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登图
有人敲着桌子说:“听着,美国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如果中国要通过什么《劳动合同法》,导致耐克球鞋涨价20%,那些单亲妈妈还怎么给孩子买生日礼物?(切画面)看这个沃尔玛妈妈选便宜童鞋的镜头,货架上全是"中国制造"。我们不是在施压,是在保护美国穷人!
当然也有人在镜头前挥舞《琼斯夫人》杂志,喊道:“耻辱!这些企业巨鳄在毁了我们的蓝领阶层,现在又要去毒害中国工人,这简直是新自由主义癌症转移,让19世纪的包身工在别的地方死灰复燃!”
与此同时,史蒂夫则泡在自己的书房里,拿出当年考加州大学的那股劲儿来推敲去酒吧的演讲稿,他感觉自己应该找到了铁锈带工人们喜欢听的内容――抑制全球“逐底竞争”,保护本土就业。这不仅在道义的制高点,更符合利益。
所以,史蒂夫决定号召这些“铁锈带”的男男女女们行动起来,去声援大洋彼岸的另一群劳动者。
第四百四十一章《劳动合同法》保卫战:风自东来(六)
史蒂夫掌心的汗渍在布料上胭出两片深蓝,他缩在"生锈扳手"酒吧最角落的高脚凳上,翻盖手机在裤袋里反复解锁又锁上,吧台尽头的老式点唱机卡住了,歌声在生锈的喇叭里断成嘶哑的喘息。穿UAW夹克的老头们占据了七张木桌,泛黄的工会徽章在袖口晃荡。
"那小子要说话了!"
玛姬突然关掉点唱机,点唱机的嘶吼戛然而止,酒吧里满满当当塞满了,足足七八十双眼睛转了过来,盯着史蒂夫。
“工友们,今天我要撕开那个谎言,那个说“中国工人抢走你们饭碗”的谎言!真相是,我们和中国工人都被同一条铁链拴着。这条铁链一头拴在中国工厂的缝纫机上,另一头勒着俄亥俄流水线的脖子。资本家在太平洋两岸玩着同一个把戏:让中国工人饿着肚子干活,就能逼我们吞下更低的工资、更长的工时、更烂的医保!
看看这条沃尔玛买的牛仔裤,标价9.99美元。中国女工林小梅缝一条裤子赚3美分,每天干14小时,而你们知道沃尔玛经理怎么威胁美国供应商吗?“不接受降价就转单中国!”他们在中国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变成砍向我们喉咙的刀!
但今天,转机来了!中国正在推动一项保护劳动者的法律——《劳动合同法》,要给工人涨工资、缴社保、限制加班。那些吸血鬼企业就急得跳脚了,通用电气花了380万美元游说,沃尔玛雇了12个说客,就想让法案里“同工同酬”“最低工资”这些词消失!为什么?因为如果林小梅们每月多挣400块人民币,他们的人工成本就得涨15%。到那时候,美国公司再喊“搬去中国”,咱们就能更有底气的掀桌子骂回去!
有人会说:资本家不会跑去越南、印度吗?让他们试试!去年耐克河内工厂罢工七次,胡志明市的电路板合格率只有东莞的三分之一,流水线三天两头停电。离了中国供应链,他们连玩具车马达都造不利索!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当中国工人站起来时,资本家会发现:把工厂搬回美国用机器人生产,比去东南亚更划算。如果中国工资涨了,通用汽车1998年扔进伊利湖的冲压机,就可能被捞出来重新上油!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中国工人涨工资,沃尔玛商品不是要涨价?”但我们还要算笔明白账:中国至少有1.2亿产业工人,每人每月多花10块钱买进口货,就是每年15亿美元的市场!去年中国进口了3000万吨美国大豆—―要是13亿中国人每天多吃一口猪肉,就能让中西部农场的联合收割机重新轰鸣!
这不是空想。2001年墨西哥通过新劳动法后,通用汽车把三条生产线搬回了得克萨斯,因为墨西哥成本涨了,而美国工会同意用机器人加高技能工人的组合。现在轮到中国了!当深圳的工厂开始装空调、付加班费时,资本家会发现:五大湖区的旧厂房改造费,比在东南亚从头建厂更便宜!
但这一切有个前提:我们必须推中国一把!怎么推?第一,我们要发出声音,声援大洋彼岸的工人阶级!第二,向那些游说施压中国《劳动合同法》通过或是修改对劳动者有利条款的跨国企业说不,拒绝购买它们的产品!第三,给华盛顿那帮政客施加压力,如果那些政客、议员还想要工人阶级的选票,那就必须作出反应!
有人会骂这是“帮共产主义”。放屁!我们是在帮自己!北美自贸协定签的时候,政客说“墨西哥发展起来会买更多福特汽车”。结果呢?当中国的劳动者有一部《劳动合同法》可以涌来维权时,他们就是在帮扬斯敦保住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这不是慈善,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最后记住那条拴着我们的铁链,是用华尔街的贪婪、深圳的血汗、华盛顿的虚伪共同锻造的。今天,我们要在这条铁链上凿出第一道裂痕――从支持中国工人争取尊严开始,从逼迫跨国资本停止“逐底竞争”开始,从让全世界劳动者明白“我们的命一样贵”开始!二十年后,当我们的儿子、孙子问起“铁锈带是怎么重生”的,答案就在今天――不是靠关税战,不是靠政客的承诺,而是靠太平洋两岸工人同时举起扳手,砸碎了那条叫做“全球化剥削”的铁链!”
最后一个音节消散时,汗珠已顺着脊椎滑进皮带,沉默像层透明的膜,裹住现场几十具具具躯壳。直到有个戴棒球帽的焊工突然捏扁了空啤酒罐,铝皮爆裂的锐响刺破寂静,吧台尽头传来玛姬的第一声鼓掌,掌声随即如野火般窜开。史蒂夫这才发现,原来演讲也是如此有意思。
如史蒂夫发出的这样类似的声音,正在如野火般在铁锈带窜开,铁锈带的新(AWF全美工人阵线联盟)老(劳联-产联、UAW)工会都开始发力,四处散发“若中国实施严格劳动合同法,未来十年将为铁锈带保留27万个制造业岗位”的智库报告,传播“支持中国工人就是保住自己饭碗”的声音。
首先,它在利益上是说得通的,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确有可能阻止跨国企业产线外迁,或是让外迁的工作流回,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啊!
其次,道义上是站得住脚的,在这些工会散发的宣传海报上中,中国《劳动合同法》草案被刻意与《瓦格纳法案》并置,这种视觉无疑在隐喻暗示支持中国立法是1935年美国劳工运动的跨国延续,激发老蓝男的“工会战士”身份认同,这可太戳铁锈带的老蓝男们的心了。
因此,老蓝男们在简单的鼓动宣传后,会毫不犹豫的在街道、工会大厅,大企业门口高喊“中国工人挺住”,但他们会因为简单的宣传就对大洋彼岸的中国工人真的产生亲切感?恐怕未必,或许他们真正支持的,是一切对资本外逃、岗位流失进行反击的行动。
与此同时,在分析完各自的利益后,意识到支持中国《劳动合同法》不仅符合自身利益,还能在道义上站住脚时,如史蒂夫发出的这样类似的声音,也在如野火般在整个美国窜开。
第四百四十二章《劳动合同法》保卫战:风自东来(七)
清晨,老式电烤箱的橙色光晕里,玛丽正用铸铁煎锅翻炒着培根。油脂爆裂的啡啪声盖过了窗外的雨声,丈夫约翰则拧开飞歌牌收音机的旋钮,尽管镀铬边框早已斑驳,但调频指针仍稳稳指着当地农业频道AM 1040。
"她们需要更多鸡肉――而每只鸡要吃1.8磅美国大豆!"突然炸响的广播声惊得玛丽手一抖,铲子撞在锅沿上发出脆响。"见鬼,这周第三次听到这个广告了!"
约翰没抬头,沾着机油的手指划过报纸头版《中国劳动法草案三审在即》。他面前摆着吃了一半的炒蛋,蛋黄顺着《农场期刊》的折页广告往下淌,那上面印着跨页中美地图,用粗箭头连接着"上海女工加薪1美元"和"艾奥瓦农场主增收7美分",他对着报纸调侃道:
“看来中国工厂的工资单要变成我的播种计划表了。”与此同时,密西西比河的驳船正装载着黄澄澄的大豆,临近河边的一栋建筑的会议室里,六名代表中西部农场主利益的人围着核桃木长桌,桌上摆着智库公司提供的预测报告――封面上用红字标着"中国劳动法修订:未来十年280亿美元市场增量"。
约翰翻到报告第17页,一张曲线图显示中国城镇居民肉食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正相关性,说道:
“中国工人现在月薪150美元,如果新法实施后涨到200美元.......我们测算过,这会让我们每年多出口120万吨玉米做饲料........听着,我们要把这事包装成人权议题。下周二,CNN会来采访,汤姆,你需要在镜头前强调我们支持全球劳动者权益的立场,记得让公关部准备讲话要点——最好引用点圣经里的句子。"
但此刻,早已有人开始引用宗教典籍中的话语开始了布告。
热浪裹着沙尘扑在彩绘玻璃上,吊扇在橡木横梁下吱呀转动,吹散不了两百多人挤在长椅上蒸腾的汗味。大主教塔卡沙解开麻布长袍的领口,露出古铜色的十字架项链,他沾着泥渍的赤脚踩过讲坛前干裂的陶土砖――那是去年教友们亲手烧制的,每块砖上都刻着《马太福音》第五章的句子:"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
大主教又要发话了∶
“亲爱的兄弟姐妹,昨日黄昏,当我们在教会菜园收割玉米时,何塞兄弟前来问我:"大主教,我们为什么要管太平洋对岸的事?"请允许我以《申命记》的经文作答:"不可欺压困苦穷乏的雇工,无论是你的弟兄,或是在你城里寄居的。"
有人质问:"支持外国法律岂非背叛本土工人?“请看看停车场里那辆1998年的福特皮卡——它的钢板来自中国鞍钢,轮胎橡胶产自马来西亚种植园,车载收音机是墨西哥华雷斯城的女工组装,老威尔逊用它运输棉花,但它的利润大头却落入纽约和上海的富豪手中。这个世界早已被资本的镰刀收割,我们若仍以国界划分主的羊群,便是中了撒旦的诡计。我们并非要为中国背书,而是认清一个事实,主赐予我们土地,不是要我们筑起高墙,而是要拆毁那隔绝爱的巴别塔。”
被有心人鼓动的不仅有老蓝男和红脖子,还有城市的白领、学生群体,他们有些是出于经济理性驱动的利益认同,有些则是被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内容所吸引,例如中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产假期限98天,这远超美国的12周无薪产假。
这一点不仅冲击了许多美国人对"美国优越性"的固有认知,让自认为美国“天下第一”的美国人破防(因为在他们眼里,如果只是加州在劳动保护方面强也就罢了,毕竟加州本身经济就很强,但贫弱的中国制定《劳动合同法》,居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强大的美国),也让他们觉得应该支持中国的《劳动合同法》,然后再把其中好的内容带到美国来,毕竟中国最后能颁布这样的法律的话,就可以刺激美国也做出类似的改变。
总而言之,在一部分美国工会势力、左翼势力和民众自发运动的同时,再添上玩家群体的晓以利害、动之以情、煽风点火,鼓动声势。工人、农民、学生、城市白领等等群体,一股“反对美国跨国企业干预、施压中国《劳动合同法》立法”的野火逐步燎原起来,但这把火还需一个标志标性的事件来带动一把。
野火们等来的,首先是一纸请愿书,一次"以告发中国之名,行批判本国资本之实"的策略。
AWF不知通过什么手段,获得了一份某浙江纺织厂在给美国企业这边发送的邮件,其中的内容写道:
“近日从省劳动厅渠道获悉,《劳动合同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拟调整社保强制条款,我司连夜测算后发现重大利好。若最终版本允许企业将社保缴纳下降,我司牛仔裤FOB报价可再降5%,现行FOB宁波港报价为7.50/条,调整后可压至7.13/条。此价格较越南同规格产品低$0.38,且交期缩短12天。建议优先对沃尔玛等价格敏感客户启用新报价,抢占订单窗口期。“
于是,根据这份邮件,AWF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了请愿书,并要求他们接下这个案子,其中的法律逻辑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存在系统性放任企业逃避社会保险缴纳义务的行为,构成事实上的出口补贴。并以浙江某纺织厂为案例,指出中国地方政府若不强制缴纳社保,等于变相减免企业成本!存在“放弃本应征收的收入”的财政资助行为。这违反了WTO的相关规定。“
而在请愿书最后,AWF也指明了请愿书要攻击的对象,即美国的一些跨国企业,强调跨国企业通过离岸采购纵容甚至鼓励海外供应商违法,形成制度套利。跨国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既在中国削弱劳动法保护力度,避免劳动标准提高;又在美国阻止支持中国劳工权益提升,将"抑制中国劳工成本增长"列入《对华贸易建议》中。
这封请愿书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但它仍可以推波助澜,让美国人发现失业不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规律",而是企业主动选择压榨海外劳工的结果。
第四百四十三章《劳动合同法》保卫战:风自东来(八)
美国商会和众多跨国资本被“后院起火”搞得焦头烂额,为了稳住舆情,他们立刻雇佣奥美公司展开紧急公关,而奥美给出的方案是,制作一些特定的“中国工人之声”给美国人看。
斑驳的水泥墙上贴着褪色的“安全生产”标语,奥美广告导演用意大利皮鞋尖踢开地上的老鼠尸体,对着对讲机咆哮:“把鼓风机开到最大!我要那些煤灰飘得再自然点!”
二十台工业风扇卷起混着滑石粉的烟雾,裹着安徽方言口音的场记举着白板喊:“《中国工人之声》第三镜,Action! ”
群演队列里,上海戏剧学院大三学生陈浩瞥见角落里的报酬表:普通群演日薪80元,“主角特写”500元。他突然蹲下抓了把泥抹在脸上,用暑假去黄山采风学的歙县土话问:“这样可行不?”
五分钟后,他被推到镜头前,替换了原本的安徽籍真工人老张,陈浩扯了扯崭新的“破旧”工装――服装组用砂纸打磨了半小时才做出做旧效果,选角导演捏着他的下巴左右打量:“眼神再麻木点!想象你刚在流水线站了16小时!”
陈浩身后是奥美搭建的“血汗工厂”布景,生锈的冲床是从废品站租的,镜头前的陈浩对着镜头说道:“我们需要工作,不要法律”。就在此时,美国商会客户总监踩着高跟鞋闯进片场,她扯过陈浩的工牌扫了一眼,然后说道:“给他戴副破眼镜!白宫喜欢知识分子被压迫的意象!”
终于,成片在三天后登上福克斯新闻,画面中的陈浩涕泪交加:“城里人不懂!我们宁肯每天干14小时,也不愿工厂被法律逼倒闭!”
但似乎是有人故意等着美国商会出招似的,几乎是成片刚出现的时候,就有“热心网友”扒出了演员的真实身份,还辛辣的讽刺道:“广告拍摄赚了500块,上戏学费每年12000,确实需要工作!”
美国商会的造假行为,无疑进—步激起了大伙儿的反感,不仅是因为“造假”摧毁了观众对媒体真实的信任,这种刻意涂抹的煤灰与方言的模仿,将真实的生存苦难降维成猎奇表演,更是激起了愤恨。
晨雾还没散尽,沃尔玛广场的自动门刚吐出第一批顾客,玛丽安就把折叠桌支在了购物车停放区。这张贴满反战贴纸的二手课桌上,堆着三摞墨迹未新的传单。最上面那张用粗体印着:“沃尔玛正在中国杀死美国工人!”副标题稍小些:“他们逼中国工人签卖身契,只为给你省0.99美元。”
传单是昨夜刚在AWF地下室印的,背景是流水线上堆积的任天堂游戏机。照片底下附了段中英文对照的文字:
“沃尔玛要求中国供应商签署《抵制劳动合同法承诺书》,否则取消订单。这意味着:中国工人每天工作15小时,时薪0.38美元(含厕所时间扣除),她的宿舍住12人。沃尔玛省下的钱=阿克伦工厂关闭时你失去的医保。”
这帮工会活动者站立在市政人行道红线内,他们知道这样就不会给沃尔玛借口,因为在超市入口外的公共人行道分发传单,属于《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传统公共论坛,政府不得无理由限制言论内容,所以他们也━脚都没踏入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的私人领域。
沃尔玛的保安赶来时,立马有人举起摄像机拍摄,然后有伶牙俐齿的律师跑出来,拿出预先准备的《宪法权利告知书》、《第一修正案快速响应手册》与保安或者接下来赶到的警察互喷口水,尽管这样的抗议看起来软绵绵,但顾客但凡看一眼吵吵闹闹的超市入口,也会不自觉的想要放弃购物,除非没得选。
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随着这些工会组织的抗议如牛皮糖—样黏在门口,那些被抗议的企业发现自己的公关成本、合规成本开始激增,毕竟要维护品牌声誉、消费者信心和雇主形象,哪个不得花钱嘲?
大主顾的“切割”也让相关企业感到巨大压力,“圣经带”如今最活跃的“新边疆”教会要求下属4300个教堂停购相关企业产品,因其供应链"违背基督教劳工伦理"。而诸如加州政府、动力工坊、巨神公司等一个个大企业,也纷纷减少与"严重劳工违规企业"的合作。
而且大企业内部也有了不稳的情况,例如在沃尔玛,沃尔玛美国仓库员工通过传单发现,公司海外省下的成本并未转化为本土加薪,这激起全美32个沃尔玛仓储中心发起工会联署。沃尔玛惊讶的发现发,自己还没把中国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压下去的时候,“后院起火”了。
那“后院起火”还仅仅只是进行工会联署吗?当然不止。
雾气裹着柴油尾气在集装箱丛林间沉降,AWF第10分会主席门多萨的皮靴踩过潮湿的柏油路面,靴底粘着半张被撕碎的提单,他举起扩音喇叭,声音穿透港口的汽笛:"兄弟们!今天我们不搬血汗集装箱! "
—个让包括沃尔玛在内的许多美国大企业抓狂的消息传来了,AWF联合国际码头与仓库工会发动了一场“团结装卸”行动。
于是,整个西海岸和半个东海岸的码头停止为那些大企业工作了,这无疑给那些大企业沉重一击,要知道,大企业的运营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你的供应链是不是完善、可靠,码头停止工作可是要了老命了,但凡东西海岸的码头停止给他们工作3天,这帮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就得乱套。
港口经理理查德盯着数字时钟,每停滞一小时损失$230万,而沃尔玛的物流链还剩71小时容错时间。他抓起红色电话打了过去:"赶快通知政府调动国民警卫队清场!国家劳工关系法不保护这种破坏行为!"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但他们的律师引用了《码头工人和港口安全法》中的工会有权拒绝'危及道德良知'的作业。除非你想让CNN拍到军队和孕妇工会成员对峙.......现在是中期选举的关键时刻,政客是不会同意这种疯狂行为的。"
沃尔玛立刻派出代表艾米丽亚来解决此事,艾米丽亚拨打了通往中国的电话,在等待的时候,艾米丽亚的手指几乎捏碎这台黑莓手机,好在上帝保佑,电话拨通了∶
"王先生!现在有一个紧急情况,我需要在两小时内拿到你们工厂的社保缴纳记录,所有工人的,从2004年到现在! "
电话那头的王先生却不急,慢悠悠地吐出烟圈,然后说道:"艾总啊,咱们合作五年了,你还不清楚规矩?(麻将声里有人喊'碰! ')工人都拿现金的嘛,社保局那边...(茶杯盖叮当响)从来没人查的啦。这样,我让财务科连夜做套报表?但数字只能填最低基数,按青岛市2006年标准是1580块,实际我们发850..."
"我要的是银行转账记录!养老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三险一金的缴款凭证!你们用现金发工资已经是定时炸弹,现在AWF的律师在调取海关申报数据,如果证明沃尔玛采购价里没包含法定社保成本..."
"艾总!你们去年压价15%的时候,怎么不提社保成本?现在出事了要我们背锅?“
第四百四十四章《劳动合同法》保卫战:风自东来(九)
相较于法律手段、码头罢工、消费者抵制、农业利益团体的游说和工会势力的努力,将这场“反对跨国资本施压中国《劳动合同法》立法”的事一路托举到华盛顿,把它一路带进国会的,还得是来自加州的政治势力,有人称他们为民主党的“加州帮”,但这番描述并不准确,因为他们来自美国各州,从西海岸到中部再到东海岸,这些人有一个更专业的称呼,叫民主党的“进步党团”。
当玩家和npc们一起打出“法律、工会、消费抵制、舆论宣传、利益游说”等许多张牌,并造出巨大声势后,也就到了该打“政治牌”的时候。
华盛顿,国会,空调出风口嘶嘶吹着冷气,却压不住满屋子羊毛西装散发的燥热。旁听席第三排的《华盛顿邮报》记者瞥了眼手表――这场被预告为“劳工权益重磅炸弹”的演讲,已经比预定时间推迟了17分钟。
就在这时,走廊传来皮鞋敲击大理石地板的脆响。加州民主党议员洛佩兹(玩家)阔步迈进会场,深灰色双排扣西装左襟别着全美工人阵线联盟(AWF)的赤色与金色交织的徽章,右手攥着鼓胀的牛皮纸档案袋。经过共和党席位时,来自德州的克劳福德议员故意把《华尔街日报》翻得哗啦作响,头版标题《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将持续20年》正对着洛佩兹的视线。
洛佩兹将档案袋重重拍在讲台,震得麦克风嗡嗡作响。然后开始了他的演讲:
“尊敬的议长先生、各位同僚: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讨论导弹防御系统或中东局势,而是要谈论一个更贴近每个美国家庭的议题――那些缝在我们衬衫上的线头、组装我们手机零件的双手,以及被全球化浪潮裹挟的亿万工人的命运。
三十五年前,当尼克松总统的手与周恩来总理的手跨越太平洋相握时,我们期待的是一个商品与思想自由流动的世界。但今天,某些跨国资本正将这场伟大的和解扭曲为一场21世纪的殖民运动――它们不派遣军舰和传教士,而是用审计报告和游说资金,在广东的流水线和浙江的车间里,重建着维多利亚时代的血汗工厂体系。
某些同僚会反驳:“企业追求效率无可厚非,中国法律与中国政府自会处理。”但请看看现实吧!耐克公司在广东的代工厂,工人时薪仅0.68美元,不到美国联邦最低工资的5%——而他们去年利润增长23%的财报上赫然写着:“受益于亚洲生产成本控制”。
令人不齿的是,美国商会北京办事处今年3月的《政策建议白皮书》明确要求删除《劳动合同法》草案中的“同工同酬”条款。他们声称这是“过度保护将损害中国竞争力”。当竞争力建立在压榨工人之上时,我们究竟在为什么样的“竞争”喝彩?
某些人以为这只是远隔重洋的“别人家的事”,但资本的逻辑从无国界。当美国企业用游说资金弱化中国的劳工标准时,他们同时在绞杀两国的劳工:
第一场绞杀,是对中国工人的掠夺。根据2005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制造业工人平均月薪为163美元,但这还不是最残酷的,更多的跟踪调查显示,89%的工厂从未支付过法定节假日三倍工资,61%的工人工资被以"罚款"名义克扣,82%的工人签订的是空白合同。
这些跨国企业从中国劳工身上榨取血汗,但它们给最广大的美国人带来了福利吗?不,他们同时背刺了美国劳工!
这是第二场绞杀!通用汽车2006年与工会的谈判桌上,资方律师甩出一份中国工人薪资表:"要么接受时薪从28美元降至15美元,要么我们把生产线全搬到中国!”
根据经济政策研究所的报告,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的77%源于企业刻意压低海外成本,而非所谓“自然比较优势”。先生们,你们推崇的自由市场,何时变成了跨国资本勒索本国工人的筹码?
这场双重绞杀最终撕裂的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在中国湖南邵阳的某个县,全县60万人口中,接近20万人在沿海工厂打工,那里的留守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高达三成,初中辍学率高达五成,老人独居死亡率更是高到可怕。与此同时,密歇根州弗林特市的悲剧也在同步重演,2000年以来流失47%制造业岗位,阿片类药物滥用率上升390%,单亲家庭比例达到61%。
最后,我要对某些即将扣“反商业”帽子的同僚说:真正爱国不是对跨国资本卑躬屈膝,而是守护让美国伟大的价值观——公平、尊严、诚实劳动的价值。当我们的孩子问起“美国为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难道要回答“我们教会了资本家如何绕过法律”吗?三十五年前,马丁·路德·金博士在林肯纪念堂前说:“任何地方的方不公义,都威胁着所有地方的公义。”今天,这句话应该被重新书写:“任何地方的血汗工厂,都在侵蚀所有地方的劳动尊严。”
言至于此,洛佩兹举起一枚中国制造的纽扣,环顾一圈后才说到:
“这枚纽扣成本0.02美元,但附着其上的工人汗水、破碎的家庭团聚梦、被剥夺的童年―—这些代价,是资本永远不在乎的!而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立法者,必须成为这些无声者发声!”
洛佩兹的发言几乎只得到了“进步党团”议员的热烈鼓掌和一部分与“制造业岗位”、“亲工会”势力和“农业出口利益”团体的掌声,那些代表在全球化浪潮中赚的盆满钵满的跨国资本利益的议员,实在很难赞同这堪称苛刻的提案。洛佩兹的提案实在太具有“加州特色”,也非常有损跨太平洋的经贸友谊。
在他的那份提案中,要求国会通过《跨国供应链责任法案》,将加州已采取的措施上升到美国,让所有在美上市企业披露海外供应商的工资中位数与高管薪酬比率,设立“全球劳工维权基金”,对存在“系统性工资压榨”的企业征收罚金,并用这笔罚金资助中国等地工人法律援助组织;提案还要求修订《海外反腐败法》,将“通过游说削弱他国劳工保护”纳入商业贿赂定义,甚至要允许在华工人通过美国法院起诉施压企业。
“上帝啊,如果让这样的提案通过,北京和上海可能会认为他们在与某个社会主义国家打交道……”
“周先生,你或许无法想象,这场从中国发起的‘保卫战’,在美国掀起了怎样的风暴。”
麦克从帆布包掏出皱巴巴的文件夹,说道:“这趟飞了14个小时,就为了告诉您这些,还有,给您送这个——底特律汽车工人连夜签的联名信,三万多个手印。”
当周正阳目睹这厚厚的惨留着机油味的联名信时,麦克继续说道:
“工会组织码头工人发起了大罢工,一些教会还和我们站在一起,发起消费抵制活动,如果那些跨国资本没有在圣诞节到来前解决这些麻烦,就准备吃大亏吧!我们还资助了12个法学院做模拟法庭,用你们草案条款起诉虚拟跨国公司,在学术界为你们发声。我们还在付诸法律和政治行动,在加州已经通过了新法案,任何削弱中国劳工条款的企业将失去州政府合同,我们正在为你们的法律,修订美国的地方法规!此刻,洛佩兹议员先生应该正在国会慷慨陈词,希望能将加州行为上升为联邦行动。”
当AWF的代表来到中国时,周正阳已预感到美国工会和左翼势力可能发起了行动,但令周正阳惊讶的是,这波发生在美国的行动动静如此大,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发声支援。而是在政治、法律、经济、舆论宣传全方面给跨国资本上压力。麦克还自信的说,他们正在与欧洲的同行进行沟通,准备对欧盟施压,如此一来,中国《劳动合同法》保卫战将从局部战场升级为“世界大战”!
局势发展到今天,已经超出了中国总工会和许多人的预料,但某整程度上又是周正阳这些人乐见其成的,毕竟单靠自己的力量,真的很难与那么多跨国资本以及他们的代理人抗争。
“周先生,那些跨国资本的态度一定会软化的,这只是时间问题。如何制止中国国内的资本欺压劳工,更多的要靠中国自身的努力了。”
中国总工会与美国的工会势力,长期以来是……两看相厌,前者视后者为黑帮工会,后者则认为前者“软弱无力”。但AWF来中国后,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他们能理解中国总工会的情况和做事的节奏,这位麦克在中国说的最多的就是“团结”。
周正阳不知道该说什么,长篇大论和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谢谢”,而麦克则打趣似的用中文说道:“你不必为这样的事感谢同志,至少,在此事上,我们志同道合。”
第四百四十五章《劳动合同法》保卫战:百衲衣(—)
在全美工人阵线联盟倡议下,德国工会联合会、美国劳联-产联等多个国家的工会势力在布鲁塞尔召开联合会议,以应对“向下竞争”冲击欧美工会的集体谈判成果的危机。这种危机促使欧美工会加大力度支持中国建立更完善的劳动法制,并试图在源头遏制"向下竞争"的蔓延。
当它们将中国劳工权益问题纳入"全球劳工标准"框架时,正好也是中国《劳动合同法》草案进入最后审议阶段的时候,欧美跨国资本的态度在此刻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它们终于意识到,蛮横的阻挡中国《劳动合同法》已成为不可能之事。
"反对中国劳动合同法就像试图用手阻挡潮汐,我们更需要考虑如何让涨潮时的船只保持平衡。"
跨国资本最先感知到这股浪潮带来的震颤,它发源于中国,在美国和欧洲得到了回应,然后以蓄积了更猛烈更汹涌的潮水冲向这些跨国资本,谁能想到那些远隔千山万水素不相识的人,会采取行动互相支持呢?法律手段、舆论攻击、立法监管、消费抵制、罢工威胁.........这已经超出了普通跨国资本可以应对的挑战了。
各大跨国企业和外国商会在对外表达对中国制订《劳动合同法》的观点时,态度变得非常谨慎,那些曾经趾高气扬的威胁要撤资的跨国企业,或是不公开对《劳动合同法》发表意见,或是干脆强颜欢笑的宣称:“会欢迎中国制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合同法”。
周正阳在接下来听取外资企业代表意见时,明显感觉到了对方态度的软化,变得“通情达理”了,这更让周正阳觉得那位麦克说的没错,“这些跨国资本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少了外资的威胁,周正阳这—派的人开始乘胜追击,确立书面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引入经济补偿金、规范试用期,他们赢下了一个又一个条款,他们似乎赢下了这场保卫战...
病房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周正阳费力地抬起眼皮,看见输液管里的点滴正以三秒一滴的节奏坠落。床头柜上的康乃馨已经蔫了,妻子李婉如坐在塑料凳上织毛衣,见丈夫醒来,李婉如往搪瓷缸里续上热水,“喝点吧,对身体好。”
上一篇:第五人格,你懂什么叫双弹飞轮?
下一篇:因为太强,凤傲天非要围着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