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冰火的骑砍之旅 第132章

作者:风兮破地

“恩?”

“你这是多少天没有洗澡了?”

“啊,这个啊,”顾璐挠了挠头,“其实我有洗过,就是次数不多。上一次洗澡的时候还是在龙城,差不多是一个月前了。”

平阳公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忍住不让眼泪流出来,“回来就好,打输了也不要紧.........”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顾璐道:“虽然没能砍下匈奴单于的首级,但是好歹也看砍了几百个匈奴大贵族的脑袋,还一把火烧了龙城,怎么也算不上是输了吧?”

平阳公主这才反应过来,她瞪大了眼睛,吃惊地问道:“打赢了?龙城.....我记得是匈奴人祭天的地方吧?那岂不是说打了一个打胜仗?就靠三千名骑兵?”

她是反应过来了,但脑袋里面更加的迷糊了。这怎么可能?怎么就能赢了呢?但是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那么赢了就赢了吧。她的声音变得非常轻柔,“我叫人去放热水,你先去洗漱吧。”

顾璐笑道:“也好,在路上的时候说是洗澡,也不过是用冰雪擦擦身体,好久没泡过热热水澡了......你哭什么?”

却是太平公主终于忍不住,眼泪像珍珠串般的流了下来,她哽咽着道:“他们都说你死了,但是我不信......”

“他们?他们死光了我都不会死。别哭了,我先去冲洗一下,等下你来帮我搓背。”

顾璐在工场宿舍附近修了许多澡堂,在自己家里也安了一个大锅炉,许多部件是用黄铜做的,都是加厚加粗型,绝无炸裂的危险。入冬下雪之后,锅炉里面的火星就没有熄灭过,

很快,用上好木料打造的浴盆里面就注满了热水。顾璐先用肥皂将身上洗了一遍,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在热水里面。“咯吱”声响,平阳公主穿着亵衣走了进来。浴室中热气弥漫,她坐在木凳上,用丝瓜瓤擦拭着他的身体。

“夫君这次烧了龙城,朝堂上再也没有人敢对你无礼了。”平阳公主已经收拾好了心情,笑语盈盈地道:“朝堂上的那些人啊,该能老实一段时间了。不过妾身还是有些想不通,都是匈奴人凶残又野蛮,非常的可怕,怎么夫君带着几千人就把他们打败了?”

顾璐舒服地“哼哼”了两声,闭着眼睛道:“我早就跟你说过,匈奴人没什么可怕的。对付他们很简单,从北到南,一推就完。”

“真是这样的?”

顾璐睁开眼睛,大笑道:“当然是假的。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打仗自然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就算是绝世名将,也可能会被流失射死。十拿九稳的局面,也有搞砸的可能。如果谁夸夸其谈说打仗很容易,那多半是另外一个赵括,或者连赵括都比不上。”

“妾身不懂得打仗,但是打仗既然如此危险,以后夫君还是不要亲自上阵了,军中那么多的将领,难道就没有一个能带兵的吗?”

顾璐道:“不是我说........你这是干什么?洗澡就好好洗澡啊!”

平阳公主的表现有些对劲,以前她从来不会用“妾身”这种说法的,而且这么主动......她总是认为用其它的地方是浪荡的表现,然而现在却是俯下了身体,将头埋进热气之中。

“嘶.......这样是不对的,应该...........”

很快,水面就会开始荡漾起来。平阳公主表现的十分主动,摇动腰肢起起伏伏,在最后时刻来临的时候,紧紧地夹住了顾璐的腰肢。“我都二十五岁了,”她颤抖着道:“我要给你生一个孩子。”

“..........”

就在顾璐舒舒服服地泡着热水澡的时候,长安城中却是暗流涌动。几千得胜之师回朝,还带回来了大批的战俘和财物,根本就瞒不住有心人。很快,这个消息几乎就传遍了长安城。哪怕城内堆满了积雪,也挡不住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传播热情。

庄青翟本来想要入宫去面见太皇太后,车子都准备好了,忽然听说了这个消息,不由得浑身一哆嗦,他大惊失色道:“这怎么可能?是不是听错了?”

管家弯着腰说道:“错不了,我亲自去看了,好几千骑士,还有很多匈奴人。拉着财宝的马车就有二十多辆。车上没盖住,那些黄金和珍宝都堆得满满的!”

匈奴人称霸草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战国末期开始,匈奴人就到处烧杀抢掠,宝物在龙城中堆积的有如小山一般,现在全都便宜了汉军。

庄青翟的手抖了起来,“居然......居然............”

“主人,马车已经备好了,您看什么时候动身?”

“.......”,庄青翟将衣袖一甩,“不去了!”

等管家下去之后,他在堂上转了几圈,越想越是愤怒,大叫道:“怎么能这样?”

送了那么多重礼出去,说了那么多好话,用了那么多人情,难道就这么打水漂了?怎么就不可肯老老实实地去死?可恨,可恨啊!

怒从心头起,他猛地一脚踢在案几上,“咔嚓”声响,惨叫声随即传出。堂下的仆人慌忙地奔上堂来,“主人,您怎么了?”

庄青翟跌倒在地板上,抱着右脚冷汗直冒,“脚趾折了......”

管家大叫道:“都还愣着干什么?快去请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来!”

不知为何,听了这话之后,庄青翟心中非常的不安。但是脚指头骨折了,他也没什么好的办法,训练有素的医生总比听天由命来的好。

有人道:“要不还是请个道士来?”

老君观的道士不会画符驱鬼,倒是特别擅长给人治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管家道:“那就再请一个道士过来。”

庄青翟听到下人们乱糟糟地地要给他请医生和道士,只觉得脚上疼的越来越厉害,疼痛和愤怒一起涌上来,眼前一黑,仰头就倒。

“糟糕,主人昏过去了!”

“快,把主人抬到榻上去!”

在云中侯带兵得胜归来的那天,武强侯庄青翟忽发恶疾,不能见客,在床上躺了好长一段时间。

第一百章

百姓们对太尉能够得胜归来是喜闻乐见的,认为这大涨了本朝的国威。但是对于朝堂上的重臣们来说,这就未必是一件好事。

云中侯再次大胜匈奴人,在朝廷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上面的人不下去,下面的人怎么上去?那些被太尉提拔起来的人肯定也是不能动了,这就少了多少萝卜坑啊!不光是少了许多坑,跟着太尉出去打仗的人立下了这么大的战功,是不是要重赏?

光是封侯的就要有好几个,加官进爵的更多。仿佛是当年周亚夫的事情重演,从此以后,云中侯这一系算是彻底地在军队和朝廷中站稳了脚跟。更可怕的是,云中侯不光是会打仗,还会赚钱,抓住了军队和钱财,谁还能扳倒他?

除非等到天子亲政,然后学先帝剪除周亚夫的手段,那才能有其他人的出头之日了。

听说太皇太后偶感风寒,已经是不良于行,连汤泉宫都不去了。说不定呐,天子亲政的日子不远了!

丞相,柏至侯许昌,在听说窦氏生病之后,立刻驱车前往长乐宫。他自己很清楚,这个丞相的位置完全就是靠着太皇太后才站稳了脚跟的,天子并不喜欢他,和他的治国理念南苑北车。

现在天子是摆出了一副心向道家的模样,但是许昌人老成精,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其中的猫腻?他暗中猜测,太皇太后也不是没看出来,只是不想说破罢了。毕竟刘彻是先帝孝景皇帝的亲儿子,是窦氏的亲孙子,老太太并不愿意换旁支皇族来入继大统。

等到了长乐宫之后,许昌发现不光是他来了,皇帝,皇后,太后,还有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等都在。他进来的时候,还碰到了御史大夫庄青翟和万石君石奋等老臣正在从长乐宫中出来。

见到丞相许昌之后,庄青翟有些尴尬,不久前他才送了许多财物去丞相府,想要许昌支持他当太尉,结果还没裹上一个月,云中侯就带着许多匈奴贵族的首级回来了。这时候在长乐宫中碰见,庄青翟心中暗叹,朝着对方拱了拱手,说道:“见过丞相。”

他觉得有些尴尬,但是其他人并不会这么觉得。特别是万石君石奋。

石奋年纪已经很大了,身上没有了任何的官职。现在是他的儿子石建在朝廷里面当官,维持着石家的门楣。石建当了郎中令,经常伴随在天子刘彻的左右。据说很得天子的信任。石奋自己是黄老派大臣,积极支持窦氏,又让儿子去支持当今天子,不管怎么样,都能保证石家至少几十年的荣华富贵,可谓是手段高超,让许多人不齿却又暗中艳羡。

“丞相气度恢弘,见识深远,我等远远不及。”石奋笑呵呵地道:“世人都以为太尉孤军深入匈奴腹地,必然凶多吉少,只有丞相大张旗鼓往太尉府送礼。却不知道丞相是怎么事先知道战况的?直到云中侯归来之前,我等都一直被蒙在鼓里呐。难道丞相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许昌朝着同僚们回礼,他瞥了一眼庄青翟,心道:武强侯城府还是不够,哪比得上万石君老谋深算?无论太皇太后和天子哪个掌权,他石家都能屹立不倒。

他笑了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不过是想要让朝堂上清净一些罢了。丞相之职,总理百官,调和阴阳,我只是尽一点臣子的本分而已。”

众人寒暄一阵,便即分别。这里是长乐宫,不是他们说笑的地方。虽然现在国家的指导方针是“无为而治”,但终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管。黄老学说的精髓在于:无为而无不为,众人都是当了几十年的朝臣了,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心中自有准绳。

长乐宫的偏殿里面,窦氏正在和馆陶公主说话,听说丞相来了之后,窦氏有些不满地道:“老身只不过是偶感风寒,又不是快要死了,都跑进宫里来干什么?”

话是这么说,还是让侍女将丞相许昌唤了进来。

偏殿的几个角落里面放着火盆,木炭烧得正旺,一门之隔的外面是冰天雪地,里面却是像是春天提前到来了。一进来之后,许昌就觉得身上燥热,身上残存的冰霜气息瞬间被驱散。他仔细地打量了窦氏一番,说道;“太皇太后身体无恙,真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说罢,他后退一步,拜伏于地,“臣柏至侯许昌,拜见太皇太后,拜见太后,拜见陛下拜见皇后........”

窦氏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不要再拜了,你是丞相,不需要这么多礼。”

在两汉时期,特别是在汉武帝没有改革朝政之前,丞相的权势很大,在理论上甚至足以与皇帝分庭抗礼。不过理只是理论,具体还要看实际情况。

许昌还是将所有该拜见的人都拜见了一遍,然后才入座。等他落座后,窦氏说道:“老身并无大碍,丞相要是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就回去歇着吧。”

许昌看了看边上的天子和馆陶公主等人,沉吟不语。窦氏道:“丞相有什么话不好说?”

“臣想说的是,今岁匈奴人吃了这么大的亏,明年汉匈边境上必将会有大战,不论是陇西,上郡,云中,还是辽东辽西,都需要增加兵力,加强防备。增强兵力就需要用钱,朝廷的收入虽然多了,但也只能支撑一时。若是和匈奴人只打一年,臣还能勉力维持。如果战事迁延时日,朝廷定然是入不敷出。臣惶恐,不知如何应对,因此有些为难。”

闻言,天子刘彻动了动,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又忍住了。

窦氏问道:“国用不足,那就少派些兵去边境上不就行了?”

“这..........只怕匈奴人大举来犯,边境上的守军不足以抵御。”许昌道:“匈奴人都是骑兵,来去迅捷,可以在边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集结起数十万大军来,若是守军数量不足,很难等到北军前去救援。”

窦氏皱起眉头,还没说话,馆陶公主就道:“既然是太尉惹出来的事情,就让太尉去解决好了!”

第六十九章

顾璐在大堂坐下,谢绝了歌舞表演,他很忙的,没时间看女孩子跳舞。直接了当地就对馆陶公主道:“皇后的身体没问题,不需要我给她治病。”

馆陶公主道:“所以这次并不是让云中侯去给皇后看病,而是想要借助太尉的文才。”

哦,这是要用诗词打动天子?恩,《长门赋》改成《甘泉赋》也是可以的。就是长门赋顾璐不知道怎么写,这个中学时候也不考,他没背过啊。

刘瞟到:“云中侯去甘泉宫一趟,写两篇文章,再找机会传到天子面前。”

仗着窦氏的宠爱,馆陶公主骄横惯了,即便是在求人,语气之中也有种颐指气使的味道。从这点上来说,皇后不愧是她的亲闺女。要不是窦氏如今非常信任顾璐,刘嫖也不会对他这么客气。恩,在馆陶公主刘嫖看来,她这已经是非常客气了。

“写两篇?”顾璐直挠头,一篇他都不会,还写两篇?

“须得那种能打动人心的才行。”刘嫖拍了拍手掌,家仆抬着一个箱子上来,她伸手将盒子揭开,露出了黄灿灿的小可爱。“知道云中侯的规矩,这里有黄金一百斤,事成之后,再有同样的数目奉上。”

这话说得,好像咱很贪财似的。顾璐拿起两块金条,敲了一下,声音清脆悦耳,黄金的成色很不错。好吧,看在这些黄金的份上,咱就勉为其难了。不就是写诗嘛,就算不会写,难道还不会借鉴?

这时候,他不是一个人,李白,杜甫,李贺,杜牧等人跟他合为一体。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

“事不宜迟,请云中侯这就去甘泉宫吧。我让人给你准备马车。”

拿人家的手短,顾璐便坐上了馆陶公主家的豪华四轮大马车,由车夫载着前往甘泉宫。

几个月前,他曾经来过甘泉宫一次。这次故地重游,发现什么都没变化。皇后陈阿娇还是那副模样,仿佛时间在这里禁止了一般。农业时代的生活节奏本来是很慢,往往几十年间都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在顾璐来到长安之后,各种新鲜的东西层出不穷,两三年的时间里面就冒出了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东西。

甘泉宫这里当然不会修建磨坊,也不用架起水车,更不用女孩子们拿着镰刀去收麦子,所以这里看起来就和去年的时候没什么变化。但也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皇后的身上闻着多了一些香味,那是用了肥皂和洗发水的原因。

再次见到顾璐,皇后很开心,她伸手指了指屋顶,说道;“云中侯来了正好,阿黄又跑到上面去了!”

阿黄就是那只橘黄色大猫。顾璐抬头一看,阿黄正在屋顶上舔爪子呢。

“阿黄!”

橘猫歪过头来看了一眼,然后发出“喵呜”的声音。顾璐招了招手,“下来!”橘猫看了他几眼,又添了两下爪子,伸了个懒腰,然后才迅速地蹦跶了下来。

“气死我了!”陈阿娇叫道:“我天天喂你,你都不听我的话,反而听别人的,真是气死我啦!”

她向前奔了两步,想要去把猫抓住。橘猫灵活地躲开了,它跑到顾璐伸前,用力地起跳,被顾璐抱在了怀里。陈阿娇奔了过来,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一点小技巧。”顾璐想了想,问道:“皇后知道猫薄荷么?”

“我知道薄荷,涂在.....手上很凉爽。猫薄荷是什么?”

“一种猫喜欢的味道,有机会我送一些给皇后,用了之后有些猫就会围着你转了。但是也有些猫不喜欢猫薄荷,所以也不是一定管用。”

陈阿娇将橘猫抱在了怀里,问道:“云中侯上次送了地球仪过来,这次又要送什么?”

顾璐笑道:“主要是想来陪皇后说说话。”

“骗人!”陈阿娇道:“你上次来的时候都是去年啦,要是真的想和我说话,怎么会这么长时间都不来?”这句话脱口而出,说完之后她似乎觉察到了不妥,立刻低下头去,伸手逗弄那只橘猫。

“这个嘛,”顾璐摊手双手,“主要是我很忙。”

“你......”,陈阿娇想到了在皇宫里对平阳公主说的那些话,不由得有些脸红,“我听说了,云中侯有很多生意,赚了很多钱。母亲上次还说,没有另外一个女儿,不然就要让你做他的女婿了。母亲她还是真会想,你说可不可笑?”

皇后掩口而笑,饱满的身躯上下起伏,宛如花枝乱颤。

顾璐道:“生意只是一方面,赚钱是很重要,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还有什么?”

“比如说写书。”顾璐笑着道:“为了写书,先得造纸。等造出来了纸张,我就写一部话本给皇后,以做日常的消遣。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红楼梦》。您看怎么样?”

“我又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恩,也是,等写好了皇后就知道了。”

顾璐和皇后陈阿娇先说了一会,拉近了一下彼此的关系之后,这才进入正题,“馆陶公主让我过来的目的,皇后应该是知道的。”

陈阿娇有些不高兴地道:“我当然知道!”

“叫人准备笔墨和竹简吧。”

“我还没说叫你写什么内容呢。”

“唔,写诗这种东西不是您叫我写什么就能写什么的,而是要看我会写什么。”

陈阿娇瞪大了眼睛,“哪有这个样子的?你别骗我!”

甘泉宫中自然是有笔墨和空白竹简的,顾璐写给霍去病他们看的东西是用鹅毛笔和简体字,给天子和窦氏等人的还是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使用的是毛笔和由小篆演化而来的隶书。

陈阿娇是不会做磨墨这种事情的,在侍女准备好之后,顾璐拿起毛笔,在竹简上一挥而就写下了第一首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陈阿娇从小骄纵惯了,但是对于诗词的好坏还是有一定鉴赏能力的。顾璐写下一句,她就跟着念出一句。一首诗写罢,一首诗念完,她不由得有些痴了。