到一支“前所未有”的军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艾尔过去在埃斯塔利亚北伐和建设时期,大搞模仿老家经验的“生产建设部队”,政军农工商多结合、军工不分家的制度,在联盟本土的存在已经削弱,许多建设部队在地方恢复开始正常运作后也被裁撤解体,回归正常的中枢管控、地方治理中;但在经过绿皮祸害的西边境亲王领,建设部队和军工结合的制度又焕发了新生。

  边境人有谁见过这样一支堪称“奇特”的部队呢?

  不扰民、不吃拿卡要、不贪渎,作风清廉,行为友善,态度亲和;

  强盗、野兽、劫匪,只要有消息传来,不需两三天的功夫,联盟的部队就会将其剿灭一空,在联盟驻军的努力下,绿皮战争后混乱无比的边境治安环境恢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联盟军中那些高大威猛,形态各异,看上去就令人生畏的兽人异类,只要命令下达,也会换下战装,扛起工具,投身战后废墟、荒废田地之中辛勤开垦,用实际行动去除了边境人对异类的误解

  ,加上因为联盟和保卫战线之间签订了大量的友好条约,贸易变得频繁起来,经过战乱的边境地经济活动开始迅速复苏.......这一系列的成果,毫无疑问都让边境人对南方的“好二哥”歌功颂德。

  如果直到这一步的话那还不算什么,但另一边,在联盟的宣传部的努力工作下,大量来自北方“占领区”的情况,以“新闻”“传言”“据说”等各种形式,流向四方, 一桩桩“骇人听闻”的事迹在联盟的推波助澜之下广为流传。

  什么打着“清除和绿皮勾结的叛徒”旗号的自由民团举着刀枪火把包围了富人区,挨家挨户借着搜查的名义搜刮钱财;驻军在城门设卡,不缴纳额外出入费用的人就以勾结绿皮的罪名关起来;喝醉了的帝国士兵在街上闹事,放火烧掉了一条街,还把前来阻止的本地治安官给痛打.......

  种种事迹,光是听闻就令人悚然。

  艾尔确实在埃斯塔利亚也搞过肃反没错,虽然也有打击异己,增强自身的目的在里面,本质上也确实促成了艾尔最后以“摄政大王”的名义掌控中枢,完成借壳上市以蛇吞象的壮举。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最后成果中,艾尔也可以拍着胸脯说,“没有一起主观意义上的冤假错案”发生,他是借着“肃反锄奸”的大旗为自己“谋私”,但绝对都是有理有据的,确实在为埃斯塔利亚“变好”而做贡献,不管是理由,还是其中手段,这件事非议的人即便在埃斯塔利亚内部也基本没有什么非议,除了那些被打击的,名声基本臭大街的极少数流亡分子以外。

  但是在奥古斯汀推动下,实际上是给了全在边境领帝国驻军一个合法的,向地方敲诈勒索、打击异己借口的“锄奸”,则成为了一场帝国驻军合法榨取边境人民财富的狂欢。

第二五六:变废为宝

  在军纪方面,在伟大圣战胜利后百五十年和平时光中发展or腐化的帝国军队绝对谈不上多好。

  只有一线的精锐部队,比如瑞克亲卫、以及选帝侯军团等,因为在地位、待遇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所以能够保证,但在数量更庞大的“自由民团”和“行省军”这两个体系中,“劣迹斑斑”似乎就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点。

  前者在平常时候还少好一些,因为在未逢国家征召的时候,自由民团只能从帝国地方政府那里得到极少的一点拨款,甚至不足以支撑他们以预备役活动,只能先确保民团指挥系统以较低的供应水平维持,等到战时再重新扩张。

  大部分拥有“自由民兵”身份的人,实际上其真正的本职更多的是:

  农民、工人、小市民.....

  大多数自由民兵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训练场几次,甚至他们当地有没有自由民兵专门的训练场也是个问题。

  所以“民兵”在帝国的社会中是一个只存在于战时的团体,其影响力并不显著。

  但省军则不同。

  在经过几次军事改革之后,帝国的军事制度较圣战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不了解的人会把“行省军”当做过去帝国特殊的,分裂的选帝侯领——行省军团的延续,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刻板印象。

  如今的帝国较过去已经更加的中枢集权,皇位在瑞克选帝侯一系中世袭罔替,阿尔道夫成了地位不可动摇的首都,瑞克领成为了帝国中枢。

  选帝侯们对帝国的影响力已经大为衰弱,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新兴行业、财富、源源不断的出现、增长,阿尔道夫通过政治权威的强化,也进一步统一了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的财政大权,将诸如贸易、进出口之类的权力收归御前与元老院。

  而这一步对帝国集权推动是最至关重要的一点,其直接影响就是:

  选帝侯宫廷没有能力再负担起组建、维持一支庞大,精锐的地方军队的消耗,他们可以用古老的契约和数千年来的古老传统要求地方领民尊重自己身为统治者的权威,但却无法在没钱发饷的情况下还要求军队为自己服务。

  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的博弈之后,继财政大权统一之后,军事大权也最终被收归中枢,形成了实质上令出一门的统一。

  在这之后,虽然行省军的名称依然得到了保留,但实际上所谓的“省军”更多的是结合了地方驻军、卫戍、治安、民团等多种功能权责的二线部队。

  虽然像是努恩铁甲军那样的精锐部队也属于这个行列,但在帝国却没有人会把他们之间混为一谈,作为有专属称谓荣耀传承的精锐军团,他们虽然依然属于省军行列,但实际上却是作为帝国一线作战部队、或者专服务于自己出身地区卫戍兵团。

  刨除这部分之后,剩下所谓的“行省军”,就只剩下了数量庞大,但却百病缠身,吃空饷、少训练、纪律低下、装备落后、战术陈腐、军官和士兵阶层分化严重.......的泥足巨人。

  在有一堆负面buff,连按时拿饷都不能保证,军队内部关系恶劣,军官骄横跋扈,奢靡无度,把下级士卒当成仆役任意使唤......等一堆恶性情况之下,如果他们还能维持良好的纪律性,那只能说要么是国教信仰自带脑控能力,要么就是.......所图甚大?

  比如有一伙不愿透露姓名的混沌分子已经潜入进去,准备哪天万事俱备杀进阿尔道夫皇宫夺了鸟位之类。

  省军的种种负面问题,不只是单纯他们自身的问题,要扯的话就要牵涉到整个帝国军队制度的败坏上去了,所以为了应对这个情况,帝国采取了很好的:

  猪的战术......的前部分。

  遇到攻击,就把屁股贴着墙,让你抓不着尾巴。

  准确的形容应该是拖的战术。

  行省军以兵源主要来源地为驻扎区域,都是本地人本地军,再有事也闹不到哪里去,因为就在自己家,就算发生哗变之类的问题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大不了就是多上报一些逃兵数字,反正他们自己最后也是跑回家里去。

  但即便如此,在普遍以本地人驻军本地的情况下,还是让帝国方方面面都对行省军的军纪之败坏有着很深的印象,由此其个中情况,可见一斑。

  .......

  但重要的是,奥古斯汀手下如今最多的,就是这类战斗力不能保证,但纪律问题,绝对可以“放心”的行省军团,并且这个规模还在源源不断的扩大。

  打仗不能稳赢,扰民请统帅放心。

  能明抢就绝不仅偷鸡,能抄家就绝不只扒门。

  穷惯了的帝国丘八们把在边境视为一个发财的机会,首席输了,绿皮跑了,战功没着落了,但被奥古斯汀发下了“合法拷掠”勒索地方资格书的帝国人还是对此欣喜若狂———不过他们欣喜,要发狂的就是边境人了。

  帝国拿下边境是打算把这地方当做一片距离又近,环境又适宜,可以大大疏散国内人口压力的殖民地来用的。

  要往这里移民,自然就不能一拍板做宣传,得先有建设,有前哨站。

  最好是前期先建立起几个移民新城邦。

  那么人口从哪来呢,在还没有彻底将这片地区纳入掌握的情况下,并不适合动员大量的民众迁移,这样会给本就不稳定的边境局势造成不可估计的动荡。

  帝国地大物博,能人志士辈出,很快阿尔道夫就拿出了一个好办法:

  “军垦移民”

  帝国国内庞大的行省军既不能保证战斗力,在承平时期不仅作用不大,因为其过于臃肿,反而对整个国家都是不小的负担。

  如果裁撤这些无用靡费军资的省军,如何安置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正好,边境领移民前期需要大量有组织力的人力,如果把大量的行省军移驻边境,然后组织其军屯,等到正常生产生活能够维持下去之后再行裁撤就地安置,不仅不用额外花销,反而能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第二五七:增援

  于是在元老院会议上有人提出了这一想法后就很快得到了通过,并以难得的高效开始实施起来。

  也不需要国度安排,直接军部调动,把地方军移驻调向边境就行了,只要补给充足,一路上只要不进大城驻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些部队到了边境领之后,就一股脑的去征战首席麾下“入编”,让奥古斯汀自行其是,反正只要能把他们安置下来,事实达到帝国在边境领的存在加强这个目的就行。

  这就出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一个大败亏输,丧师,还是输给绿皮这样的对象,辱国的将军,其一没有深厚的背景,背后没有强大的势力支持,二也谈不上多得皇帝信赖重用,偏偏在就是他的部下也觉得:

  长官这次估计悬!

  的情况下,手里的部队却越来越多,自行其是的权柄也愈发膨胀。

  同时,财富也在不断增加......

  帝国方面这样做,是希望让作为败军之将的奥古斯汀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剩余价值,帮帝国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而奥古斯汀也知道自己目前能做的就是发挥这点剩余价值,也非常卖力的去完成国家交给他的任务。

  但数量庞大的帝国二线、地方军来到边境领,可不是奔着做好事来着。

  他们在国内的待遇和地位都已经够苦逼,人下人的了,逃兵、哗变不听指挥拒绝出勤是常有的事,军部一道命令就要让他们赶赴异国他乡,没有承诺的好处,没有代价,哪有那么容易。

  那么帝国方面会用什么来支付这个“代价”呢?

  那自然是作为“战利品”“胜利果实”的边境领了啊。

  “偌大边境地,奶与蜜之国,帝国勇士任攫取”

  先宣传帝国在南方“开疆扩土”,做出了好大成效,那里如何如何富裕,土地如何丰饶,又不像新世界殖民地要远渡重洋,危险不断,然后发一笔开拔费用,补一下拖欠的军饷,剩下的到地方后由帝国方面的最高统帅,征战首席专门负责。

  扩张边境领,是奥托皇帝为求功绩力主推动的一大项目,也得到了教会的一致认同,奥古斯汀输的丢人归丢人,却也没人想去借这个由头打御前和国教的脸,所以在内宣方面帝国对此春秋笔法颇多,讳败为胜,只称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全然不提首席一败把重武器几乎都丢给了绿皮的事情,如果不是有个路过做好事不愿留下姓名的联盟国王在马托卡,绿皮二打马托卡可就能够炮火洗地......

  所以在国内,人们对奥古斯汀的印象还是:

  受皇帝信任的老将军、三大统帅之一、专职征伐的元帅.......

  归根结底,帝国士兵来边境,是为了发财来的,从上到下,他们既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像联盟那样,循序渐进,“作秀”般演绎南地一家亲。

  奥古斯汀为了满足底下士兵的发财诉求,那么已经越来越扩大化的“找人奸”活动就定然无法中止,否则他到哪里去给士兵们找一个合法拷掠、勒索的渠道呢?

  如果堵住这条路子,失去了“合理合法”的外衣,那后果将会更严重。

  征战首席在搞毛亮退兵,绿皮战争胜利之后以帝国在边境最高军政长官的名义开设军府,也可以称作“边境幕府”,其中有着大量来投效首席的地方精英,和帝国将官,在奥古斯汀自艾尔“肃反”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二次创作运用了南方“英明王”的智慧之后,投效首席幕府的各地精英纷纷惶惶不安,又跑了一大半,但还是有些“富贵险中求”“顺应大势搏一搏”的人留下。

  这些人就组成了奥古斯汀的行政班子,负责帮帝国首席安置来自帝国的“援军”和各地驻军的调动。

  作为本地人,他们了解一片地区一座城邦的繁荣程度和大概承受上限,通过驻军调动,给当地人一种“忍一忍就过去了”的幻想,保证至少短时间内不要激起太大的民变。

  奥古斯汀不知道自己开闸放水,不对,放血,放边境人的血来滋润边境军团,短期来看会对帝国势力进入有好处,但更多的是激起当地人对帝国的不满,抵触,培养出一大批明面的潜在的反对帝国进入边境的分子嘛?

  当然知道!

  但他没得选,他不这么做,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部下不会服从他指挥,去干一些半毛钱好处都没有,尽是苦累活比如筑城、军屯开荒之类的工作,毕竟在他们眼里奥古斯汀已经是一个军政生命都宣判了双重死刑的罪人了,那这样他就连去和国内讨要一个做黑手套,负责干脏活累活的资格都没有,一个指挥不动部下的将军没有一点利用价值,回去等待他的就是剥夺荣耀、惩治,随后万劫不复。

  所以他只能用放开限制,让士兵们在边境领“发财”———“合法抢劫”的办法,来让自己对下对上都体现出“作用”,这样奥古斯汀才能为他的政治生命,也可能还有物理生命做最后一搏。

  作为一个将军,军队才是关键,奥古斯汀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不异于饮鸩止渴,但他也无可奈何,他不比艾尔,后者身为联盟如日当空的至高领袖,亲手制定了对边境“徐徐图之”的政策,就没人能够反

  对,能对他施加压力。

  但奥古斯汀如果不靠给后面挖坑,卯食寅粮的消耗掉帝国在边境领的声望,他就什么都做不了。

  当然,还有一条路是奥古斯汀躺平接受事实,把军权移交给参谋代理,自己回阿尔道夫述职———接受惩戒,帝国重新制定对边境领的方针......但这对帝国有利,对奥古斯汀本人来说却是最难以接受的。

  既然结果已经无法再坏了,那他也就只能拼上一切的搏一把了,输了横竖都是死,要是能做出成果———就算边境领被搞的民怨沸腾,他荣耀扫地,大乱正在酝酿......只要别在他还在这的时候炸开就行了。

  .........

  一封紧急的求援信被呈到了首席的案前。

  也许是因为对飘忽不定的未来恐惧而有了些自暴自弃、及时行乐的想法,在战争胜利,奥古斯汀以统帅身份开设幕府镇守边境领后,以前那朴素,古板,甚至可以称得上清教徒的军旅禁欲生活一下子就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即便是在处理公务的时候,首席所在的公室中也有七八位婀娜多姿的舞女正在为诸位大人翩翩起舞。

  就在奥古斯汀的旁边,还有一位娇小玲珑,青春可爱的少女正乖巧的侍立一旁,为日理万机的首席添墨端茶,无微不至的侍奉着。

  莱茵曾私下向自己的导师提出过不满意见,他认为哪怕再如何的前途缥缈,作为帝国将军,作为贵族,也不该如此放浪形骸,但被已经无心顾虑这些,也有些无颜面对自己弟子的首席摆摆手,请了出去,他一气之下干脆直接提交了一份申请,要和塞蕾斯汀一起接着往群山王国去。

  侍女将信打开,呈到首席案前,军务之事,竟然让一外女子———说白了,就是一个军妓,不过专侍奉于首席一人的奴仆经手,这在过去如果发生在首席的麾下,就算是莱茵那样的将门嫡传贵族军官也绝对要被奥古斯汀用军法鞭笞之。

  不过如今首席带头堕落,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