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不求生 第39章

作者:宇文

  威廉大公当然也玩过德式击剑,他自认为是看不惯浮士德的沽名钓誉,想给他留下一点教训,便答应下来:“德式击剑!很好,就按照德国的决斗规矩来。”

  威廉大公的挑战,很快引起宫廷中许多人的注意,大家都侧目过来,都在等着看浮士德是接受还是拒绝。

  浮士德不想弄伤一个哈布斯堡家族的大贵族,可人家挑衅到眼前,他也没有退缩的道理。

  “大公,我祝福您不要受伤,可是刀剑无眼,若在路易丝公主的宴会见血,场面不免难看。”

  威廉大公哈哈大笑:“浮士德中校,你别害怕,不要找理由拒绝。”

  周围不少贵族,也都附和起哄了起来,起哄声也引起威廉二世的注意,皇帝陛下举起手平息住众人的哄闹声,他亲自做主:

  “朕来评判,你们两人就依据德国的决斗规则,进行击剑比赛,一点点小伤,没有关系,还更显示出德意志人的英雄气概。”

  维多利亚·路易丝公主也很喜欢见到这种场面,大公主笑道:“你们比吧比吧,这会为宴会更添一份精彩。”

  浮士德恭敬不如从命,他换上德式击剑的比赛服,再戴上头部唯一允许的护具护目镜,然后便以右手挑起长剑,剑尖对准了对面的威廉大公。

  哈布斯堡家族的小公主阿涅丝,没有给她的堂哥威廉大公加油,而是手足舞蹈,起劲儿的喊着浮士德的名字:“浮士德中校,打败他,打败威利!”

  威利是威廉大公的小名,这个昵称,恰好跟德皇威廉二世的小名相同,阿涅丝公主这么一喊,威廉二世的表情就又有些绷不住。

  浮士德没把阿涅丝公主放在眼里,他可不太喜欢才十四五岁没有发育完全的小女孩,一张脸再美貌绝伦,也不算数。

第九十三章 向右是法西斯

  十九世纪德国决斗风气盛行,为了避免太多伤亡,击剑的剑尖要磨圆,按照决斗规则,长剑不能刺击,而是要甩动手腕进行劈砍,身体不能移动,躲避剑刃的人,就会被视为懦夫。

  浮士德已经佩戴上金属护目镜,然后将带有螺旋护手的长剑高高举起,威廉大公自信满满,也是如此装扮,站在浮士德的对面。

  区别之处是,威廉大公的护目镜外有银质装饰,他的剑柄上还镶嵌细钻。

  “中校,你要是不行了,就可以弃剑认输。”

  威廉大公跃跃欲试,完全没意识到他是在挑战谁,浮士德不置可否轻笑一声,裁判便敲响铜铃,大公的长剑第一时间劈砍出来,迅疾若雷电,可放在浮士德的眼里,简直就像小孩子把戏一样缓慢。

  浮士德举剑招架,两把钢制细剑相撞迸出火星,浮士德几乎没发力,可已经能感受到威廉大公手腕处绷紧的痛苦。

  “太慢了。”

  浮士德手腕翻转,长剑如活物般缠住威廉大公的剑身,轻轻一扯便让对方重心偏移,威廉大公的身体踉跄晃动,险些就失去平衡,迈出去一步。

  观众席传来阿涅丝公主的笑声,约瑟芬太后连忙举起天鹅绒小扇,掩住阿涅丝的笑容。

  在走廊边上,排成一列的女仆中间,女佣菈菈也在为浮士德暗中打气,只是她不可能像阿涅丝公主那样,满不在乎的发出笑声,只能憋红一张小脸,忍住兴奋。

  威廉大公涨红着脸,两人交手的一瞬间,人人就能看得出来,浮士德已经占尽上风,他的速度和力量都远超威廉大公不知道多少倍,只是并不很主动进攻而已,要不然一两秒钟,威廉大公就得败下阵来。

  威廉大公还在鼓足力气,奋力劈砍,手里的长剑砍击眼花缭乱,这一次浮士德甚至没有抬臂,只用手腕轻轻挥动,一下接着一下,就把威廉大公的长剑完美招架。

  最后,浮士德的长剑突然上扬,只多增加半分力量,威廉大公就闷哼一声,细剑脱手飞出,在吊灯下划出银弧,最终“当啷”一声插在五米外的护壁板上,剑柄震颤着,像只垂死的小鸟。

  浮士德无意给威廉大公的脸上留下血痕,所以才用这种方式,击飞他的长剑。

  威廉大公盯着自己颤抖的手掌,护目镜下渗出冷汗,将精心卷曲的额发粘成绺状:“我认输……”

  观众席鸦雀无声,只有阿涅丝公主惊呼一声:“浮士德先生,您真厉害!”

  大公盯着眼前的剑尖,喉结滚动着,突然注意到浮士德的脸,浮士德面无表情,没有一丝情绪波动,根本就是在看笑话。

  “您的剑术,简直是魔鬼训练的产物。”

  威廉大公的认输,还算干净利落,浮士德放下长剑:“不,大公,这是每日每夜在战壕里厮杀练出来的技术,与训练无关。”

  浮士德捡起威廉大公掉落的银质护目镜,道:“您要真想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就不该尝试击剑,想玩刺激的,不如去凡尔登的铁丝网里试试。”

  威廉大公完全拜服:“中校,我心服口服,您的剑术,我从没见过这么厉害的人。只有跟您亲自交手,两剑相触,才能知道您留了多大的力,如此收手,还有这等本领,我佩服极了,如有机会,我真心愿意投身军旅,到您的麾下当名列兵。”

  浮士德对养尊处优的哈布斯堡大贵族,可没兴趣:“那您应该报名参加奥地利的军队,那才能表明大公您的拳拳爱国之心!”

  浮士德又把威廉大公搀扶起来:“大公的身体不要紧吧?”

  “我没有大碍……败在浮士德中校剑下,我服气。”

  事到如今,在场任何一个看不惯浮士德的人,现在都蔫了火,连奥地利的击剑冠军也不是浮士德一合之敌,肯定再没人敢挑战浮士德。

  威廉二世见状,也只能故作大度宣布:“没人受伤就好,不过是一场击剑比赛而已,不要伤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和气,浮士德是职业军人,威廉大公输掉比赛很正常,这没什么,德国人不该为此倨傲,大家更要记住,德奥两国的血盟如钢铁般坚固,德奥两国人民的友谊长青。”

  浮士德也取下护目镜,他的动作潇洒,将长剑轻轻一掷,就准确无误投回剑架上,行云流水,又让阿涅丝公主忍不住叫好起来。

  浮士德浑不在意的坐回自己的位置,考茨基先生和龙德施泰特中校都为他鼓掌:“你真是德国军队的骄傲。”

  浮士德休息片刻,小女仆菈菈便找到机会,跑到浮士德的这桌上,给浮士德倒酒,又小声鼓劲:“浮士德先生,您表现真好,真叫人佩服……”

  浮士德抬起头看了一眼小女仆,只见菈菈也在紧紧盯着自己,菈菈的外貌其实比起阿涅丝那样风华惊艳的大美人来讲,单论五官,并不差到哪里,只是素面朝天、未施粉黛,没有特意的打扮,再加上灰扑扑的佣人气质,所以才一下不显得明艳照人。

  菈菈清澈明亮的目光,叫人心疼,她触到浮士德的眼睛,脸上微微一红,忍不住移开视线,转到浮士德另外一边的眼罩上,可还是觉得中校英俊的叫人站立不住。

  浮士德想到什么,便把自己取下来的护目镜递到菈菈手里,他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菈菈,谢谢你这几日来的照料,这东西你留着做纪念,我保证,今夜过后,这幅护目镜卖出去,肯定很值钱,有的是人想买。”

  菈菈只是紧紧握住金属护目镜,脸上的红晕都已经拉到耳朵边上:“谢谢您……中校,您到前线以后,我会一直挂念您,但愿上帝保佑,您在前方永远顺利,为帝国获得更多胜利。”

  到这时候,菈菈还不忘国家,她真是一个特别爱国的小女孩,浮士德对菈菈,又觉得欣赏,又觉得这孩子真的还过分年轻,她从不知道,这个帝国,并未如她爱着帝国一样爱过她。

  路易丝公主的生日宴会结束以后,众人渐渐散场,浮士德也准备和龙德施泰特中校坐车离开,出宫以前,约瑟芬太后却留下了浮士德。

  约瑟芬太后单独走到浮士德的面前,皇太后拿着一只银质的别针,交到浮士德的手里,然后面纱下发出轻笑:“阿涅丝公主年龄还小,但她很喜欢中校,等到战争结束以后,公主的年龄合适了,中校您的身份也合适时,我们会准许你们两人认识的。”

  龙德施泰特中校睁大了眼睛,在他看来,这就是哈布斯堡皇室已经默许准备把公主嫁给浮士德,能以平民之身迎娶公主,而且还是全欧洲最看重门户之见的哈布斯堡皇族,这真是泼天富贵。

  若没有这场世界大战,任何一个人想都不敢想吧。

  浮士德的想法却完全不同,他之前对约瑟芬太后的温和澄净,还觉得很有好感。

  现在却突然间感受到,皇太后一举一动之间,依然保持着古代封建贵族的傲慢,她都没问过浮士德的想法,就觉得浮士德一定想攀龙附凤,看得上什么公主吗?

  浮士德摇摇头:“太后,我和公主素不相识,公主的贴身礼物,恕我不能接受。”

  约瑟芬太后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又重新上下打量起浮士德,她心里觉得浮士德的人品很好,便也把带着阿涅丝公主名字的别针收了起来。

  “阿涅丝很喜欢你,来日方长,今后等战争结束以后,你们会有机会好好接触。”

  浮士德在皇太后面前微微一躬:“战争结束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约瑟芬太后沉默,刚刚浮士德在夏洛腾堡宫击败威廉大公,虽然是打了哈布斯堡皇室的脸,可约瑟芬太后不仅没觉得面上无光,反而是对浮士德的英姿勃发,深为欣赏。

  皇太后现在更深深记住了浮士德这个人,放眼整个德国和奥匈帝国,像浮士德一样的男子,在约瑟芬太后的眼里,实在不多。

  浮士德向太后告别,离开了夏洛腾堡宫,龙德施泰特中校还担心浮士德会不会受到报复,不过事后证明,掌管兵权的鲁登道夫是变得更欣赏浮士德了。

  至于德皇陛下,威廉二世在总参谋部毫无话语权,兴登堡还会找些话术捧着威廉二世,去敷衍皇帝。

  鲁登道夫呢,便完全对皇帝陛下不假颜色,威廉二世敢到总参谋部胡乱指手画脚,鲁登道夫就真敢毫不客气的当面批评皇帝。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全国军队都操于鲁登道夫之手,而且整个军界,现在大多数人也都相信,只有鲁登道夫才能统帅德军,威廉二世对他是毫无办法,无论是人心还是制度,鲁登道夫都成了实打实的军事独裁者,即便战争结束,想必德国也不可能回到战前那种状态。

  战前,人们普遍相信,德国要么向左成为共和国,要么向右成为拜占庭。

  现在呢,战争结束以后,德国的可能性,只剩下向左成为革命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向右成为军事独裁的法西斯国家。

第九十四章 乌克兰王子

  1914年6月28日,哈布斯堡皇朝的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前往萨拉热窝出席周年庆典,十四年前的这一天,奥匈帝国的老皇帝准许斐迪南大公迎娶意中人索菲·霍泰克。

  索菲曾是斐迪南大公前未婚妻的宫廷侍女,也是贵族出身,可与斐迪南大公的皇储身份比起来,还是地位低微,在哈布斯堡皇朝的排序中,索菲的地位比未成年人都低,所以她每次参与哈布斯堡皇朝的宴会,入场列队时,都还要排在小男孩和小女孩身后。

  6月28日这一天,对斐迪南大公夫妇的爱情来讲,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可除了他们以外,对于塞尔维亚人民来讲,这一天则有其他更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五百二十五年前,奥斯曼帝国军队在科索沃战场击败了巴尔干联军,这是一场异常传奇,过程又跌宕起伏的战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先败后胜,塞尔维亚的诈降骑士米洛斯·奥比利奇,在战场上成功刺杀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一世。

  可土耳其军队在苏丹暴毙的情况下,还是尽起哀兵,为君父雪恨,彻底击败了塞尔维亚,拉开了塞尔维亚长达数百年的亡国史。

  6月28日这天,是科索沃战役纪念日,是塞尔维亚人传奇刺客刺杀苏丹并被土军乱刀砍死的殉难日,也是整个国家的亡国日。

  斐迪南大公挑选这一天视察萨拉热窝,无疑是在塞尔维亚人的历史伤口上撒盐,至于大公夫妇的爱情纪念,在几百年的历史积怨下,无人在意。

  普林西普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他站在大公夫妇汽车的前方,近距离向大公夫妇射击,一颗子弹射穿索菲的紧身胸衣,直穿索菲的腹腔,另一颗子弹穿透斐迪南大公的颈静脉,血流如注。

  欧洲历史自此改变,欧陆列强执掌世界权柄的宝座,在自相残杀中,迸裂出第一道隙缝。

  对哈布斯堡家族的每一位成员来讲,那天都是个很重要的日子,从这天以后,奥匈帝国再没遇到任何好事。

  起初,哈布斯堡家族设想速战速决,他们以为能够在数日之内迫使塞尔维亚屈服,然而进攻行动惨遭失败。

  塞尔维亚军队经历过两次巴尔干战争的试炼,由经验老到的将军指挥,建立起坚不可摧的防线,并于采尔山战役中以少胜多,干净利落的击败了奥匈军队。

  然后俄国也加入战争,巨大的压路机向奥匈帝国碾压过来,哈布斯堡军队在铁路线上乱作一团,有些部队从塞尔维亚战线开往俄国战线,有些部队从俄国战线开往塞尔维亚战线,加利西亚战役,又一场惨败。

  哈布斯堡皇朝不得不打一场持久战,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还要忍受英国海军的封锁。

  现代化的哈布斯堡舰队被堵在亚得里亚海内,英国皇家海军具有压倒性的实力,而伦敦的法国盟友也拥有自己的地中海舰队。意大利的情况也是一样。

  及至1914年圣诞节,在哈布斯堡武装部队原有的步兵单位中,大约82%的兵力已伤亡殆尽。大约一百万人或阵亡,或负伤,或患病。接下来的战争就要指望后备兵员、平民百姓以及刚刚完成训练的军官了。

  年轻的威廉大公,就是这批新军官中的一员。

  威廉大公在夏洛滕堡宫挑衅浮士德,结果是自取其辱,他的长剑被浮士德轻易挑落,战败过后,路易丝公主的宴会宾客散尽,威廉大公还阴沉着脸,久久没有走出这场失败。

  约瑟芬太后命阿涅丝公主去安慰这位年轻的大公,阿涅丝公主迫不及待的跑到威廉大公面前,“啪”地一声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大笑道:

  “瓦西里哥哥,你怎么会去挑战浮士德中校?中校是德国人的战争英雄,您想,他在几百万德军里都是最勇敢的士兵,没人是他的对手。”

  阿涅丝公主奚落了威廉大公几句话以后,又轻笑一声:“可你有胆挑战他,也很有勇气,我也佩服你!瓦西里哥哥,以后再干这种事,叫上我,我们一起。”

  威廉大公难堪的笑了两下,大战爆发以后,他奉命在奥匈帝国一个乌克兰主力步兵团里指挥一个排,所以有了一个乌克兰语的名字瓦西里。

  哈布斯堡家族为了维系统治,在近代实行有一种特殊的统治伎俩,就是安排皇室成员去学习各民族的语言文化。

  每一位皇室成员,按照惯例,都要自小学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完全掌握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然后等他们长大以后,便打入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圈子里,充当民族主义群体和哈布斯堡皇朝之间的联系纽带。

  威廉大公便从小学习乌克兰语,成年礼就是进入加利西亚的乌克兰农村生活了几个月。

  阿涅丝公主也是如此,不过小公主是从小学习捷克语。

  威廉大公叹了口气:“浮士德中校真是一位了不得的战士,我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方方面面都比我强。”

  阿涅丝公主还是安慰威廉大公:“你在战场上表现也很好呀,我听闻,德皇陛下还要授予你铁十字勋章。”

  威廉大公无奈:“那只是德国人客气一下,如果我不姓哈布斯堡,人家才瞧不上我。”

  阿涅丝公主嬉笑:“你说得也对,不姓哈布斯堡,你哪来的勇气挑战浮士德中校。”

  威廉大公捏紧拳头,作势要答:“你还这样讲!……我身边的乌克兰人,也都在讨论浮士德,大家都说是里加湾战役导致了俄国革命,波兰人和乌克兰人,都指望趁着俄国革命,大举东进。”

  阿涅丝公主对于俄国腹地,并不感兴趣,富饶的乌克兰,在阿涅丝公主的想象中,也只是遥远彼方一片荒凉的黑色土地。

  她只对波西米亚的文学和艺术感兴趣,小公主怀表上的肖像,便是恳求捷克大画家穆夏为她绘制的。

  “乌克兰人,我在维也纳的老师们,都说乌克兰人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阿涅丝公主说道,“而且乌克兰人索求的领土范围,跟波兰人的传统领土重叠,这两个族群之间矛盾重重,我们只能从中选择帮助一个民族。”

  阿涅丝公主接受了哈布斯堡皇室完善的皇家教育,见识水平自然不低,哈布斯堡家族很重视教育,为皇室成员延聘的教师,均为学术界的第一流人物,比如经济学领域中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门格尔,便是哈布斯堡的皇家教师。

  威廉大公又有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俄国革命以后,风雨飘摇,不管西线战况如何,我们一定可以赢得东线的胜利。如能强化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分离意识,那就可以用乌克兰的民族觉醒反俄,同时,我担保,将来德国人一定想把乌克兰完全变成他们的傀儡,若真让德国人办到,德国人的势力范围就会从各个方向把奥匈帝国包围起来。”

  威廉大公摇着头,说:“若是那样,即便我们赢下战争,战后奥匈帝国也会变成德国的又一个仆从国。”

  “乌克兰民族主义除了威胁俄国,也能牵制到德国,对哈布斯堡来讲,最有利的情况,就是让乌克兰成为政治独立的国家,进而成为我们的盟友,既反对俄国,也制止德国把乌克兰变成傀儡。”

  威廉大公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政治见解,哈布斯堡人在政治方面确有一些梅特涅式的独到天赋。

  可与梅特涅的困境一样,今天的哈布斯堡缺乏国力,没实力、没军力,谈什么都是空的。

  威廉大公好像下定决心似的,说:“德国人想要推广突击猎兵这种新型部队,我也想去接受德国人的培训,我们奥地利人也擅长山地作战,我想这样,以奥地利人为班底,组建一支像大德意志团那类的部队。”

  阿涅丝公主不解其意:“你想到浮士德中校的麾下作战吗?”

  威廉大公对浮士德,现在是又敬又怕:“我倒想有这种机会!可大德意志团,没那么好加入。我能争取到,加入一个大德意志团为样板的新编部队,就很满意。”

  阿涅丝公主对威廉大公的这种奇妙想法,顿时就产生极大兴趣,她向威廉大公保证,可以去帮忙说服约瑟芬皇太后,还有去说服阿涅丝公主的哥哥,也就是现在奥匈帝国的新人小皇帝卡尔一世。

  威廉大公颇为感激阿涅丝公主的帮助,他们两位皇族成员,现在都眼巴巴对浮士德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在浮士德本人身上,他现在却要去做一件将彻底毁灭欧洲君主制度的事情。

  浮士德要去见一见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

  这次会面,多亏了考茨基的从中安排,否则以浮士德战争英雄的身份,他要去见还被关押在牢房里的李、卢二先生,实在过于敏感,并不容易。

  考茨基想了个办法,他安排帮忙给浮士德化妆,让浮士德混入到一群可以探访卢森堡的女人里面,这样就可以顺利探监,见一见罗莎·卢森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