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不求生 第38章

作者:宇文

  睡觉是一回事,对浮士德来说,婚姻可是另外一回事,他是要做革命旗手的人,别说是哈布斯堡千年王朝的公主,就是跟其他大贵族联姻,也实在是一件有点膈应人的事情。

  浮士德坐的位置,就在军官这一桌,除了他以外,还有另外好几位前线的战争英雄,龙德施泰特中校为浮士德一一做了介绍,只可惜红男爵里希特霍芬尚在前线,身负重要的军事任务,未能参与这场宴会。

  龙德施泰特又把一名穿中尉制服的年轻军官,请了起来,介绍说:“浮士德,这位就是西线飞行员的代表,因为里希特霍芬一时间赶不回柏林,前线就共同推举了他来做飞行员的英雄代表。”

  这人和浮士德一样,都梳着利落的榛子头,鼻梁高挺,双眼深邃有神,身材也是高大挺拔,算得上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龙德施泰特站在两人中间,拉起两人的手:“西线的飞行员代表,‘铁人赫尔曼’,赫尔曼·戈林中尉,东线的战争英雄,‘圣康坦的齐格飞’,维特·浮士德少校,你们两人现在都是享誉德国的全民偶像呢。”

  赫尔曼·戈林?

  1917年的戈林,还是相貌出众的明星飞行员,并没有因为药物成瘾变成大肥宅迈耶,如此容貌,难怪都传闻,纳粹党发展的早期,希特勒全靠让戈林陪贵妇人睡觉,才能募捐到足够的党费。

  “戈林中尉,我们大德意志团有一名军官,特别喜欢你。”浮士德忍着笑意,“他是我的副官,名叫阿道夫·希特勒,若有机会,一定要介绍你们两人认识。”

  戈林这时候还是一名气质肃穆的铁血男儿,他还听不明白浮士德这话的意思:“阿道夫·希特勒?很好,浮士德少校,既然是您的部下,想必也一定是位沉着冷静的好军人。”

  浮士德眨了眨一只眼睛:“冷静,冷静谈不上,但你们一定很合得来,我向你保证,戈林中尉。”

  龙德施泰特也认识希特勒,他有些奇怪浮士德怎么突然提及那个小胡子,不过很快的,宴会厅里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都被威廉二世和一众公主贵女吸引了过去。

  今天是路易丝公主的生日宴,她已经换掉了之前骑马时穿着的骠骑兵制服,该穿一条做工繁复至极的宫装长裙,巨大的裙撑,看起来就像一座九层杏仁蛋糕。

  威廉二世很喜欢他这个女儿,一个劲儿的向全场来宾夸耀着路易丝公主,又是说路易丝公主小时候多么聪慧,又是说路易丝公主长大以后,在政治方面多么有灵性。

  然后,就到了整个生日宴会最让人关注的地方,便是大家早有耳闻的仪式:威廉二世要在宴会上授予几名战争英雄贵族身份。

  除了浮士德以外,还包括了他这一桌上的另外几名军人。

  大家都在皇家女仆的引导下,走上前台,小女仆菈菈也终于换上一身全新的裙装,她就走在浮士德的前面,手持金杖,为几名军官带路。

  浮士德见到熟人,还小声偷问一句:“菈菈,你又是在我的公寓做饭,又要在夏洛腾堡宫操持这么多事情,能忙得过来吗?”

  菈菈年龄虽小,可在宫里也有了很多年的工作经验,她满脸骄傲:“不管是为浮士德少校服务,还是为宫廷服务,都是为了德国人民的福祉在工作,像这样的工作,怎么会忙不过来呢?不管多么累,我心里都只觉得特别开心,因为我在为咱们伟大的国家做出贡献。”

  浮士德默然,刚刚他在庭院草坪见到的阿涅丝公主,恐怕裙装上的那些珠宝装饰,随便一样,就是菈菈毕生工作也买不来的东西,她自认为的贡献,在煌煌帝国中,哪有人在意。

  在台上,威廉二世手持金剑,按照中世纪时神圣罗马帝国册封贵族的仪式,一一将金剑放在众人的肩膀上,宣读册封词。

  前线的战争英雄们,则要单膝下跪,拜伏在威廉二世的面前。

  大多数军官,都是被授予最低级的骑士头衔,当然,说是最低级,可也拥有了能在姓名中加入一个冯字的特权,从此便是鱼跃龙门,不复寒门之身。

  最后,就轮到浮士德。

  威廉二世摸了摸他的那撇胡子,刚刚将金剑举了起来,就先开口道:“浮士德少校的战绩辉煌,从西线到东线,都立下了空前耀眼的军功,成为了德意志精神的具象人物,总参谋部刚刚依据你积累下的军功,已经决定,要把你的军衔从少校再提升为中校。”

  浮士德在威廉二世面前,还是站着,没有行屈膝礼,也就是说,并没有单膝跪下。

  他只是微微鞠躬,接受了军衔的替身,因为按照仪式来讲,只有正式接受金剑册封的时候,才需要单膝跪下,浮士德现在不跪,也不算违背仪轨。

  虽然说,按照惯例,浮士德在皇帝面前接受嘉赏时,作为平民,怎么都该跪一下的。

  台下已有其他人,感到了气氛不大对劲,交头接耳,谈论起来,威廉二世也微微蹙起眉毛,可皇帝陛下,大约觉得浮士德山野草民,不懂得帝都宫廷的惯例,也很正常,就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听闻,浮士德少校……今后就该称为中校了。朕听闻你早年丧父,战争期间母亲又去世,所以尚未婚配,是这样的吗?”

  浮士德点头:“回陛下的话,确实是如此,我并未娶妻,因为战争还没结束,个人的生活远不及国家的利益重要。”

  浮士德稍稍堵住了威廉二世的话头,可皇帝陛下却还是我行我素,就像没听到浮士德的回答一样。

  “好嘛!今日的夏洛腾堡宫,来了这么多的贵客,其中很多人都是你的仰慕者,朕向来乐于给年轻人说亲,浮士德中校,你大可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人?”

  威廉二世趾高气扬,又在开怀大笑,那种气质,说不出的滑稽好笑。

  “在场的女宾,每一个人,身份地位都配得上你,浮士德中校,朕保证今天不会给你选错。”

第九十一章 陛下,我拒绝

  威廉二世这话一说出来,宫廷里确实又是惊声四起,皇帝陛下是有当红娘月老的爱好,可皇帝是不会给寻常人等当红娘的,从前威廉二世当月老的人物,最次可也是克虏伯公司继承人这种级别。

  约瑟芬太后坐在主桌,她的身旁就是阿涅丝公主,小公主听到皇帝这话,两眼已经放光,真是蠢蠢欲动,恨不得立刻就跑上去。

  还是皇太后拉住了阿涅丝公主:“你不要闹出笑话,再喜欢这么一位军官,也要懂得矜持。”

  阿涅丝公主在台下,很不开心:“浮士德这么一位漂亮先生,谁不喜欢他呢?我看,他比维也纳歌剧院里的哪一个名伶都好看,皇帝陛下指婚,还说不定看上谁呢!”

  约瑟芬太后捂嘴轻笑,她还是觉得小女儿阿涅丝,依然不过是个孩子,如此顽劣,远不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呢,也就才十五岁,即使是皇室之家,到了二十世纪初,也少有这个年纪就定下婚姻。

  在夏洛腾堡宫的主舞台上,还是属于浮士德的表演,他婉拒了威廉二世的指婚:“陛下,对于一名军人来讲,德意志就是我的妻子,除了祖国以外,战争期间,身为军人,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能分给其他人。”

  浮士德的回答,不免让宴会厅里的老老牌贵族们觉得他不太懂事,可却让其余众多的总参精英们,都露出笑容。

  鲁登道夫从他那一桌上,直接站了起来,这其实算是很严重违背宫廷礼仪的做法,不过鲁登道夫本来就是这种人,他家算是落魄的最低级贵族,跟容克只是稍微沾点边,出身很差,性格又呆板、又固执,在鲁登道夫身上,才是真正的“德军是他的妻子”。

  鲁登道夫站起来,为浮士德鼓掌说:“陛下,帝国就需要更多像浮士德中校一样的军人。帝国的精英,如果不能在战场上杀敌,不能为战争做出贡献,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鲁登道夫突然插嘴,肯定是让威廉二世非常不爽,兴登堡元帅看皇帝脸色不豫,赶快把鲁登道夫拉到后面,又切换了一个话题,缓解着宫中的氛围。

  “陛下,浮士德中校还没有获得贵族身份,如果要为他安排一桩婚事,总要先授予浮士德一个头衔吧!”

  兴登堡元帅一把老骨头,在老牌贵族、世家门阀中间,人缘好、威望高,他一出面,又拉着周围几位诸侯谈笑几句,整个气氛,顿时缓和下来。

  威廉二世也就不再计较浮士德和鲁登道夫君前失礼的过错,继续把金剑搭在了浮士德的肩膀上:“浮士德中校东西两线,厥功至伟,非一般军人可比,帝国当予以特赏,除授骑士头衔以外,还要授予你男爵的荣誉身份。”

  路易丝公主的生日宴会上,按照原定的流程,皇帝陛下授予浮士德一个男爵头衔,便是这场盛会上最为人瞩目的环节。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浮士德身上,等着他单膝下跪,接受帝国这一格外优容的恩典时,浮士德却突然转过身来,他让开了威廉二世放下的金剑,面向众人,朗声道:

  “陛下的恩赏,帝国的荣典,都让我不胜感激,以浮士德区区之身,如何受得起这么高的荣誉?帝国的前线,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尚有几百万士兵,正在马恩河的血壤之上,在维斯瓦河和布格河畔的寒风中,也在阿尔卑斯山的冰雪里,或卧冰饮雪,或马革裹尸,人以血肉祭我帝国,当此欧陆纷乱之世,帝国每节省下一马克的军费,都可能使我们多一分机会赢下战争,像男爵头衔这样的荣典,我浮士德一人是承受不起的,我宁可陛下昭告天下,将这荣典,恩赐给全德国的士兵。”

  浮士德居然当场拒绝了威廉二世的授爵,皇帝陛下当然是勃然大怒,夏洛腾堡宫里的显贵宾客们,所有人也都大惊失色,这是哪里来的狂徒,居然在皇帝和这么对大贵族面前说出这样一番叫人下不了台的话。

  因为浮士德的话,已经把在场所有人都架的很高,谁也不好抨击,谁也不好指责,饶是哪位显贵先出头指责浮士德,肯定都免不了不能体恤前线军情的罪名。

  全场震惊,人皆失色,唯独阿涅丝公主开心的快要跳了起来:“母后,浮士德先生是拒绝了陛下吗?看来他也不会接受陛下的指婚!”

  约瑟芬太后赶快捂住阿涅丝公主这张管不住的小嘴:“你真不知道轻重,现在可不是说这话的时候。”

  到这时候,鲁登道夫双眼大睁,他不是被浮士德违背礼节的做法震动,反而是大为激赏:“这才是真正的卫国将士,德国的军人就该是这个样子。”

  兴登堡元帅怕皇帝发怒,场面不可收拾,赶快上前:“陛下,您怎么看呢?也许就该这样,浮士德中校的建议真是诚恳,我们应该把这个荣誉的贵族头衔,不是授予给浮士德他一个人,而是授予给军队,具体来讲,可以授予给浮士德带领的大德意志团,让这支部队的所有士兵,都共享陛下的恩典。”

  兴登堡元帅真是老场面人了,也就只有他能掌握得住威廉二世的情绪,经兴登堡这么一提醒,威廉二世也才觉得不能在夏洛腾堡宫失态,勉强咳嗽两声,才重新问浮士德:“老元帅的提议不错,浮士德,这也就是你的想法吗?”

  浮士德拒绝威廉二世的亲自授爵,当然有他深层的考量。

  国社党的革命之路,已经是箭在弦上,浮士德身为国社党的革命统帅,没必要拥有一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男爵身份,那对革命事业来讲,很难说是正面资产,还是负面资产。

  除此以外,浮士德现在确实是知名全国的偶像人物,可很大程度上,浮士德也只和红男爵里希特霍芬一样,更多是个象征性的明星,而不是拥有真正影响力的政治领袖,在这方面,浮士德的影响力就是比起被关监狱关了好几年的李卜克内西、卢森堡,都大大不如。

  更别说去跟帝国政坛的第一巨头艾伯特比。

  浮士德需要一个契机,让他的名声再大一些,让他的影响力从一个明星变成一个真正的政治人物。

  威廉二世的授爵仪式,就是浮士德做政治表演的最佳舞台。

  浮士德此刻没有面向威廉二世跪下,他径直走到了夏洛腾堡宫中间的那面德国国旗前,就直接朝着德国的国旗单膝跪下。

  “陛下,请把这恩典,授予大德意志团,请把这恩典,授予德国的军人,因为我的一切功勋,都是同我前线的战友一同建立,也是依靠后方百姓耕种的食物、生产的武器,方能建立殊功,我的每一份荣耀,都当和六千万德国人民共享!”

  威廉二世自己很挂不住脸,大张旗鼓给浮士德授予男爵头衔,这人居然还不领情,说一通鸡汤话,把自己架的高高,叫人如何去驳斥他。

  威廉二世只能按着兴登堡急智中提出的建议,将对浮士德的授爵,改为将这个男爵头衔,授予大德意志团,成为一个空头的纯荣誉头衔。

  “那么,就把这一头衔授予大德意志团,今后,大德意志团就能使用这样一种带有荣誉性质的番号——近卫第一“浮士德-大德意志”猎兵突击团。”

  兴登堡勉强控制住了闹剧的发酵,才让路易丝公主的生日宴会能够继续举办下去。

  只有鲁登道夫对这一突发事件,特别满意,他满心只考虑德国如何进行这场总体战,鲁登道夫在总参谋部的座右铭便是“这一切都与我无关,但是必须有人去做。如果我不做,没有人会去做。”

  鲁登道夫希望德国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份资源都必须投入到战争中去,德国缺乏人力资源,不仅军队缺乏士兵,国内经济生产也缺乏工人,所以要把比利时工人强迫转移到德国工厂做工,要从波兰和库尔兰征兵汲取兵源,还恢复了无限制潜艇战……

  鲁登道夫眼里只有战争,他曾介入外交事务,闯入政治领域,甚至干预工业管理,他这样做的动机似乎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而是为了打赢战争,他对德国统治体系的惯性和无能感到异常失望,所以对浮士德今日出格的做法,反而觉得欣赏。

  浮士德也不怕因为自己出风头的举动,受到什么报复。

  他了解德国的政治运行规律,很清楚今天德国的大权不在皇帝和众贵族的手里,而是集中在了军事独裁者鲁登道夫的手里,浮士德也很了解鲁登道夫的性格,他是不会为了皇帝、贵族的不满,就去做什么事情。

  鲁登道夫真就是一个纯粹的战争狂人。

  可德国若没有这个战争狂人,就靠一众颟顸无能的贵族,德国是没办法把战争打到今年的。

第九十二章 德式决斗

  大德意志团是姓浮士德的吗?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答案,

  近卫第一“浮士德-大德意志”猎兵突击团,现在还真就是姓浮士德。

  浮士德放弃一个战后就要不值一文的男爵头衔,换来把这荣誉授予整支部队,可以说是放弃芝麻捡起西瓜,市恩于全军。

  就是那些没能和大德意志团将士共享这份荣耀的其余部队士兵,也会知道,哦,德军之中有这么一个战争英雄浮士德,他把德皇陛下破例授予的男爵爵位,直接让给同袍。

  浮士德的恩情还不完,他在士兵中的威望,必然是要与日俱增。

  宴会总算得以继续进行下去,音乐奏毕,帷幕拉起,今日上演的歌剧名为《霍亨索伦之梦》,讲述着剧中英雄、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的一场预言梦。

  大选帝侯奠定了勃兰登堡-普鲁士政权的基础,他迫使波兰放弃对普鲁士公国的宗主权,争取到普鲁士国王的头衔,将勃兰登堡破碎的领土尽量连成一片,使其成为霍亨索伦王朝世袭的核心领地。

  就是从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开始,勃兰登堡-普鲁士政权从神圣罗马帝国几百个诸侯邦国里脱颖而出,得以坐上欧陆争霸的牌桌。

  在舞台上,大选帝侯的演员高声歌唱,唱出他对这些领地的担忧。

  大选帝侯的文治武功已成往事,他忧心领地的未来。他托付诸子的领土将会如何?他们将会是合格的继承者吗?霍亨索伦王朝将何去何从?

  腓特烈·威廉,一个伟岸、瘦削、冷酷的人物,此时由一名矮小、肥胖、和蔼的演员来扮演。一个在现实中残酷无情的大丈夫,在舞台上变成急需补眠的好好先生。

  大选侯在宝座上酣然入梦,能预言未来的未来神从他身后登场,告诉他霍亨索伦王朝今后几百年间将会迎来的荣耀。

  随着柔和的音乐响起,大选帝侯请求未来神为他指点迷津。然后,未来神为他呈现五幅梦中画卷,向他再次保证,他所创造的丰功伟业,将会得到珍惜和保护。

  第一幅梦中画卷是士兵王扩建了普鲁士的军队,士兵王将普鲁士真正变为了一支军队所拥有的国家,军旗招展,刺刀林立,铁十字的光辉之下,在大选帝侯把普鲁士带上牌桌以后,士兵王又给了普鲁士打牌的资本。

  在未来神描绘的第二幅梦中画卷里,士兵王的儿子,普鲁士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神腓特烈大帝横空出世,他强取豪夺西里西亚,连败奥、法、俄三大列强,在祖父、父亲留下的这张牌桌里,用有限的资本打出了最不可思议的战绩。

  第三幅画卷,是腓特烈·威廉三世,他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之下,一度使普鲁士濒临亡国,耶拿的一阵风,法国人几乎吹走了整个普鲁士,。

  可是痛定思痛以后,普鲁士也在腓特烈·威廉三世的手上,迎来一次脱胎换骨的革新,施泰因首相解放农奴,沙恩霍斯特创建了总参谋部制度,洪堡打造了普鲁士的教育体系,战车已经上道,只等飞驰。

  第四幅画卷的帷幕,才一展开,夏洛滕堡宫中的宾客,便掌声雷动,因为威廉一世、俾斯麦宰相、老毛奇……

  建立了今日德意志帝国的一众伟大人物,按照次序一一登场,每个角色的出场歌唱,都引来此起彼伏的掌声。

  未来神所呈现的世界可谓尽善尽美,大选帝侯对其王朝的美好结局倍感欣慰,声称自己已厌倦战争,乐于看到和平得以实现。

  可这出歌剧,还没到真正的尾声,最后的结局之处,就是前面所有的演员,共同迎着一幅巨大的威廉二世画像,走了出来,众人齐唱赞歌,欢声笑语里庆贺威廉二世即将为德国带来的世界霸权。

  这幅画面,引得显贵们兴高采烈,皇帝陛下也面带笑意,看得出来是对这出歌剧特别满意,场下之人中,浮士德注意的到,鲁登道夫、艾伯特、考茨基……寥寥数人,却都是非常关键的人物,都对这幕歌剧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

  歌剧结束以后,便是舞会阶段,贵族男女相继开始跳起华尔兹,浮士德也举着一只酒杯,坐到考茨基先生的边上。

  在夏洛腾堡宫的诸多蠢物之中,哪怕考茨基的政见和浮士德的立场其实还有一段距离,那考茨基也算得上浮士德最能接受的一号人。

  浮士德坐下来,考茨基还保持着学究式的笑容:“浮士德中校,这样盛大的场合下,强硬拒绝陛下授爵,你是要出名了,可是陛下不会放过你。”

  浮士德满不在乎:“陛下,陛下还能插手总参谋部不成?我早听说过,陛下如今连总参谋部的一个警卫都调不动。”

  考茨基对军部的独裁,还是十分警惕,他严肃起来:“这幕歌剧,中校,我猜想鲁登道夫将军会做出这等评价,歌剧里渲染的德意志统一,不是要靠歌剧,而是要军队来保障。”

  浮士德说:“老毛奇说过,王位的安全要靠诗歌来保障。最伟大的德国诗人席勒也说过,一旦德国拥有民族剧场,德意志就会成为民族。”

  考茨基道:“不幸的是,席勒的预言未能成真,现实的历史是,对外战争成为民族剧场,钢刀取代钢笔,给德意志民族带来统一。”

  经过浮士德的政治表演以后,喜欢他的德军军官是越来越多,可是讨厌浮士德的贵族,也为数不少。

  舞会进行之中,灯光绚彩,仰慕浮士德的哈布斯堡皇朝阿涅丝公主,很想找个机会邀请浮士德跳上一曲,可挑衅者如影随形的到来,就打断了小公主的计划。

  挑衅者当然是贵族,威廉·冯·哈布斯堡,他是阿涅丝公主的堂兄弟,一代名将卡尔大公的曾孙,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浮士德的身高已经很高,威廉大公还比浮士德更高些。

  在柏林,一个奥地利贵族来挑衅德国的战争英雄,威廉大公好像忘记了今日苟延残喘的奥匈帝国,尚能在欧洲苟且偷安,全靠的是像浮士德这样的德国军人在战场奋战。

  威廉大公是战前奥地利击剑比赛的冠军,他邀请浮士德:“浮士德中校居然能拒绝皇帝陛下的授爵,真让人敬佩,我听说德军军官都要学习击剑,否则就被视为懦夫,浮士德中校也会击剑吧。”

  浮士德放下手里的酒杯:“德军的击剑,不是竞技击剑,而是德式击剑,您应该听闻过,德式击剑,面部不得佩戴任何护具,身体不得移动,谁也移动,谁就判负。”

  德国人热衷的德式击剑,讲究的就是男子汉气概,所以刻意定下好几条规矩,要的就是在脸上留下疤痕。

  历史上的俾斯麦、马克思等人,都有过这种击剑经历,也都在脸上留下剑疤,德国人那么流行蓄大胡子,一定程度上,也是年纪大了以后,觉得年轻时的好勇斗狠不好,所以要用一抹大胡子遮住连部的剑疤。

  威廉大公敢向浮士德这等战争英雄,主动发起挑战,还真是勇气可嘉。

  他大约认为,专业的击剑和战场上的战斗不是一回事,认为自己作为专业的击剑运动员,肯定要比浮士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