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宇文
鲁登道夫是陆军将领,他对德国海军没有多少感情,只说道:“如果英国人的要求不可避免,我们也只能接受。”
谢德曼多少有些担心此事责任太大,还是决定再给艾伯特打去一个电话。
电话里面,艾伯特很不高兴的批评谢德曼:“还有什么比结束战争更重要吗?只要协约国同意帮助我们恢复秩序,任何条件都是值得的,谢德曼先生,请您和埃尔兹伯格先生、鲁登道夫将军,立刻回复协约国,只要协约国同意六个师的德军返回柏林,我们愿意接受一切附加条款。”
黎明的太阳升起以前,埃尔兹伯格便又火急火燎的回复协约国:“德国愿意接受额外条款,我们将按照协约国规定的时间,执行与公海舰队相关的一切协议。”
就在当天,英国政府获悉这一消息以后,丘吉尔大喜过望,他没有多加隐瞒,在向劳合乔治复命不久以后,便在受泰晤士报记者采访的时候,邀功似的说出此事。
丘吉尔志得意满,他告诉记者:“我已经促成了德国同意永久解散公海舰队,德国海军要交出所有主力军舰,除此以外,为了保障英国的海上航行自由,我们还与德国达成一项额外协议,德国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向英国移交他们全部的造船工业。”
英国人十分看重海权,所以这条消息,当天便登上了泰晤士报的号外头条,并很快传遍全英国,也就在当天晚上以前,消息当然也传回了德国。
实际上,即便没有丘吉尔的这张大嘴巴,艾伯特政府与协约国达成的这份和约草稿,也很难瞒住大多数德国人。
埃尔兹伯格代表团本身就不是特别保密,更重要的是,鲁登道夫那边,鲁登道夫对总参谋部的控制并不严密,兴登堡的确带走了一大批对艾伯特政府极端不满的保皇派,可剩下来的军官里面,也不是人人就能真心效忠艾伯特政府。
所以各种风声消息,早就飞速流传了起来。
傍晚时分,浮士德受李卜克内西的邀请,正在李卜克内西的住处共进晚餐,革命以后,李卜克内西住进了位于菩提树下大街的阿德龙酒店。
这座酒店紧邻勃兰登堡门,是战争爆发前柏林最高档的豪华酒店,1907年才完全建成,酒店周边名胜景点、大牌商店、画廊、剧院环绕,不少旧时代的柏林望族,不惜卖掉冬日别墅,都想在阿德龙酒店里拥有一处永久保留的房间。
柏林革命过后,阿德龙酒店把三层楼的所有房间,整个都提供给革命政权使用,除了李卜克内西以外,还有好些位在柏林暂时没有房子居住的政治家,也都住进了阿德龙酒店。
阿德龙酒店的主人,是美因茨出身的德国名厨劳伦茨·阿德龙,他靠着做饭经营餐厅起家,后来当上了威廉二世的御厨,由此声名大噪,一战爆发以前,就已经拥有巨大财力,可以投资两千万马克建设这座酒店。
酒店里的餐饮,非常高档奢华,比浮士德影响里的有些粗糙、粗犷的德国菜,风格大相径庭,菜品、味道,更接近于法餐。
因为劳动共同体会议上的分歧,李卜克内西现在很想重新弥补斯巴达克同盟和国社党的关系,晚餐上,除了李卜克内西以外,苏俄代表季诺维也夫同样在场。
季诺维也夫一见到浮士德,便连忙致歉:“上一回我们初次见面,我讲的那番话,并没有很好顾及到国社党人的感受,说得有些过了头,实在抱歉,还请浮士德先生您接受我代表苏俄致歉。”
浮士德摆摆手,笑道:“季诺维也夫先生,您多虑了,我是不会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
说是这样说,不知不觉中,浮士德和季诺维也夫对对方使用的称呼,都是“先生”,而不是“同志”。
李卜克内西邀请浮士德坐下,他犹豫一下,还是问道:“斯巴达克同盟正在召开改组大会,浮士德同志,国社党真没想法吗?我们可以合作,一起成立德共。”
浮士德摇头:“博士,我早前已经同罗莎女士表示过我的意思了,国社党不会和斯巴达克同盟合并。”
李卜克内西叹口气:“浮士德同志要是担心斯巴达克同盟吞并了国社党,大可不必,只要两党合并,我和罗莎都愿意支持你出任德共的第一任党主席。”
浮士德还是继续拒绝了李卜克内西的盛情邀请,他自己心里可明亮得很,国社党人中严重缺乏有全国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不说李卜克内西的承诺是真是假,即便是真的又如何?
浮士德一个在德共里没有根基的人,空降德共主席,也只能被斯巴达克同盟架空,毫无意义。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海舰队的落日
这座奢华的阿德龙酒店,也让浮士德觉得有些不自在,国社党其实没有很强烈的苦行僧、清教徒作风,只是强调官兵一致原则,但按照德国的物质条件,普通士兵的待遇标准,其实也不算差。
不过,阿德龙酒店过于豪奢,就是放到现代,都让人觉得太过富丽堂皇,满满都是快要溢出来的洛可可风格,并不符合浮士德的审美标准。
浮士德自己,如果要论生活和居住的享受,他还是更喜欢像包豪斯主义那类装饰简约、又注重功能用途的设计风格。
季诺维也夫还是想争取浮士德:“浮士德先生,在先进国家里,想要发生一场苏维埃革命,想要成立一个由各级苏维埃像金字塔般一层层地组成的国家机关,就必须用一个奉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勇敢的走出来,实施坚定的领导……否则,革命就不会带有无产阶级的性质。”
季诺维也夫说:“我来到柏林以后,仔细观察了德国革命的情况,如今德国的苏维埃,最缺少的,就是布尔什维克曾在俄国做到过的事情,一致、耐心地向群众解释什么是革命。唯有如此,才能加强苏维埃的威信,也提高我们在苏维埃内的威信,并争取到工兵苏维埃的大多数,使苏维埃成为夺取政权斗争的武器。”
浮士德还是摇头:“先生,如果有谁拿一九一八年十一月的德国,同一九一七年十一月的俄国来做比较的话,那他就错了。德国和俄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而且,德国人是很骄傲的,不管是独立党、斯巴达克同盟,还是国社党,德国人民或者德国革命者,他们都有一点相同,就是十分骄傲,不愿意像您说的那样,亦步亦趋跟随外国人的指导。”
季诺维也夫听到这话,顿感自己的失言,毕竟多少年来,从彼得大帝那个时代开始,德国人在俄国人面前都占据着老师的生态位,现在突然反过来,要德国人做苏俄的学生,自然是会让德国人民心里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季诺维也夫悻悻坐下,李卜克内西只觉得特别苦恼,李卜克内西是非常欣赏浮士德的,他刚刚许诺,愿意支持浮士德做德共主席,那也不是开玩笑,更是空头承诺。
实打实的,如果浮士德愿意带领国社党加入德共,李卜克内西是发自真心,愿意让浮士德来领导德共的。
李卜克内西的眼神,特别真挚,他握住浮士德的手,感慨万千:“这几年来,我和罗莎被关入监狱,我们为德国人民做的事情实在太少,远没有你多,要我当德共主席,其实真的很惭愧!与您相比,我是自愧不如的。”
浮士德淡淡说:“博士,您过谦了,德共只会认李卜克内西博士和罗莎女士,德共不会认我的。”
浮士德心里想得很明白,即便他有李卜克内西最真诚的支持,浮士德也不可能当好这个空降的德共主席。
与其做一个被第三国际和李卜克内西指导的空头主席,浮士德当然更愿意回去国社党当他的浮指导。
今天在阿德龙酒店这场会谈,结果斯巴达克同盟还是未能达成目的,浮士德已经有些想离开了,他身后的房门却被佐尔格推开。
佐尔格小步快跑到浮士德身边,低语道:“史塔西的情报,阁下,艾伯特政府与协约国达成密约,有一条被媒体曝光的密约条款,是针对公海舰队,协约国要求永久摧毁德国的海军工业。”
因为艾伯特政府保密能力很弱,也因为协约国方面信心满满,急于邀功的大嘴巴政客太多,所以停战密约里面,除了艾伯特希望协约国支持他镇压革命的条款还算秘密以外,其余条款,一点都不秘密,当天就已经传遍了全世界。
李卜克内西也很快收到相关消息,大家相顾无言,季诺维也夫知趣的没有说话,李卜克内西握起拳头,沉沉砸了一下桌子说:
“艾伯特政府没有向大柏林工农兵委员会通报谈判的具体进展。”
浮士德抬起眼,略感失望,李卜克内西好像没有很在意谈判中曝光出来的海军条款,只是在意艾伯特政府没有和其他党派进行紧密的协商。
浮士德提醒他:“博士,请您了解一下,协约国的合约要求,可是要德国永久性、彻底的摧毁造船工业啊……”
李卜克内西和季诺维也夫两人,却都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浮士德默然无言,确实,从已经曝光出来的条款内容看,似乎协约国对德国的惩罚,并没有布列斯特和约那么严厉。
苏俄都能接受布列斯特和约,李卜克内西看起来,似乎也可以接受艾伯特和约。
德国人民急于求和,估计在此时,也不会太过反对和约,只有等到和平达成以后,等到德国人民缓过气来,他们的民族主义情感,才会重新占领高峰。
从策略上来讲,李卜克内西现在支持和谈,似乎并没有错。
浮士德从理性上明白李卜克内西想法的合理性,只是从感性上来讲,他很失望,斯巴达克同盟这样做,就难怪后来德意志江山会落到希特勒的手里。
浮士德意兴索然的离开阿德龙酒店以后,便告诉佐尔格:“给我准备一下,我要给曼施坦因拍发一份密电。”
佐尔格大吃一惊:“阁下,您?这是里通外敌的行为!”
浮士德严厉道:“我是要提醒曼施坦因,提醒他德国海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佐尔格同志,这一消息需要向斯巴达克同盟保密。”
“佐尔格同志,斯巴达克同盟正在召开改组德共大会,我想,从这场大会过后,你就必须做出选择,是当一名德共党员,还是当一名国社党党员,史塔西不能由一个双重党籍的人继续领导。”
佐尔格如遭雷击,他明白,浮士德这句话意味着国社党今后就要走上和德共不同的道路,也许双方最终还会殊途同归,然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面,两党要走的路,肯定不尽相同,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要刀兵相见。
佐尔格很尊敬李卜克内西,也很憧憬浮士德,让他在两边之间做出选择,实在痛苦。
浮士德看出了佐尔格内心的纠葛,温言道:“这几天,我给你放个假吧,史塔西先交给魏森同志、皮拉尔同志、斯密特同志负责,你先休假,休息一段时间。”
浮士德说出的几个名字,都是佐尔格在史塔西里的副手,也都是非常坚定的国社党党员。
佐尔格带着苦涩的笑容:“我还能说什么呢?阁下已经做出这种决定,我只能服从。”
浮士德摇头:“佐尔格同志,再为我准备一份声明吧。”
“什么内容?”
“国社党反对艾伯特和约。”
佐尔格苦笑:“您这样做,就跟反对劳动共同体协议一样,即便未来能证明是正确的做法,可在今天,这只会让德国人民变得讨厌国社党,人们会说国社党在破坏和平。”
浮士德淡然处之:“用不了很久,顶多一两个月,德国人民就该反应过来。”
浮士德拍发给曼施坦因的那份密电,是过去史塔西和东方总计划小组之间留下的秘密联络渠道,柏林保卫战过后,曼施坦因还觉得他和浮士德之间的联系将会彻底断裂,没想到这么快就又收到了浮士德的消息。
远在东普鲁士的曼施坦因,看过浮士德发来的密电以后,眼神一动:“我们不能坐视公海舰队的海军旗,在日落之际降下。”
“按照我们原来的方案行动吧,开启彩虹行动,德意志海军宁要轰轰烈烈的死亡,也不要坐以待毙。”
第一百九十章 不同的彩虹行动
在丹麦的日德兰半岛附近,日德兰大海战的旧战场上,雾气朦胧的海洋深处,英国皇家海军的大舰队正在向威廉港开去,汹涌的波涛间,数不清的无畏舰破浪航行,使人想起日德兰海战时英国海军绵延十公里的巨大舰列。
在古今海战战史中,如此巨大的无畏舰战列线,堪称是空前绝后的奇观。
今天,大舰队中皇家海军的每一个官兵,又都怀抱着比日德兰海战更激动的心情,人人都期待着建立新的“特拉法尔加”功名。
旗舰“铁公爵”号舰桥上的每个人,都效仿纳尔逊着大礼服作战的遗风,整顿衣冠:纷纷整理自己深蓝色的防水帽,双排扣上衣和围在领口的白围巾。
上一次的日德兰海军大决战,英国人其实很不满意,这场大海战里德国海军的表现要比英军更好,德军以略逊色于英国海军的实力,击沉英军3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以及8艘驱逐舰。
英国海军损失了113300吨排水量的舰艇,还有6197官兵战死,177名被俘。
而德国海军则损失1艘战列巡洋舰、1艘前无畏舰、4艘轻巡洋舰以及5艘驱逐舰,损失舰艇的排水量只有62233吨,官兵阵亡2545名。
单纯从战果来看,德国海军对英国海军的交换比,达到一比二,证明了公海舰队主力舰艇及水兵的素质,已经超越了数百年来制霸七海的英国皇家海军。
从全局看来,德国方面企图突破英国封锁的计划没有实现,北海的整个格局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德国最终还是落败,英国赢得了一战的胜利。
可是在心理层面,英国人对日德兰海战的结果,并没有他们嘴上说的那样自信。
这一战至少证明,英国皇家海军在训练素质上已经不再是世界第一,在舰艇装备方面也逊色德国,再考虑到德国的工业实力在英国之上,未来只要德国缓过气来,德国海军是有极大可能性超越英国。
所以英国才急于毁灭德国海军,而且还必须是一次不留余地的毁灭,不给德国海军任何复兴的机会。
大舰队停泊在海面上,直到天色漆黑浓雾弥漫,晚上19点,一名身着德意志帝国海军少将黑色制服的瘦高个,方在4名幕僚的伴随下,由交通艇带到了英军的战列舰上。
当他们一行刚刚登上这艘战列舰的柚木甲板之际,随着一阵声响,几束刺眼的光柱猛然将他们照得惨白,这几名德国军官不由得发出了一些震颤。
甲板的前方,一整列海军陆战队军人肃立不动,只有他们枪上的刺刀闪烁着寒光。
5名德国军官被带到了灯火通明的军官餐厅,这张餐桌的首席坐着一位年轻的海军将领,一顶军帽依然漂亮地歪戴在他的头上,他背后的墙上赫然挂着描绘纳尔逊子爵在尼罗河以及特拉法尔加胜利的油画,而餐桌上则放置着一个青铜的雄狮雕像。
这似乎在暗示这位将领从开战伊始到赫尔戈兰湾,从多格尔沙洲再到日德兰海战,直到他担任目前职务
为止所乘坐的旗舰之名。
他就是年方47岁的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总司令官、海军上将戴维·贝蒂爵士。
看到德国人站立在门口,贝蒂爵士站起身来注视片刻,眼光直逼着为首的那名海军少将,而后开口问道:
“你是何人”
“海军少将胡戈·莫伊雷尔。”
“你是被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派遣,为了商谈有关交出德国舰队以履行停战协议而来的?”
“是。”
“你的凭据何在?”
来者递上一些公文后,贝蒂看后才让他们落座,来人是德国公海舰队原第四战列舰分舰队代理司令官,曾经指挥过攻占芬兰的德国海军少将莫伊雷尔,他根据英方的要求,受希佩尔的委托,前来商讨德国舰队的停战细节。
于是,一次决定德国舰队命运的谈判开始了。
按照双方协议,德国海军需要再月底将舰队主力带到福斯湾,英国海军则要在威廉港、不莱梅、汉堡、基尔港、吕贝克等处登陆,监视德国人拆除所有造船厂的机器设备。
这场会议一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德国人被迫接受了英方提出的所有条件。
然后英国大舰队全数出动,整整13个分舰队,总共33艘战列舰、9艘战列巡洋舰、27艘巡洋舰以及好几个驱逐舰队,全部370艘大小舰艇排成两个巨大的纵队,浩浩荡荡地驶向德国。
这些舰艇都高高地挂上了战斗旗,仿佛前去参加一场决战,舰队中的所有水兵,都喜气洋洋,准备去接收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利。
根据英国提出的要求,德国公海舰队被指定的七十多艘舰艇,需要卸下包括小火器在内的所有弹药,拆除所有火控装置、瞄准装置以及炮栓。
贝蒂爵士欢欣鼓舞,他向东望去,这天海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能见度在4.35海里左右,一轮红日已经跃出大海,巨大的“赛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驶出薄雾,随后是“德弗林格尔”、“冯·德·坦恩”、“兴登堡”以及“毛奇”号这些英国往日的敌手,一艘一艘出现在了皇家海军的视野之内。
这些舰艇在旭日的映照下,展现了其污浊的侧舷,这些昔日的强有力对手,如今却炮塔朝着前后,炮身无
力低垂。
这以后跟着的就是日德兰海战中舍尔的旗舰“腓特烈大帝”号,随之而来的,则是“阿尔伯特国王”、“皇帝”、“威廉皇储”、“皇后”、“巴伐利亚”、“藩侯”、“摄政王”以及“大选帝侯”号,这9艘强大的无畏舰。
再后则跟随着7艘轻巡洋舰以及49艘驱逐舰漫长的行列,这里聚集的当是德国公海舰队的精华,而如今却仿佛化作一群被牧羊犬驱赶着的绵羊。
贝蒂爵士下令,英国皇家海军分为两列纵队,形成两列相间19300米,长达10.43海里的舰列。
英国海军接着向德军下令:德国海军旗必须在今天日落之际降下,未经允许不得再升起海军旗,同时,德军所有舰艇,都要开入英国海军的两排舰列中间,就像被警察扣押的犯人一样,由这两排英军舰列押回英国。
随着晨光初现,清澈的碧空中看不见一丝云彩,贝蒂爵士迎着轻轻吹拂的习习海风,热泪盈眶,他就要保住英国接下来一个世纪的海权了。
这时候,德国海军舰列最前方的“埃姆登”号轻巡洋舰,突然挂出了国际信号旗D与G,按照信号旗解释,这应该是命令德国海军在舰桥等候进一步指示。
贝蒂爵士不解其意,紧接着,他又看到,“埃姆登”号轻巡洋舰又打出了代表“第十一节”的旗语。
贝蒂爵士非常了解德国海军的规章制度、习俗文化,他知道,“第十一节”是德国人喝啤酒时常用的俚语,意为开瓶畅饮。
突然之间,所有74艘德舰都发生异变,初是“腓特烈大帝”号的侧舷出现了湍急的水流,巨大的加速中,海水翻腾,很快,其余各舰也都开始纷纷加速,贝蒂爵士目瞪口呆,他终于反应过来:
“德国海军的偷袭!舰队重新整队,抵挡住德国海军的偷袭!”
德国海军好像以自杀态势发起进攻,这实在让贝蒂爵士怎么都想不到,因为贝蒂爵士听说过,基尔水兵起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军水兵拒绝了上级要求发起自杀攻势的命令。
贝蒂爵士因此判断德国海军士气已经完全瓦解,英军这才会毫无防备的前来接收公海舰队,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德国海军为什么能够拥有发起自杀攻势的勇气!
英军舰列,已经乱做一团,贝蒂爵士沉住气,他相信英国海军实力还是在德军之上,现在关键不是摧毁多少德国海军,而是要避免英军在偷袭中有所损失。
上一篇:我家宝可娘为啥有点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