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登图
第三百七十章来自俄罗斯的朋友
当“新边疆”教会正在一点点影响德州国民警卫队的时候,维尼打开了网络社交媒体,针对网友询问的关于伊拉克的问题,维尼回答道:
“从情感上出发,我非常希望重回101空降师,在彼得雷乌斯将军的领导下重返伊拉克;但从实际出发,看看近期第一装甲师的战线推进情况,我个人认为,美军在伊拉克的战略重点最好调整为以'解救各包围圈里的美军'而非试图重新恢复以前的'谋求控制伊拉克全部的关键据点'。或许,我们在之后也会看到,白宫会采取更多的政治行动,而非军事行动。”
-.---- -- -------…----
夜幕笼罩伊拉克的广袤沙漠,一股凉意悄然袭来,天际线上,最后一抹橘红色的余晖正在消退,星星开始在夜空中闪烁。一支车队缓缓驶近一栋混凝土建筑,车灯在黑暗中划出两道明亮的光柱,照亮了路边稀疏的灌木丛。门口,身着迷彩服的费卢杰旅的士兵警惕地注视着靠近的车队,尽管长官告诉他们,今晚会有一队客人要来拜访阿卜杜勒。
车队在建筑前停下,发动机的轰鸣声戛然而止。夜晚的寂静重新笼罩四周,只有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狗吠。从领头的黑色SUV上,一个穿着沙色的战术夹克,头戴—顶深色的鸭舌帽的男子下了车。
走下车的马卡洛夫的目光快速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出于本能的先确定一下四周是否安全,然后,他大步朝阿卜杜勒的指挥部走去。门口的士兵们挺直腰板,向他敬礼,马卡洛夫则是简单地点头回应。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从建筑物内传来,阿卜杜勒迎了出来。
"马卡洛夫先生!欢迎,欢迎!"阿卜杜勒张开双臂说道,"请进,我的朋友。愿真主保佑你的到来。"
马卡洛夫和阿卜杜勒会面的地方并不豪华气派,因为美国人正寻找一切可能对阿卜杜勒进行斩首行动。所以,阿卜杜勒只能深居简出,连他们谈话的会议室都是摆在地下室进行。地下室的中央摆着一张长桌,上面铺着一张满是褶皱的地图。周围散落着几把金属椅子,有些有椅子上的海绵已经露了出来。
"美军第一装甲师已经从科威特出发,正沿着公路向西北推进。他们的装备精良,火力强大。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战车、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你们需要更多的防空和反装甲武器来应对。阿卜杜勒指挥官,我们开始讨论细节吧,时间紧迫。"
"确实如此,费卢杰一战打光了我们不少的武器库存,尽管我们依然有大量AK-47和RPG,且能够维持生产,但那些更先进的可以有效反制美军的坦克和直升机的武器却陷入用一点少—点的境地。"
"这正是我们可以帮助的地方,我们可以提供一批先进的'针'式便携防空导弹和'红箭'反坦克导弹。同时,我们的瓦格纳部队的教官可以为费卢杰旅提供培训,你们曾经是美国人手把手训练带出来的部队,现在可没有美国教官来培训你们了,不过,没关系,这个空缺我们瓦格纳的专业团队可以填补上。"
"很好,真主保佑!有了这些武器,再有了你们的专业团队支援,我们就能给美国人更多的惊喜,他们会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我们手里现在有数量众多的美军陆战队的俘虏,但白宫似乎并不想为了这些俘虏就放弃伊拉克战争,他们还在孤注一掷,希望投入第—装甲师、第一步兵师和101空降师这样的精英部队重新打通分散在伊拉克的孤立无援的美军。我们的目标就是在迟滞这些美军部队前进的同时,抓紧时间消灭散布在伊拉克各地的美军,不能让摩苏尔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迫使华盛顿坐到谈判桌前。"
游戏中的费卢杰旅领导层正在和瓦格纳的领导层就全面接受武装支援的事进行协商,费卢杰旅作为整个伊拉克少有的能在特殊环境下和美军硬刚的部队,扛起了与美军精锐单位作战的重任。
这无疑是非常艰难的。
第一装甲师、第一步兵师和101空降师这样的精英部队不是那种“填线”部队,他们从二战以来就是美军在多次军事行动中的开路先锋,突击力量的矛头,再加上制空权也完全在美军手中,使得以费卢杰旅为核心的反美武装与美军遭遇时,往往一碰就碎,野战压根没法打,只能靠偷袭、伏击、城市巷战与美军一点点消耗。
尽管此时的费卢杰旅获得了相当多的伊拉克人的支持,不缺平民和其他武装力量加入队伍补充兵员,但后来补充进入的部队在战斗力方面可谓乌合之众,军事纪律和战斗意志与最初的费卢杰旅也有很大差距,许多时候不仅打不赢战斗,还出现了擅自撤退、不听命令的情况。
面对这种局面,阿卜杜勒展现出了他最无情的一面,即无论你是费卢杰旅的原班人马嫡系部队,还是费卢杰战役之后才加入的;无论你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只要你无视军令,擅自逃离岗位放弃阵地,那—律执行枪毙的军纪,这里面就包括阿卜杜勒刚刚抵达费卢杰没多久,第一批加入费卢杰旅的人。枪毙的军令执行的同时,阿卜杜勒就在隔壁签发新的任命书,安排军官立刻赴任接替前线指挥作战。
阿卜杜勒并非那种不在乎部下性命的人。尽管费卢杰旅,或者说如今已经规模极速膨胀的费卢杰军团,不断的有擅离职守的军官被枪毙,然后安排新的军官上任,但阿卜杜勒也是可以理解那些在美军的狂轰滥炸前胆怯的人。
“萨达姆的军事遗产在美国的军事科技面前还是太脆弱了,我能理解许多战士在面对那些钢铁怪兽时会感到害怕。他们的飞机在天上盘旋,仿佛秃鹫等待猎物。我们自己生产的AK和RPG在他们面前就像是玩具一样。但是伊拉克没有退路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我们输了,2004年的抗争,我们好不容易掀起了遍及全国的反美浪潮,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我们绝不能输!作为指挥官,我只能尽一切努力为部队争取更好的武器。我们会有更多的反坦克导弹,更多的防空武器。”
马卡洛夫拍了拍阿卜杜勒的肩膀,说道:“你会得到满足的,俄罗斯的大量库存武器会通过我们的手,向你们敞开了供应。如果有必要,我们的瓦格纳士兵会亲自驾驶着T-80坦克和武装直升机加入战斗的。实际上,瓦格纳部队的许多军官、士兵,噢,尤其是一些参谋们,他们和他们的前辈无数次在地图上、沙盘上演练消灭一支美国军队,在这里,他们终于有机会来实践一次。”
在微信聊天中,马卡洛夫和阿卜杜勒聊的更加深入,就“瓦格纳雇人,给军工厂下订单,以及如何让瓦格纳的部队伪装成费卢杰军团成员加入战斗而不被发现”的事想办法。在微信聊天中,阿卜杜勒问马卡洛夫怎么这么闲,居然亲自跑到伊拉克来了,而不是围着普京那边做事。
马卡洛夫则回答道:
“害,我这情况,其实不是那么适合在莫斯科的官场摸爬滚打,今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时,我建议带着瓦格纳部队给波罗的海三国来一次特别军事行动,来一波政权颠覆行动。这话把普京惊到了,而且不知道怎么的还泄露出去了,搞得现在有不少媒体说我是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代言人。既然在莫斯科做事不自由,我干脆就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瓦格纳的壮大方面了,来中东、非洲跑跑业务,普京也默许让我这个愣头青多去外面跑业务,增强俄国的影响力,不要在莫斯科放一些暴论引得友邦惊诧。”
第三百七十一章美军第二次兵临巴格达
"伙计们,看啊,巴格达。我们终于到这儿了。"
"是啊,花了够久的。上周的补给中断真让人抓狂。"
"等了整整一周才凑齐足够的发起进攻弹药。听说后勤线总是遭到袭击。真希望能有更可靠的补给方式,不要再雇佣那些只知道捞钱的军事承包商来做事了,如果非要雇佣的话,我更希望合作伙伴是巨神公司,他们在摩苏尔办的事真漂亮!国防部的傻逼为什么不干脆把整个伊拉克战争外包给巨神公司打?”
“霍,兄弟,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发生,美军就该解散了。”
晨曦微露,巴格达在朦胧中缓缓醒来,第一装甲师的坦克兵坐在坦克顶部,远眺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晨雾与硝烟交织,为城市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几缕炊烟升起,与灰蒙蒙的天空融为一体。城市轮廓若隐若现,高耸的清真寺尖塔如利剑刺破云霄,阳光渐渐驱散晨雾,城市的轮廓愈发清晰。
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彻底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巴格达城内火光冲天而起,黑烟如巨龙般腾空而起。炮弹呼啸着划破长空,在城市各处炸开,掀起阵阵尘埃和碎片。空中,战机呼啸而过,投下的炸弹如雨点般落在城市中心。每一次爆炸都让大地为之震颤,远处的美国大兵都能感受到坦克在微微颤抖。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天际,硝烟弥漫,遮蔽了初升的太阳。城市各处燃起大火,浓烟滚滚,遮天蔽日。曾经宏伟的建筑在炮火中摇摇欲坠,清真寺的尖塔也未能幸免,一座座倒塌在烈焰中。
与爆炸声相伴的是巴格达防空警报的凄厉声音,此时,天际传来直升机螺旋桨的轰鸣声,美军的武装直升机飞抵巴格达上空,俯冲向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直升机向城内倾泻火力,火箭弹如雨点般落下,在城市各处炸开,子弹如密集的蜂群扫过街道和建筑。然而,巴格达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大量的防空导弹如同的蜂群一般迎击入侵者,高射机枪打出的曳光弹在空中划出绚丽的弧线,两种火力一起,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火网。
一架直升机被击中,机身冒出浓烟,摇摇晃晃地坠向地面。另一架直升机被防空导弹命中,瞬间化为一团巨大的火球,碎片四散飞溅。陆陆续续有更多的直升机中弹,拖着长长的烟尾坠落,在城市各处炸开巨大的火球。
“话说回来,你们还记得去年咱们是怎么进城的吗?"观看远处战况的坦克兵继续问道。
战友立刻接话:"当然记得,那时候简直是畅通无阻,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我感觉现在的巴格达就是一座人间地狱,等着把我们的肉体和灵魂吞噬.........."
"谁能想到一年后我们还得重新打进去,去救那些被困在绿区中的,坐办公室里的将军们,上帝啊,这次肯定没一年前那么容易了。我一点儿也不想进这个该死的巴格达,那里肯定是下一个费卢杰,我想回家,每天都在想,我女儿刚出生不久,真希望能早点回去见她。"
"天啊,别提了。我现在就想立刻回国,狠狠吃两个巨无霸。"
"我更想念我妈妈做的苹果派。"
就在这时,坦克兵的耳麦中响起了指挥部发来的命令的声音:“请注意,这里是指挥部,小伙子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准备好了,准备好去拯救我们被围困在巴格达绿区的战友,准备好为这个国家走向民主的未来铺平道路展现美国精神。我们第一装甲师从科威特打到这里,就是为了这一刻!一年前你们能进入巴格达,现在也同样能!准备出发!愿上帝保佑美国,保佑我们每一个人平安归来。”
美军的武装直升机为了更加稳定的射击,射的更准,直升机冒险在一栋摇摇欲坠的楼房前减缓机缓动速度,这栋房子已经被美军的火力问候过,然而,就是在这座残破的建筑顶层,一个身影正悄然而立。费卢杰军团的一名士兵小心翼翼地将一枚单兵防空火箭弹架在肩上,双手稳稳地握住发射器,士兵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架直升机上,瞳孔微微收缩,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只有一次发射的机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直升机突然调转了方向,驾驶员似乎发现了什么,直升机的机炮突然调转方向,炮口对准了楼顶。时间仿佛在这—刻静止了,那名手持火箭筒的士兵屏住呼吸,扣动了扳机。火箭弹呼啸着飞出,几乎是同一时刻,直升机的机炮也开火了。密集的子弹如同狂风暴雨般袭来,混凝土碎片四处飞溅,烟尘弥漫,士兵的身影瞬间被火光和烟尘吞没。然而,他发射的火箭弹却丝毫不受影响,笔直地朝着直升机飞去,庞大的机身根本来不及转向。
爆炸过后,直升机顿时失去了平衡,开始在空中疯狂旋转。最终,这架曾经威风凛凛的战争机器带着长长的烟尾坠向地面,重重地砸在一片废墟中,激起滚滚尘埃,此刻,原本完整的楼顶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狼藉。在这片废墟中,一只手艰难的爬了出来,那名费卢杰军团的士兵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从瓦砾堆中爬出,全身伏满灰尘和鲜血,军装已经破烂不堪,浑身都是伤口。
这名费卢杰军团士兵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到了那架直升机残骸前,他翻了翻一个美国士兵的尸体,从衣服中翻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有这个美国士兵,还有他美丽的妻子和一对儿女。“你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这个家破碎了,因为你来到了伊拉克。”然后,这名费卢杰军团士兵又掏出自己身上带着的照片,与这个美国大兵的内容一样,有士兵自己和他美丽的妻子和一对儿女,然后他低声说道:“我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这个家破碎了,因为你们来到了伊拉克。”
士兵又回到了他出发的地方,只做了最简单的急救包扎后,就立刻去他的上级那边报到。他的长官很高兴,对这名士兵说:“是你的班长要你来汇报情况吗?你们的防空工作干的很好,成功的保卫了那片区域潜藏的装甲力量,为我们的反击积蓄了力量。我要你把你们全班的勋章都带回去。”
“长官,我们全班都在这里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美军第二次兵临巴格达(二)
巴格达的一栋破败的混凝土建筑内,一辆T-80主战坦克的改进型静静地匿藏其中。装甲外壳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车身上的伪装网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坦克炮塔微微转动,炮管对准了街道的方向,随时准备开火。坦克内部,三名身瓦格纳士兵挤在一起。驾驶员座位上的士兵正在仔细检查仪表盘,炮手则紧盯着瞄准镜,不时调整着炮塔的位置。
舱内空气闷热且充满了汗水和机油的气味。透过潜望镜,他们偶尔能看到外面突然发生一阵爆炸,或是打开舱盖听到远处不时传来爆炸声和枪击声。坦克周围的建筑也满是弹痕,碎石和玻璃碎片散落一地,甚至就在十几分钟前,就有一架美军的直升机在这附近火力扫荡,但被费卢杰军团用防空火力给打下来了。而外面的激烈作战,并没有影响藏在阴影中的T-80坦克,坦克如同一头蛰伏的钢铁猛兽,随时准备在接到命令后,咆哮着冲入战场。
"伙计们,我总觉得有点不安,美军的M1A1可不是好对付的家伙。"
"别担心,伊万!我们的T-80也不是吃素的。我父亲以前就是苏联坦克兵,他常说美国佬的坦克也就那样。我们可是瓦格纳的精锐!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我父亲常说他多么希望能与美国坦克真刀真枪地干一场,现在我终于有机会了!想想看,以后我们可以跟孙子吹嘘我们曾经在巴格达与美军硬碰硬!"
"可是谢廖沙,你忘了他们的空中支援了吗?他们的武装直升机可以轻易把我们变成一堆废铁!"
"嘿,别那么悲观!我们也有防空导弹,让那些直升机见鬼去吧。"
"你们两个都冷静点,等下打起来,既要小心谨慎,关键时候也要大胆出击,这是所有装甲部队都头疼的城市巷战,但如果不是依托巴格达这样的大城市,我们的坦克早就在美国人的空袭下变成废铁了。只有在城市巷战中,我们还有一丝机会与美国坦克正面交锋。听着,T-80在城市作战中机动性很好,我们的滑膛炮和穿甲弹也足以对付M1A1。再最后检查―遍武器和通讯设备,我们预感出击命令马上就要到了。"
巴格达城内有少数的T-80坦克,而驾驶这些坦克的则几乎是清一色的瓦格纳战士,这些瓦格纳部队的坦克乘员,又基本上每车都会搭载一名玩家,作为坦克的“信息化终端”,在区域作战中与更能掌控全局的“玩家”指挥官进行消息互通,借助玩家特性来弥补T-80坦克在信息获取和识别目标等“软件”方面与美军装甲力量的差距,以及做到信息上的保密。费卢杰军团与瓦格纳部队会通过无线电与众多的“假目标”坦克进行沟通,唯独不会用这些极有可能被美军窃听的无线电沟通真实的坦克车组。
“Shit,指挥部说,巴格达城内可能会出现来自俄罗斯的装甲单位!不知道是萨达姆时期遗留的,还是那帮而过来卖给他们的。”
“俄国人?他们疯了?敢资助与美国为敌的恐怖组织?”“谁知道呢,也许就像电影中那样,有一撮不甘心苏联完蛋的俄国佬,在全世界各地针对美国,无论谁跟美国过不去,他们就去掺和一脚。”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我觉得马卡洛夫肯定算是其中一个
“马卡洛夫?那是谁?”
“—个强硬的俄国佬,打过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前看新闻的时候有一点点印象。这个马卡洛夫建议俄罗斯对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以阻止他们加入北约。”
“波罗的海在哪儿?噢,我不在乎,但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要入侵佐治亚(Georgia既可以是格鲁吉亚,也可以是佐治亚州)?他以为自己是谁?能打到美国本土来?”
“额,伙计,我说的格鲁吉亚是一个国家........'
话语间,一支美军M1A1坦克小队在步兵的掩护下,缓慢而谨慎地穿行在巴格达破败的街道上。
"保持警惕,伙计们,这鬼地方到处都是陷阱。"
领头的M1A1履带碾过散落的碎石和瓦砾,发出沉闷的轰鸣。坦克两侧,全副武装的步兵士兵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建筑物。突然,一名中士举起了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
"可疑物体,2点钟方向!
就在部队停了好一会儿后,队伍后面的拆弹专家才赶过来,小心翼翼地接近可疑物体。经过仔细检查,他松了一口气:"虚惊一场,只是些垃圾。"然后队伍继续前进,就在这时,指挥官的无线电里传来了指挥部的声音:"猎鹰小队,这里是鹰眼。收到最新情报,请注意听取。"
"收到,鹰眼。。"
"好的,猎鹰小队。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得到可靠情报,在你们前方约1公里处的老城区剧院附近,有一群T-80坦克在那儿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这些狡猾的家伙还给自己准备了一些'保镖'――隐藏在暗处的防空火力。我们派去的武装直升机已经吃了不少苦头,不得不灰溜溜地回来了。受限于种种限制,我们的空中力量没法对这些与我们的部队搅合到一起的T-80发起打击。所以,现在轮到你们上场了,猎鹰小队。我们需要你们和步兵兄弟们一起,抵达剧院的东侧区域,然后给那些T-80—个惊喜。这些坦克就像是卡在我们喉咙里的一根刺,必须拔掉。但是要小心,那里可能到处都是埋伏。"
"明白了,长官,我们会搞定的。"
"很好,祝你们好运,别忘了活着回来。"指挥官随后把命令传达给了队员们:
“伙计们,你们都听到了,我们有个他妈的非常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要去干掉一些俄国货!娇滴滴的空中单位表示他们没法拔掉那些和我们的地面部队搅和到一起的敌人,所以,得靠我们来扫清障碍!“
“我们知道了,长官,空军的意思是,他们如果要下场,就要把我们都干掉!哈哈哈哈哈哈,好吧,也许我们一路打过去,死的人还会更少一些。”
这支由美军坦克和步兵混合的队伍艰难的在这1公里上前进,倒不是说敌人有多么善战,而是复杂的地形、密集的建筑和层出不穷的伏击与偷袭让人非常难受。
很多时候,偷袭美军坦克的并不是破甲能力很强的正规反坦克武器,而是伊拉克人自己“搓”出来的以及虽然来自制式装备但型号落后的反坦克火箭弹,破甲能力相当可怜,很多时候打在M1A1坦克的复合装甲上就听个响。偷袭美军的部队呢,有费卢杰军团这样的正规军,也有许多连军队制服都没有的抵抗武装。他们绞尽脑汁,冒着巨大风险,在坦克的眼皮子底下去偷袭保护坦克的美军步兵,虽然这么做会让自己完蛋,但也让保护坦克的美军步兵在战术策略上越来越保守,谨慎,不再大胆的散步在坦克周围,为坦克清理可能的威胁,而是找准一切机会缩在坦克身后,让坦克充当自己的保护伞。
领头的M1A1坦克在一个路口突然,停了下来,坦克炮瞄准了远方。
“俄国佬的坦克躲了起来,但我们在热成像仪上看得清清楚楚,OK,给那辆俄国坦克来一发,干掉它!”
第三百七十三章美军第二次兵临巴格达(三)
坦克内部,车长米勒中士紧盯着热成像显示屏。显示屏上,建筑物和街道呈现出冷色调,而任何热源则会以明亮的色彩显示。突然,屏幕右上角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坦克形状热源。
"发现可疑目标,一点钟方向,距离约300米,"
炮手立即调整火控系统,将主炮对准了指示的方向,果断发射一枚炮弹轰了出去。但几秒钟后,一道刺眼的光芒从左侧闪过,他连忙大喊:
"遭到袭击!
几乎是在同一瞬间,一声巨响震撼了整个坦克。M1A1被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击中,坦克内剧烈摇晃,车组成员的头盔撞击着坦克内壁,被甩得东倒西歪。警报声尖锐地响起,红色警示灯闪烁不停。米勒强忍着眩晕感,迅速检查状况。
"报告损伤情况!"
"主装甲未被击穿,但观瞄系统似乎受损了。"
米勒低头看向显示屏,只见屏幕上满是雪花,图像扭曲变形,切换到备用光学系统,情况也没有好转。
"Shit,我们瞎了,"米勒咒骂道,在这危急时刻,米勒做出了一个仓促的决定,他以为是刚刚那枚炮弹没有击中敌军的坦克,或是没有击毁对方,这才引来了反击。他命令炮手向刚刚那个热源位置再补一炮,炮手立即行动,凭借记忆将主炮对准了之前观察到的位置,切换到手动模式。120毫米滑膛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整个坦克都为之一震。炮弹呼啸着飞向目标,留下一道白色的尾迹。
爆炸声再次响起,掀起了一阵烟尘,部队又向前方打了许多烟雾弹,向前推进的路上再没有遭遇反坦克火力袭击。
“我们真的干掉那玩意儿了吗?”
坦克内的队员们和坦克外面的美国大兵都屏住呼吸,等待烟雾完全散去,等到他们推进到足够近的距离上,当尘埃落定时,呈现在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在爆炸的中心,没有预期中的敌方坦克残骸,而是一堆破碎的金属和塑料碎片。
"那是...那是个假目标?“
“那真目标在哪?”
“—支美军装甲车队,三辆M1A1坦克,若干其他轻型装甲车辆,我已把最具威胁的M1A1坦克都标记起来,优先击毁!”
“美国佬的坦克正在接近,我已提前预瞄!”玩家在看到标记后,坐在坦克车中的玩家立刻将炮口锁定在美军坦克即将通过的地方,坐在坦克车里的NPC还在疑惑“嗯?美国坦克?在哪儿呢?”
但玩家没有管这些,作为一名现实中干过04a步兵战车的炮手,曾在集团军比武获得第二名的退役军人,张伟旭念叨着一句经典台词:“我最想的,就是打掉一辆艾布拉姆斯…一辆艾布拉姆斯啊…”,现实中他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但游戏却给了他这个机会。
当美国坦克摧毁了一个又一个假目标,并在与零星的枪击和RPG偷袭的折磨中逐渐变得麻木时,潜伏在暗处的玩家已将摆在明面上的美军装甲队伍进行了标记。这支美军装甲部队在一步步走向伏击圈,但他们浑然不知,因为最近的友军距离他们不过一个街区的距离,而上级十分钟前才告诉他们,侦察机显示,猎鹰小队通往剧院的道路并没有出现新的敌军增援部队,只看到零散的步兵和一些临时堆放的路障。
突然,一名年轻的美国军官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又或是听到了什么动静,或是出于某种本能,军官举起胸前的军用望远镜,开始仔细查看周围的建筑和街道。望远镜中的画面清晰而详细。破碎的窗户、倒塌的墙壁、被遗弃的车辆,一切都在他的视野中。上尉缓慢而仔细地移动视线,不放过任何可疑的细节。
就在这时,望远镜的视野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令人心惊的画面。在对面的街道上,一辆T-80主战坦克不知何时出现,躲在杂乱无章的建筑后面,更令人心惊肉跳的是,T-80的125毫米口径的主炮已经对准了即将通过路口的M1A1,己方的坦克却浑然不觉。
军官立即放下望远镜,想要立刻转身发出警告。然而,T-80坦克没有给他这个反应时间,125毫米口径的的主炮忽然爆发出一团橘红色的火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一发穿甲弹呼啸着撕裂空气,留下一道几乎肉眼可见的尾迹。
M1A1毫无防备,正缓缓驶过街道交叉口。穿甲弹准确地击中了M1A1坦克的侧后装甲,产生了剧烈的爆炸。火光四射,碎片四溅,浓烟瞬间笼罩了整个区域。爆炸的冲击波掀起—阵强烈的气浪,周围的美军士兵被冲击力掀翻在地。碎石和尘土飞扬,能见度顿时降低。士兵们本能地寻找掩护,有的趴在地上,有的躲在附近的掩体后面。
周围的美军士兵开始组织反击和救援,一些人架起机枪,对着T-80的位置冒出的步兵进行火力压制。另一些人则冲向受损的M1A1,试图营救可能还活着的车组成员。美军剩余的两辆M1A1坦克也纷纷调转炮口,向T-80所在的位置开火。但先发制人的T-80并不恋战,早就拉起烟幕,夺路而逃。
猎鹰小队并不敢擅自追击,因为以他们对城内的敌人的了解,这样仓促追击,只会让部队落入新的伏击圈,或是在路上踩上地雷,轰的一声炸上天。但,城内的费卢杰军团和瓦格纳部队并不打算在下一个伏击圈解决剩下的两辆M1A1坦克,而是准备现在就解决。当美军的注意力都被那辆打了就跑的T-80吸引时,不远处的俄罗斯特产——“短号”反坦克导弹,这些东西与那辆T-80—样,都是花大价钱,花大量的精力瞒天过海运入伊拉克的宝贝。
一名身着费卢杰军团制服的斯拉夫军人一边观察窗外,一边指挥身边真正的费卢杰军团士兵搬出短号”反坦克导弹,小心翼翼地将其架设起来。窗外,两辆M1A1坦克的主炮正对着另一个方向,对着T-80坦克逃离的位置,也同时露出了脆弱的后部。美国佬的敌人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有着苏式“一力降十会”风格的“短号”反坦克导弹呼啸着飞出,几秒钟后,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传来。M1A1坦克的炮塔离开了车身,炮塔原本应该呆的地方腾起一团巨大的火球。
随着M1A1坦克的悉数被歼灭,负责区域战斗的指挥官调集了更多力量向困境中的美军发动反击。不仅仅是猎鹰小队遭遇了“诱敌深入―—冷枪冷炮――陷入包围――被火力覆盖“,整个进入巴格达的美军第一装甲师和配属的步兵单位都遭遇了类似这样的剧情。以往的美军也遭遇过这样精心设计的伏击,但以往情况下,伏击美军的反美武装不知道正确的战术来歼灭包围圈中的美军,也没有足够硬的“榔头”来敲开诸如M1A1坦克这样的“铁王八”,至于更高端的信息化更是一塌糊涂。
但在2004年的巴格达,玩家自带的信息化勉强够用,各式各样的战术被五花八门的开发出来,敲开“铁王八”的“榔头”的储备也相对充足,不再是清一色的“土制RPG”。除了空军外,陆战各方面的差距由于玩家的存在而尽可能的被拉平后,美军就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现在的美军非常不适应去打那种不能碾压的战争。
当猎鹰小队的幸存者举手投降时,瓦格纳和费卢杰军团的军官聊到:
“如果第一装甲师在巴格达失败了,华盛顿当局会谈判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前期局势的相对平缓,只是因为小布什总统好不容易通过摩苏尔行动挽回了民调数据,不敢再发动对城市的大规模入侵,以免遭遇费卢杰那样的失败。当大选结果公布后,美国人觉得他们又行了,如果他们想打下去,那我们就奉陪到底,直到完全胜利。自费卢杰战役后,没有哪个伊拉克人会觉得美国人不可战胜了,巴格达战役,只会让全体伊拉克人对这点深信不疑!”
第三百七十四章华盛顿当局决定恶心一下莫斯科
巴格达城内,出现了不少美军被俄罗斯武器击毁的报告,这些可不是老旧的苏联遗产诸如AK-47和RPG这样的东西,而是像“针”式、短号、T-80这样的在伊拉克大区的“先进货”,其中也有一些中国的武器,像是“红箭”系列,以及63式107毫米火箭弹,但主要还是俄国货让第一装甲师在巴格达陷入苦战。除此之外,美军抓获的一些俘虏也承认,有一些斯拉夫人成为了费卢杰军团的教官,甚至有些时候亲自下场代打。
华盛顿方面抓不到十足的证据来证明俄罗斯深度介入了此事,他们对于费卢杰军团和瓦格纳部队的高层开展的渗透和收买工作,无—例外都被耍的团团转,那些与阿卜杜勒和马卡洛夫最亲密的战友,全是一群拿了美金然后再给CIA设套或是给假情报的家伙。华盛顿方面固然也可也拿着莫须有的东西来斥责莫斯科,但普京也可也对华盛顿打太极推诿出去。
你说你怀疑马卡洛夫涉嫌支持恐怖组织,要制裁马卡洛夫,好吧,你制裁吧,莫斯科也不反对,因为这马卡洛夫甚至都没有公职;你来质询伊拉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俄国武器,普京大可以说这是被是走私贩卖出去的武器,大家都知道,俄罗斯军队的贪腐走私非常严重,像是坦克、武装直升机和反坦克导弹等等,都有过被走私贩卖的案例...........
美国方面觉得普京开始变得不那么配合了,而普京更是越发觉得欧美在戏耍自己,羞辱俄罗斯。俄罗斯在去年就见识过发生在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今年又看到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而在今年下半年,俄罗斯更是看到美国人把手伸进了乌克兰。这下,就算普京一厢情愿的还想加入西方怀抱,俄罗斯国内的其他人也不会继续坐视。
今日的乌克兰作为仅次于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大国,不仅是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历史上的基辅罗斯是俄罗斯帝国的前身),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一起被称为斯拉夫三兄弟,共同构成大俄罗斯帝国的核心。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能成为一个欧亚帝国;而有了乌克兰,俄罗斯就自然会成为一个帝国。出于遏制俄罗斯的目的,美国国内不少人主张,倘若不能够使乌克兰成为敌视俄罗斯的抗衡力量,也要使其成为俄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缓冲地带。
2004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发了一篇文章《如何帮助乌克兰民主》,这篇报道提醒美国政府,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
随着乌克兰大选一步步临近。美国方面声称,为确保此次选举的“民主和公正”,将在选前多次派高级代表团访乌克兰,其中包括前总统老布什和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率领的代表团。这些美国代表团抵达基辅后,一方面向乌总统库奇马施压,要求现政权保证此次总统选举的“公正、民主”,另一方面频频与乌国内各反对派领导人接触,要求四分五裂的反对派结成“反对派联盟”,共同支持唯一的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尤先科,以便尤先科获得更多的选票。
上一篇:第五人格,你懂什么叫双弹飞轮?
下一篇:因为太强,凤傲天非要围着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